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技术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 · 试论汉字字形演变的历史阶段(小结部分)

文摘   2024-06-12 10:16   美国  

(续)

五·汉字演变历程的图示

图二为汉字字形的历史演变过程示意。文字的社会流通,要求有规范的字形,这就是各个时期的正体字形。文字在流通的过程里,又随时发生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书写变异,导致字形偏离正体,变得简略或草略,产生了事实上的草简字形。草简字形经过新一轮的整理和规范、标定,成为一种不同于原来正体字的新字体,表现为文字发生了演变。

正规体->变异->再规范->再变异……->新的字体—>……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是曲折式的,或是螺旋式的发展。

手写汉字的演变,是以后起新出现的正体字在社会流通里完全取代了原有正体字的流通。但是,印刷体的出现,却不是全面取代原有楷书字体的地位,而只是专门用于阅读,不用于手写。不妨称之为衍生。

汉字美术字,自古就有,其职能主要是为了艺术表现和艺术观赏。古代的美术字是以书法艺术为基础;现代美术字,则是以几何线条为基础并且是采用绘写的字形生成方式。对于艺术字,不能用文字演变的视角来看待和讨论它们。

六·对汉语汉字发展的遐想

中国人对汉字工作机械化、自动化曾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在电子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出现之前,汉字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相当艰难。当年提出汉字拼音化的主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拼音文字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非凡能力的展现,在中国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究竟是加快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使机器适应汉字的形态特点;还是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让汉字适合机器处理。笔者认为,所讨论不是一个二值性的“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语言和文字之间是互动的,文字和文字处理技术之间也是互动的。它们相互“塑造”对方、影响对方,同时也在改变自己原有的形态来适应对方。汉字印刷术和汉字印刷体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明显的范例。局部的文字改革的社会实践,反而让中国人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优越性及所传承、蕴涵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加上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卓越能力,使得全体中国人对于汉字取得了共识——继续使用汉字,并发扬光大汉字的优异性能。

计算机汉语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会给汉语汉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不是现在能说得清楚的。就像印刷术刚发明的时候,当时没有人能想到,印刷术会促使汉字出现印刷体。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关心汉语汉字发展的人们共同注视。

① 如何用中国人的自然语言文字与计算机交流。汉字编码解决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难题,但是,汉字编码不是中国人的自然语言文字。今后,中国人如何直接用自己的自然语言文字与计算机交流。

② 将来中国制造的高智能机器人是用汉语思维吗。回答是肯定的。如何实现运用汉语的机器人思维;为机器人装备的思维程序,是用汉语作源语言,还是像目前的计算机程序那样,要用类似英语的源语言。笔者以为,按照邓公的猫论,未尝不可先用英语这只白猫;但是,必须从现在起注意汉语源语言这只黑猫。黑猫,应及早按照邓公的摸论去摸石头过河了。

③ 汉语能成为强势语言吗。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碰撞、相互影响会更频繁更广泛。汉语文字能像英语那样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强势语言吗。当然,中国能否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这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以汉语汉字为媒介的科学技术、中国文化能否和如何为其它文化接受和容纳,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操作技术性问题。文艺复兴使得意大利语成为音乐领域里的工作语言。音乐术语要用意大利语来表示,国际声乐比赛的赛手除用母语演唱外,还要按规定另用意大利语唱歌。汉语汉字能否像意大利语在音乐里的作用那样,首先在某一专门领域里成为强势的工作语言。

金岷彬2004-03-15 初稿 2007-03-21修改   西安


附录,金岷彬的网上论文被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网上教学 选为教学参考资料


金岷KC
从工科和技术的角度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并且用趣味性在公众号交流。如,睡虎地秦竹简上的“纸”字,西汉居延简有2个“纸”字,都在蔡侯纸之前。如,电脑汉字技术淘汰了曾经的 拉丁化文字改革,“救了汉字”,并帮助和促进汉字走向世界。汉字的自动化工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