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马太效应

文摘   2024-03-26 17:13   内蒙古  

案例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理论

马太效应是一个由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于20世纪中期提出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优势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优势。


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也有类似的表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在经济学中,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尤其体现在社会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启示


在教育中,要警惕“马太效应”带来的不利因素。在每个班级中,都有几个佼佼者,他们学习成绩优异,运动能力突出,思想品德端正,因此也更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在学校生活中,老师把更多的表现机会给了这些学生。而各方面都不那么突出的孩子,受到的关注相对少些,这便是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这本就是教育中的不均衡,继而也会引发更多的教育问题。个别孩子由于这种区别对待,会早早的产生自卑和怯懦的心理,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成长的优势和人性中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当一个学生被重视,被信赖,被鼓励,他们会在心中勃发出自信的种子,促使孩子找寻自己人生的意义,收获成长。

萌芽班主任工作室
内蒙古萌芽德育名师工作室前身为包头市萌芽班主任工作室,隶属于高新四中。2023年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展为自治区级德育名师工作室(培育),现有自治区级成员11人,包头市级成员17人,专业主持人为熊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