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做班主任,研究班级成长体系建设挺有意思,更有意义。
何为班级成长体系?我自作主张给个定义:是指班主任围绕学生,联合任课老师和家长,通过系统化工程,以共同体的方式经营班级,最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简单的说,就是班主任要心里有谱,清楚自己在何时要做何事,而所有的事都指向共同的目标:师生成长。
教育界经常讲: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咱们把这句话中的“学生”改为“师生”吧,要促进师生成长成才。
很多和我搭档过的任课老师常讲:期待再次搭档。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在这三年中不仅仅是任课老师,而是真正融入到远志班,理解、接纳远志班的经营理念,从而自身也成长了,这很重要。
“先瞄准,再射箭”。构建班级成长体系,首要任务是明确班主任带班的经营理念,这就是“瞄准”。
根据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班级成长体系的理念包含: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使命
1
班级的使命是什么?简单的说,使命是班级存在的理由。以我为例,为什么要成立远志班,且每一届都叫远志班呢?命名为“远志”,意为培养志存高远的少年。有志向,还要为此行动,这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相符。每一届都以此命名,意为将这种精神传承。所以远志班的使命是:培养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少年。
愿景
2
班级的愿景是什么?简单的说,愿景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以我为例,远志班的愿景是:让师生在全中国最幸福的班级中成长。看起来像吹牛皮,但正是这种美好期望,促进我们日常行动的点滴进步。
使命和愿景是互相依靠的关系,使命是实现愿景的行动,愿景是使命的最终体现。如果您也在谋划班级的使命和愿景(当然,我希望这些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您可以这样造句,来验证班级使命和愿景是否合理。“如果 使命 ,那么 愿景 。”比如远志班的使命和愿景可以这样描述:如果我们培养出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少年,那么全体师生就生长在全中国最幸福的班级中。
价值观
3
有了使命和愿景,再加上“道德标尺”(也就是价值观)来约束行为,就可以完整阐述班级成长体系的理念了。
价值观是什么?杜绍基曾言:价值观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总枢纽,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信念、理解、同理心等,是冰山下最深层的内心世界。在危难关头或利害矛盾出现时,人做出的选择和行动,就是价值观的外部展现。
这个定义是否有些难以理解?我翻译一下:价值观就是师生为人处世的标准。
为什么有些学生犯错后会理直气壮的说“我没认为我做错了”?这就是因为师生的价值观不同,可能这位学生的“道德底线”过低,所以他才会如此理直气壮。正所谓知错则改。可是学生如果不知错,如何改呢?这时候,师生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了解远志班的伙伴都知道,远志精神是“善良、利他”,这就是远志班的价值观。
(远志班书法老师刘瀚川题词)
这个价值观怎么“冒”出来的?一是因为我的个人性格相比更善一些,二是源于历届远志班的文化积淀。时间久了,我不知不觉将这种价值观影响到了学生,学生又影响了整个班级。这种价值观既表明了远志班经营理念,也是我们班级管理的“紧箍咒”:凡事以此为准则。
不过,不能因为强调班级的价值观的存在,而强行打压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我常和学生说:善良利他的远志精神有它存在的优势:让周围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受到幸福。但是也有它的劣势:过于在意他人感受,忽略了个人感受。而个人感受也很重要,所以你们不要全信我,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如果你有更多的能量去分享你的爱,那就好好爱别人,如果没有,先爱自己,也很重要。这种“和而不同”的理念,让班级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共同存在,互相补充,从而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
那么,您现在清楚自己的带班理念,也就是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了吗?如果没有,请您先自己构思一个基本框架。但是我建议这种谋略上的大事,要和孩子们商量,寻找自己和孩子们共同认可的理念,把它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带班理念。
划重点:带班理念包含使命、愿景、价值观。
最近身体欠佳,若有精力,我会继续撰写两篇文章:《班级成长体系的战略规划》,《班级成长体系的目标与行动》。
本文部分理念源于杜绍基的《当校长遇见德鲁克:用目标管理引领学校发展》。
“点点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