案例
在一节晚自习上,一个教室里面吵吵闹闹,不能平静下来。原来同学们都在指责小L,说他偷了同学的钢笔。
“老师,是小L偷的!我看到他把那支钢笔藏了起来!”“是他!”在同学们愤怒的指责声中,小L深深地低下了头,没有争辩。
这时只见老师微笑着说:“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先把灯关掉!我打赌两分钟后,钢笔会自动出现在讲台上,你们信不信?”“真的?”学生们半信半疑。
“我们试一试。”顿时,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们小声数着数,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时间到了!开灯!”果然,一支漂亮的钢笔出现在讲桌上。
老师用智慧的方法帮助小L逃过一“劫”,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他幼小的心灵。
理论
群体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减弱了社会对其的约束力,为个体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老师关灯时,小偷淹没在群体中不被识别,解除了同学们对其恶劣行为造成的压力。他才把钢笔扔了出来。
这个故事固然折射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但也说明了那位老师的智慧,对群体去个性化天才般的应用。
导致群体去个性化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匿名和责任分散。
个体在匿名状态下,个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不被他人所感知,于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也就减低了,认为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没有内疚感,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
启示
生活中群体去个性化的危害屡见不鲜:如球迷闹事事件、网暴事件以及近期所发生的河北邯郸一名初中男孩遭三名同学杀害并掩埋事件。
在质疑社会道德底线被挑战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是群体去个性化造成的悲剧。
如果是一个孩子,可能不敢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可是三个孩子在一起,他们的胆量暴增300倍。这就是群体行为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在身份不明确的群体中,这三位孩子失去了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带给家庭和社会不可挽回的伤痛。
在班级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睡着了,老师没有去管理,那么后面将会有更多的孩子昏昏欲睡;到该交作业的时候了,有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不交作业,自己的作业虽然没有写完,心里也很坦然,理由是:又不是我一个人没有交。如果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作业还没写,他心里肯定会焦急如焚,手忙脚乱赶作业。
翻开历史的书页,如何恰当运用群体去个性化的智慧早已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显现。
“君子慎独”,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够遵从内心的道德标准。“慎独”,是一个人修养的过程,也是修为的一种境界。
“不欺暗室”,最早出自《列女传·卫灵夫人》,意思是说,要心诚,不自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品行端正。
这是一个人的最高道德行为准则,也是道德底线所在。
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去个性化现象:如班级的班徽、班牌、班级理念等文化标志就相当于给每个人贴了个标签,因此班风建设非常重要。如果班级学生戴班徽出入,在很多情况下,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就有了更多的约束。
教室里如果不安排值日生,可能就没有人擦黑板,如果不仅安排了值日生,而且把值日生的名字每天写在黑板上,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这既是对同学劳动成果的肯定也是使其去个性化的一种良好方法。教师甚至可以创造匿名情境,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更多的知心话,比如我们可以设计班级意见箱、电子信箱等,以此架起老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让做错事的孩子有机会改过自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内向的学生让他多参加一些热烈的活动,外向的学生告诉他安静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应该有一双慧眼,这样才能将去个性化现象用得更好。
作为家长,要懂得:性格只有不同,没有好坏,切忌矫枉过正。家长希望孩子得到集体性格感染的同时,要时刻注意为孩子留出释放个性的时间和空间,由孩子自行选择希望去做的事,更要容许孩子表达不同见解;家长无论希望孩子学会什么技能,获得多少知识,都不能缺少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是孩子未来在集体性格中独善其身的关键。
幸福的家就像一只管弦乐队,有着追求同样目标的团队精神,不幸的家庭往往像是军营,被仇恨和纪律所辖制。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家庭不应该像军队一样,只有铁的纪律,而应该有更多团队的精神,才能让家更和谐、更温暖、更幸福。孩子可以是规则的制定者,爸爸也可以是规则的遵守者。
事实上,许多淘气行为都是父母以错误方式对待孩子的结果,如果家中有的是爱孩子、静待花开的父母,那么,在听到父母的声音之后,孩子一般都会听从;可如果家里有的是仇恨,孩子则往往不予理会,或是以更加负面的方式回应。
总之,“去个性化”是调整孩子性格、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