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关系始于边界感

文摘   2024-10-10 22:34   江苏  

刚刚读《高手父母》,读到这样一段话,“一切好的关系,都有边界感,都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的。

一切坏的关系,都是因为模糊了边界感,且动辄破坏契约,把双方引入了博弈之中,导致相爱相杀,弱肉强食,一会儿甘如醴,一会儿苦如仇。”


感觉很有道理,这里的关系,我想不止只是亲子关系,像夫妻关系、师生关系同样适用,在班级管理中亦如此。


那么,什么是边界感?


边界感是个体对自我与他人界限的感知和维护‌。在心理学中,它涉及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界限的清晰感知和维护。这种界限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还包括心理、情感和社交领域。边界感帮助个体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明确区分“我”和“你”,以及如何平衡我们之间的距离。



边界感可以分为内在边界和外在边界。内在边界指个人对自己内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涉及个人对自己想法、感受和需求的认知。外在边界指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和理解,包括个人对他人行为的界定和对自己的责任和权利的认知。拥有健康的边界感对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边界感是指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孩子什么事都得依赖父母,自己的作业得要家长逼着、看着才能写,做完甩给家长算是交了差,全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事情,这是没有建立边界感所致。时间久了,亲子之间关系必然变得紧张起来。


之前看过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内容。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叫课题分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亲子之间总是容易混淆自己的课题,父母总喜欢控制干涉子女的人生,什么事都为孩子包办,也就越过了边界。个人感觉这个课题分离就是建立边界感。


对于孩子来说,建立边界感,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要过度依赖别人,另外还要知道什么事情不可以越界,这才是边界感。尤其涉及品德问题时,更要让孩子有边界感。



对于家长来说,建立边界感主要表现在不要越界,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一切。否则,等来只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博奕对抗状态,表现为叛逆、相爱相杀;一种是什么都找妈的妈宝、巨婴、啃老族。


最好的关系是共同协商,制定契约,建立边界感,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孩子做孩子,各人负责做好自己的事情,即课题分离。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里的女子与小人是指家长与仆人,之所以难养是因为没有建立边界感,故而“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连圣人都感觉困难的事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若能建立边界感,一切家庭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此母慈子也孝。


愿我们都能建立边界感,让我们和孩子都能学会做自己。



静心悟教
静心悟教,为孩子们的美好人生奠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