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年级以来的放学,我主打南队,因为南队大约占据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我这个班主任义不容辞要挑大头扛肩上。
因为人数多,总有个别家长接孩子迟到,说实话我是理解的。整个一年级期间,每天放学如无例外的情况下,如开会、培训等事宜,基本上我都会陪孩子站在原位置等。
“一个萝卜一个坑”,四班的位置不仅属于一(4)班,还属于二(4)、三(4)、四(4)……六个年级的六个四班。
每每等来了两个年级后还有孩子没被接走,站在原地等待,一不小心就会被“裹挟”在其他的四班中。
别的班级迟接的孩子会被带到大门口聚集,但我感觉一年级的孩子太小,站在大门口久等家长不来,本就焦躁不安,再磕了、碰了、或与别的孩子打架就无法护得周全了。
常听有些个其他班级等待接孩子的老年人闲聊:“你望这个一(4)班,天天有小孩没人接,家长逗不能早点来吗……”,如此云云。
昨天,在等孩子的间隙,我抱着班牌处理微信信息,过来一个家长问:“老师,黄××被谁接走了?”
我想了又想班里没这人,也不是新来的学生。
我问:“是二(4)的吗?”她说:“弄错了,是三(4)的,光看到你这个班牌上是4,没看到二。”
这个家长不知道是不是亲的?也够糊涂的,连孩子的老师都分不清。
过了一会,又过来一个类似地家长找孩子,这次是四(4)的,也是只看到4没看到二。
都是我的错,平时就怕家长在人群中找不到,都是举着班牌,这次是抱着的,把“二”挡住了。
晚上反思,这种等待的行为真的好吗?有的家长的确是上班忙,或堵车晚接孩子的。
但通过和孩子交流,得知有的家长或老人专门负责接孩子的,想不通为什么还迟到?
更有甚者,上一届带的孩子中,有个家长是天天打麻将忘记接孩子,还是个女孩,那个家长心真够大的。
也许有的家长不知道,迟接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曾经看过这类文章,看过这种心理学解释。
之所以还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2011年,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刚刚考进城,带了一个乱班,有几个问题学生搞得我天天焦头烂额。因作息时间和幼儿园一致,更不放心班级,所以自己在儿子上幼儿园期间没有按时接过一次。每次都让儿子眼巴巴地等到最后一个,所以儿子自小缺乏自信、内向、自卑,到现在仍然对自己评价过低,总是看轻自己,尽管他一直非常优秀、勤奋。
看到那篇文章,不由地对号入座,也总是因为曾经愧欠孩子而感觉很内疚。
如果能够重来,我一定会克服困难,不让孩子沦陷在失落感之中。可惜那时年轻,总是不懂,等到懂的时候已错过太多太多,也无法弥补。
鉴于此,我在班级群中发了今日的早安语,今天放学后在三分钟内学生全部被接走。
附今日早安语。
“早安,未来班!(166)
天气渐冷,请各位家长朋友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及时来接孩子。
在这里,特别表扬北队家长,总是很及时地来接孩子。南队的家长朋友请加油,每次总有迟到者,每天基本上会因迟接孩子,平均延迟十五分钟以上,而晚接的孩子总是被三(4)、四(4)拥堵在人群中,也不安全。
自今天起,放学五分钟后还没有被接走的孩子会统一带到学校大门口,给其他年级腾地,请晚到的家长移步学校大门前接孩子。如果家长有特殊情况,请及时致电告知,我会妥善安排。
心理学研究表明,总是被迟接的孩子容易滋生自卑感,缺少安全感,容易形成敏感、内向、讨好别人等不良性格特征,他们会在潜意识中产生被遗弃或不被父母重视的感觉。
很多时候,当孩子性格内向或总是闷闷不乐,也许根源处就是被这种点滴的、被迁就的小事凝结聚集所致。
据我观察,当孩子一个一个被接走后,余下的孩子总是焦灼不安。为了孩子的安全与心理健康着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请各位家长朋友及时来接孩子。身教重于言传,也是给孩子做一个守时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