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第二次课后作业:《回顾教学过程,在反思中意难平》】
回顾教学过程,在反思中意难平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提交人:230693马洪静
任务: 观察或者记录自己的一节课(或者几个有意义的片段),写出自己的观察和反思。
要求: 1. 有教学预设、教学实施的部分实录、反思和改进等内容。2. 不仅有教学现象的“观”,而且有教学关系和教学改进的“察”。
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0-2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圈一圈、数一数、算一算的过程,初步认识“几个几”。
2.结合情境理解把几个几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把“几个几”相加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个几”的观念,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符号意识、模型意识。
4.通过渗透跨学科的“几个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悟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几个几”和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力棋子
2.学生准备:棋子若干颗、学习材料、能力挑战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主题图。
2.谈话:同学们,这是游乐场,今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场探寻数学的奥秘。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融入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一:认识“几个几”
1.出示情境图1:咱们先来到第一站——小飞机。
引导:仔细观察,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
谈话:我们先来圈一架小飞机里的人数,同学们,你能接着圈一圈、数一数,算一算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请大家开始吧。
让学生操作。
提问:你是怎样圈的?
生:每架小飞机里坐3个人,我是三个三个圈的。
接着问:你能带着大家数一数吗?
学生:3、6、9、12、15人。
提问:怎样列算式?
生:3+3+3+3+3=15
提问:有几个3呢?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生:5个3相加
提问:加法算式中,加数3表示什么?
生:3表示每架小飞机里坐3个人。
待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什么?
聚焦加法算式,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我们只看到了“3”,“5”在哪里?
生:5是数数出来的,表示3的个数是5个。
谈话:大家真善于思考!
小结:刚才,我们先圈出一架小飞机的3个人,再数出5架小飞机的人数,数出有5个3人,列出加法算式3+3+3+3+3=15 ,得出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5个3相加的和。
2.出示情境图2:接着,咱们来到第二站——小火车。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圈一圈、数一数,算算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完成第2题。
提问:谁来汇报?
指名学生汇报拿着自己的学习单汇报交流,列出加法算式。
生:6+6+6+6=24
提问:这道算式中一共有几个6?
生:4个6相加
提问:6表示什么意思?4在哪里?
生:6表示小火车每节车厢里坐6个人,有4节车厢。
提问:要求“小火车里一共多少人”就是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共同点
提问:同学们,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桌互相讨论。
生:都是加法。
师:没错,都是加法。谁还有补充?
生:加数都一样,都是几个几相加。
师:加数都一样,也就是加数相同。那么,第一道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第二道呢?
生1:第一道相同加数是3。
生2:第二道相同加数是6。
谈话激励:咱们班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
探究二:认识乘法
1.引入乘法
出示情境图3:小火车已经游完了,咱们来玩过山车。
提问:观察这幅图,要求“过山车里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几个几相加?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算一算。
让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列算式。
生:2+2+2+2+2+2+2=14
提问:一共是几个2相加?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数数后得出:7个2相加。
追问:2是什么意思?7是怎么来的?
生:2表示过山车每节车厢坐2人,有7节车厢。
进一步提问:这道题的相同加数是几?
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如果是50节车厢呢?
进一步追问:你想列加法算式吗?
生:不想,太长太麻烦了…
谈话: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种新运算——乘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引导:7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2×7=14。
介绍: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和“7”。
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与读法,让学生一齐读。
板书: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2.以加法为生长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指着乘法算式2×7=14中的“2”提问:在加法算式中,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
生:2是相同加数,7是2的个数。
追问:2×7表示什么意思?
生:7个2相加。
总结:2×7表示7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时,我们一般先写相同加数,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
3.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引导:如果让你用棋子摆2×7,你先摆什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棋子后提问:大家在摆棋子时是先摆2呢?还是7?
生:先摆2。
总结:用棋子摆7个2时,我们先摆每堆2个,再摆这样的7堆。所以,2是知道的,7是数出来的。
4.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
提问:上面两道加法(3+3+3+3+3=15、6+6+6+6=24)怎样用乘法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15 6×4=24
学生齐读。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吗?
指数让学生回答。
进一步提问:3×5=15表示什么意思?6×4=24呢?
指名学生回答。
进一步提问:现在求50节车厢的人数,你想列加法还是乘法?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5.融合奥尔夫鼓点节奏寓教于乐,强化乘法含义的理解。
出示场景4:这是游乐场的最后一站——音乐天地,咱们来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吧!
(1)播放奥尔夫鼓点节奏。
提示: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可以跟着音乐拍拍桌子放松一下,给思维做个操。
(2)这种节奏以“咚嗒嗒”三拍为一节,下面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试试你能听出有几个三拍?老师会播放三遍,听懂的同学可以悄悄地举起手来。
提问:有几个三拍?
生:3个3拍。
进一步提问: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
生:加法算式是3+3+3=9。
追问: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3”表示每小节有3拍,第二个“3”表示敲了3次。
点拨: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游乐场探寻到什么数学奥秘?
生:认识了乘法。
三、能力闯关,激趣练习
谈话激智:大家学得真不错,最后一站返回到我们的课堂,一起进入能力大闯关环节。你敢接受挑战吗?
1.看图列式。( ✮ )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跳5次,跳到几?先画一画,再写出算式。( ✮✮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手指跳跃的过程中,体会把数线上的几个几相加转化为乘法表示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读古诗,列算式。(✮✮✮)
算式:
设计意图:此题融合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古诗中找到几个几相加,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在分析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4.你能用“2×6”讲一个乘法故事吗。( ✮✮✮✮ )
5.自评能力挑战单。
四、回顾与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汇报。
2.你知道吗?
通过播放《乘号的来历》小视频,普及乘号数学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