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彦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谈

文摘   文学   2024-11-08 06:01   陕西  



在华夏大地上,古代少数民族和部落星罗棋布、人数众多,尤其是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和部落更是不少。这些少数民族和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间的优化组合、更替,以至有些民族消失,新的民族产生。在漫长的岁月中,许多少数民族由于战乱或其它原因,多次迁徙,像位于兰州以西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不断向西迁徙,而未曾西迁进入南山(今祁连山)的少数月氏人,则被称为小月氏,他们与当地羌族杂居,后又发展演变成“羯”。魏晋时期,羯作为五胡之一,与其他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内地,后逐渐融入汉民族了。曾赫赫一时的北匈奴,被东汉政府击败后,部分远迁欧洲,遗留在草原上的部众十多万人则加入了鲜卑的行列。而曾统一北方取得统治权的鲜卑族,在拓跋部的统领下,全面实行汉化,百万鲜卑人又融入汉民族的大家庭了(这是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汉化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隋唐以后,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也已不复存在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岀现了内迁高潮。当时内迁的民族很多,主要有五个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被称为五胡。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内迁各少数民族达800余万口,他们内迁后,与汉民族杂处,开始过定居的农业生活。内迁各族在语言、生活习俗、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受汉民族的影响,绝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则彻底融入汉民族之中,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元蒙时期更多地进入中原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和西亚人被称之为“回回”,语言和诸多习俗则早已汉化了。蒙古统治者被推翻后,留在中原未北归的蒙古人,也大都被汉化而融入汉民族了。陕西凤翔屈家山一个庞大的屈姓家族,而今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汉族,前些年岀土的一面石碑表明,他们竟然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就连入关征服中原民族统治近300年的满族,现在已很少有人能说满语写满文了,他们也已被完全汉化了,只是在民族属性上可能还知道他们是满族。长期生活于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向北逐渐移动,与汉民族杂居,长期生活在一起,渐渐地融入汉民族了。东汉末直到两晋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大量逃移南方,流民避乱到江南的十居六七。这一历史时期北方居民逃移的路线,除少数逃往西北边区和渡海赴辽东外,南下的主要路线有三条,一是关中难民,初奔汉中,继往巴蜀;二是中州难民逾襄、樊流入荆州;三是幽、冀、并、青、徐、兖、豫以及齐鲁、两淮难民,渡江南逃,散居江东。其中以最后一路人数最多,而后两路移民,在南朝时期更有继续向南移动的,以至扩展到了闽广。这些北方移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好些地方的移民,已超过了原有的土著居民),也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对于发展南方的社会经济,无疑是增添了一支生力军。而进入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北方民族,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原居地的少数民族亦有融入汉民族的。

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民族长期混居,其文化融合的结果,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汉族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又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就拿北魏孝文帝的百万鲜卑族南迁与汉化来说,这一民族大融合,使鲜卑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汉民族的人口日益増加,汉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其内涵已变得十分丰富。而鲜卑族本身尽管不再作为一个民族存在,但却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如果孝文帝不实行改革,鲜卑族也没有汉化,他们放弃中原的物质文明和辽阔疆域,就如同蒙古族一样又退回沙漠草原,那我们近代在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中看到的只能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鲜卑民族。从整个中国历史看,历年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凡是进入汉族农耕地区的,无论是被掳掠还是强制迁入,还是作为征服者,最终都免不了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的命运,而本民族也都必然融入汉民族之中。从汉代以来,匈奴、乌桓、鲜卑、羯、回鹘(回纥)、丁零、铁勒、突厥、沙陀、契丹、女真,几乎无一例外。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比较野蛮民族对文明民族的征服,最终是被文明民族所征服。”

回顾了解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也许于今天是很有意义的。

回回

“回回”,是汉民族对回族的通俗称呼。回回由回纥转音而来。在十三世纪前期的文献里,回回一般指西北地区以回纥(回鹘)为主体的民族,因为这些中亚民族多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便用“回回”称呼伊斯兰教徒。到了元初,人们始知天山东部的回纥人并不信奉伊斯兰教,便用“畏兀儿”称之。而从元世祖时代起,人们就用“回回”来称呼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和西亚人,有时也用来作为西域人的代称或泛称,例如称来自叙利亚的基督教徒爱薛为“回回爱薛”。到了清代,则把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其他少数民族多加称“回”,如称新疆维吾尔等族为“缠回”,称甘肃东乡族为“东乡回”,称青海撒拉族为“撒拉回”,并把新疆称为“回部”,“回疆”。

现在的回族,其构成成分是:一小部分是唐代来中国的波斯、大食(阿拉伯)人的后裔,他们大多聚居于广州、泉州和杭州等沿海通商口岸,像宋朝末年投降元朝的提举泉州市舶使蒲寿庚就是寓居广州、泉州已历数代的阿拉伯富商。而大部分“回回”则是元帝国在几次西征中从中亚、波斯和阿拉伯各地俘虏来的工匠和平民,归降的贵族、官员及其家族、部属,还有入仕元朝的学者,因经商而定居的商贾。另外,国内其他民族中也有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也便加入到“回回”的行列中去了,这当然是极少见的。

靺鞨

靺鞨是隋唐时期活跃在中国东北部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先秦西汉时称“肃慎”,东汉魏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五代时称“女贞”,1635年起称“满洲”,后又称“满族”。

靺鞨原分众多部落,渐发展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靺鞨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粟、麦、穄。养猪,富户多至数百口,他们也从事狩猎。各部发展不平衡,粟末居最南方,较先进。因该部接近隋唐边州,与隋唐关系最为密切。隋时,首领突地稽率部千余户降隋,移居营州(今辽宁朝阳),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及其他诸部先后沦为高丽的附庸。唐灭高丽后,这部分粟末人同激烈抗唐的高丽遗民数万人一道被迁居于营州附近。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据营州,粟末人与高丽遗民趁机回归故土,其中在粟末首领大祚荣统率下的一部东渡辽河,到达靺鞨故地,于698年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东北)和奥娄河(牡丹江上斿)一带建立了震国。起初,震国为防备唐廷的讨伐,曾依附于突厥。神龙三年(707),唐廷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抚大祚荣,双方和解。先天二年(713),唐册封其创立者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成为唐廷藩臣。宝应元年(762),笫三世王大钦茂被晋封为“国王”后,与唐朝关系更为密切。此后,历世诸王的继袭都经唐王朝的册立,终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数十次。其间除大武艺之世一度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外,均与唐始终和好。唐王朝灭亡后,渤海国继续向后梁、后唐朝贡,保持着臣属关系。渤海国历15王,约229年。其疆域初限于靺鞨的部分故地,“方二千里”。经过大祚荣、大武艺父子两代的扩充,领地渐次扩大。第十代宣王大仁秀被称为渤海国中兴之主,广开土宇,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境宇至“方五千里”,大体上南至泥河(今朝鲜咸镜南道龙兴江),东到日本海,东北至乌苏里江下游,北隔那河(今松花江)与室韦为界,西抵扶余川(今吉林伊通河)流域与契丹接壌,西南同唐交界于辽河流域,包括今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罗斯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等广大地域。首都初在“旧国”(今吉林敦化一带),唐天宝末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此后除唐贞元时一度徙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西)外,一直定都于上京。居民以靺鞨人为主,高丽遗民占有一定的比例,还有汉人以及少量的突厥、契丹、室韦人,靺鞨中又以粟末靺鞨为主。建国初期有编户10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300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

地处北端的黑水部发展较慢,分16部。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入朝,唐玄宗命其为勃利(今俄罗斯伯力)州刺史。开元十三年(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军。翌年又就最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由其首领为都督,归营州都督统辖。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州,仼命各部落的首领为州刺史。唐派长史以监领之。

生活在南部的女贞部落已编入辽朝户籍,称为“熟女真”,而活动在松花江以北的称为“生女真”,其中的完颜部在十一世纪发展为强大的部落。完颜部联合其他部落,组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十二世纪初,女真族杰岀首领完颜阿骨打继仼联盟长后,率领女真族起兵抗辽,反抗辽朝统治者的压迫和勒索。1114年,完颜阿骨打率军在出河店(今黒龙江肇源西南)大胜辽军,这时女贞军队已超过万人。在以后的对辽战争中,女真族不断取得胜利。次年,阿骨打在会宁正式即皇帝位,改会宁为上京,建立了金朝,他就是金太祖。金太祖在健全各项国家制度后,大规模进攻辽朝,把辽天祚帝追赶到大漠荒野之间。1123年,金太祖去世。两年后,其弟金太宗俘获了辽天祚帝。辽朝灭亡后,辽朝皇族耶律大石率部分契丹人西迁,后又建立西辽政权。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1635年),改后金为清(1636年)。1644年清入关后定都北京。满族曾有文字,现在除黑龙江黑河市和富裕县内几个屯有部分人能说满语外,余普遍使用汉语。

附:女真文、满文

女真文是金朝参照汉字和契丹大、小字创制的文字,亦有大、小字两种。“女真大字”由完颜希尹和叶鲁奉金太祖之命于天辅三年(1119年)制成颁行。女真大字以汉字楷书为基础,参照契丹文字的创制方法,增损笔画或直接借用契丹文字。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又制作小字,皇统五年(1145年)颁行,称“女真小字”,后两种文字通用。女真文大体包括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音义结合三类。金亡后,东北少数女真人仍在使用,明中叶渐废。现在流传下来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即明代所编《华夷译语》中所收的“女真馆来文”“女真馆杂字”和一些石刻。

后来的满文,则是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额尔德尼、葛盖奉后金努尔哈赤(清太祖)之命在蒙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后金皇太极(清太宗)天聪六年(1632年)由达海作了改进。满文与金朝女真文之间无仼何传承关系。

羌党项羌白兰羌族

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代。早在甲骨卜辞中就有羌的名称。商周时,羌人部分居中原。到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烧当、婼、广汉、武都、越雟等部。到了后来的魏、晋、南北朝、唐宋时代,又有宕昌、邓至、白兰、党项等部。羌人部落分散,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与汉人杂处的羌人从事农耕生产。在两汉、魏晋、唐宋年间,羌人不断反抗中原统治者的封建压迫。东汉末年,部分羌人内附,逐渐东迁内地。东晋到北宋年间,烧当羌人、党项羌人先后建立后秦、西夏等政权。其首领多受历朝册封。羌人曾助北魏、唐破氐及吐谷浑,与中原王朝联系较为密切。后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其他民族相融合。

党项羌,古族名,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党项羌人分布在今青海省南部河曲和四川省松潘以西山谷地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唐朝前期,吐蕃征服青藏高原诸族及部落,大部分党项羌人被迫迁徙到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北宋时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建立西夏政权。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

唐政府封党项首领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并赐姓李。宋初仍继承这一做法,定难军形式上是宋朝的组成部分。但从首领李继迁开始,就在辽宋和战的夹缝中与宋王朝摩擦周旋,以求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利益。李继迁之孙元昊即位后,即废除汉姓,恢复了党项旧俗,并在1038年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元昊称帝之后,对宋王朝釆取军事与外交两手并举的策略,一面出兵攻掠宋朝鄜延路地区,一面又派遣使者要求宋王朝承认即成事实,册封为帝。宋王朝无法容忍元昊此举,1039年削去对元昊的赐姓和官爵,断绝互市,派兵进讨,双方即进入战争状态。

元昊主动攻宋,多次大败宋军,迫使宋王朝决定全力议和。1045年初,双方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西夏实际上是独立国家,但在名义上对宋称臣;宋每年“赐”给西夏绢、银、茶、帛25.5万匹、两、斤;西夏与宋之间恢复往来贸易。1044年,辽兴宗亲率十万骑兵大规模进攻西夏,结果以失败告终,辽朝不得不与西夏议和。西夏、辽、宋之间三国鼎峙的局面正式形成。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西夏的长期存在,对西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兰,古族名,羌人的一支。公元四世纪初到五世纪初,受吐谷浑役属,分布在今青海湖西南一带。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遣使朝贡。唐显庆年间(656—661)被吐蕃吞并。另有“白兰羌”,唐初分布在今四川阿坝地区。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来附,唐王朝在其地建维、恭二州。

羌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尔玛”“日玛”。由古羌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主要分布在四川茂县,汶川、理县、黒水、松潘、北川等地亦有分布。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从事畜收业。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妇女善挑花。解放前曾与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仅元明至清初反抗土司的斗争不下百次。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时,曾建立革命政权。解放后,与藏族共同建立一个自治州。

附:西夏文

西夏文属表意文字,在西夏境内也称“蕃文”或“蕃书”。西夏国主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仿照汉字成例创制(1036—1038年间)。西夏文共6000多字,有篆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区别。被尊为“国字”,用于书写表奏和应用文书,撰写编辑各类著作和字书,翻译汉籍或佛教经典,篆刻金石等。西夏灭亡后,元朝仍刻印过西夏文佛经。传世有西夏文的律令(《天盛旧改新定律令》)、字书(《文海》《蕃汉合时掌中珠》)和碑刻(《凉州感应塔碑》)等。

吐蕃

吐蕃是今日藏族的祖先。关于吐蕃的起源,学术界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有源于西羌说、印度说、雅鲁藏布江民族说、鲜卑说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在东汉时有许多西羌部落先后进入今西藏地区,逐渐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至隋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部等地区分布着好多羌人部落和政权。吐蕃也指公元七世纪到公元九世纪时青藏高原存在的政权。是由雅隆(在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奴隶制政权。赞普松赞干布时,降服苏毗、羊同等部,定都逻些(今拉萨),他们建官制,立军制,定法律,创文字,形成以赞普为中心的集权的奴隶主贵族统治。到八世纪后半叶,赞普墀松德赞时,最为强盛,辖有青藏高原诸部,远及西域、河陇地区。九世纪中赞普达磨死后,统治集团分裂,奴隶、属民起义,吐蕃瓦解。计传位九代,历时200余年。吐蕃境内生产以农业为主,并有冶炼,毛纺织等手工业,接受了大量汉族工艺技术。吐蕃政权上层原信奉本教,后崇尚佛教。文献遗存有碑铭、文书及汉梵医书、历算、佛经等藏文译本。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姻,结成甥舅之好。吐蕃与中原汉政权通使频繁,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至为密切。

吐蕃是唐人对这一政权的称谓。在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初史籍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土)蕃,也称西蕃(番)。

附:藏文

今日藏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悠久,在国外说藏语的地区中也有使用。据藏族史书记载,七世纪时由图弥三菩扎参照梵文字体创制。藏文的读音在不同的方言地区有一定差别,但书写形式各地统一。历史上曾用藏文翻译和编写了大量书籍,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大月氏

大月氏,古代游牧部族,亦称“月支”“月氏”。大月氏原居于今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在战国初期,大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随水草迁徙,习俗与匈奴差不多,强盛时军队有10多万人,超过匈奴。秦及汉初,大月氏与蒙古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内蒙古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质子于大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大月氏逃回,并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2年间,匈奴举兵打败大月氏。从这时起,大月氏便开始放弃河西地区,向西迁徙。此后,匈奴又两次打败大月氏,大月氏只得经准噶尔盆地继续向西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亦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进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约在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初年),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并臣服于匈奴的乌孙,也举兵西进,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离开伊犁河地区向南迁徙。后又过大宛西,越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不久,大月氏又越过妫水(今阿姆河)南下,打败大夏,使大夏成为属国,并以大夏的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境内)为都城。

约在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汉使张骞岀使西域到达大月氏时,大月氏已据有匝拉夫善和妫水一带,成为“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中亚一大强国,他们再也不愿意东归与匈奴打仗了。

公元前一世纪,大月氏分为五翕侯,即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顿翕侯、高附翕侯。至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翕侯吞并了其他四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国势也逐渐强盛起来。从此,西方历史上便将其称之为贵霜王国,但中国古文献中仍用其旧名,称大月氏。

昭武九姓

位于中亚细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今塔吉克和乌兹别克境内),又称粟特地区。隋唐时从这一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及其后裔,被称为昭武九姓。

《新唐书》载,昭武九姓为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康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县境),支庶分王各地,皆氏昭武。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其地即隋唐时代的康国一带,属伊朗语族。

公元六世纪后期,昭武九姓隶属突厥。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康等皆内附,八世纪后渐为大食所控制,居民中亦渐加入突厥、回纥等成分。

粟特人在历史上主要务农,兼营畜牧业,并长于经商,他们长期操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东汉时期,洛阳就有粟特商人。南北朝后,昭武九姓的经商范围不断扩大,也不时为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唐代,人们将经商的昭武九姓胡人称为兴生胡或简称兴胡。在碎叶(今吉尔吉斯境内)、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西州、伊州、炖煌(今甘肃敦煌县城西)、肃州(今甘肃酒泉)、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蓝田、洛阳、关内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都有昭武九姓胡的聚落。据敦煌写卷《光启元年沙州、伊州残地志》,唐代在罗布泊地区有康国大首领艳典建立的五、六座移民大城镇;炖煌郡炖煌县从化乡住着昭武九姓胡300余户,人口有一千三、四百人。在内地,许多昭武九姓散居各地,其聚居者往往有统领,称作大小首领。安史之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也是昭武九姓后裔。

历史上昭武九姓胡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等随着昭武九姓的活动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技术等又被他们传到西方。在中原周围许多游牧汗国及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昭武九姓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粟特文字对回鹘文、蒙文、满文的形成均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匈奴

匈奴,古族名,亦称“胡”,也是“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之一。郭沫若指出:匈奴也就是殷商卜辞、商周青铜器铭文及古代文献中的“犬戎、昆夷、鬼方(即怀姓戎)、荤粥、玁狁、休浑。”《山海经·大荒北经》又言:犬戎与夏族同祖,皆岀于黄帝。这说明公元前十八世纪夏族被殷(商)人驱逐后,多逃往北方,与匈奴部落混居(又有一部分逃往南方,与吴越族混合)。卜辞中的“土方”亦即鬼方、玁狁。夏族(中原之先住土族,与匈奴有近亲关系,已有考古资料证明。匈奴,殷商时分布在殷的西北方,武丁时,和殷王朝有频繁的接触。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大增,统辖大漠南北广大地区。汉初,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汉武帝对其转取攻势,多次进军漠北,匈奴受到很大打击,势力渐衰。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附汉,翌年来朝。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二部,南下附汉的称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北匈奴。南匈奴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国。和帝(公元89年—公元105年)时,北匈奴为东汉和南匈奴击败,部分西迁欧洲。西迁欧洲的匈奴人,经数百年辗转迁徙,于五世纪上半叶侵入中欧,建立了匈奴帝国。遗留在草原上的十多万匈奴人皆改称为鲜卑。至于南匈奴,汉以来几百年间,一直与中原政权友好相处。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左贤王刘卫辰的第三个儿子赫连勃勃,称自己是夏后氏的后代,于407年在高平(宁夏固原)建立大夏国,自称天王大单于。后又于413年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约五十里的无定河北岸,修筑“统万城”。不久又夺取关中,在白鹿原(今西安东部)祭天称帝。赫连勃勃死后,大夏国被北魏击败。431年,余部十余万人在西逃途中,被吐谷浑所灭。自此,匈奴族从东方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了,其残部亦大都归化为汉族或其他民族了,匈奴作为一个民族也已不复存在了。

关于匈奴的故地,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持“大漠说”者认为,匈奴是由游牧于中国北部蒙古高原一带的北狄之族发展而来,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持“中原说”者认为,匈奴在古代与汉族杂居于大河流域,其先人于公元前六世纪在今河北正定县建立鲜虞国,后改为中山国,公元前295年被赵攻灭,其族仍退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持“西方草原说”者则认为,匈奴本是西方草原一游牧民族,秦始皇以前尚未游荡至中国北部,秦始皇以后岀现于中国北境。匈奴是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其先人游牧于西伯利亚南方之草原。

犬戎

犬戎,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即畎戎、昆夷、绲夷等。商周时期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洛水上游为其活动中心,是商周西边的劲敌。周文王曾伐犬戎。周穆王时也曾西征犬戒,但都无功而返。这以后犬戎与西周矛盾更加尖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与申侯联合,攻杀幽王于骊山,并抢掠镐京。周平王东迁后,将岐以西之地赐于秦国,犬戎与秦之间多有战争。后犬戎一部分北迁,一部分渐与邻族融合。郭沫若曾指岀,犬戎亦即后来的匈奴。

土方

土方,古族名。殷商时分布在殷的西北方。武丁时期,和殷王朝有频繁的接触。“土方”亦即“鬼方”,郭沫若指出,鬼方即后来之匈奴。

山戎

山戎,古族名,又称北戎。春秋时,分布在今河北北部。善种冬葱、戎菽。公元前六世纪颇强,侵郑、齐、燕等国。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讨伐山戎,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

无终

无终,古族名,即北戎、山戎。春秋时原分布在今山西太原,后迁河北玉田县西北无终山,故名。又因居山及处于北方,故称山戎或北戎。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9年),与晋国和好,常以虎豹皮作交易。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无终及群狄,与晋战于太原。

白狄

白狄,古族名,一作白翟。春秋时狄的一部分。原在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境,后东迁于今河北省境内。因穿白色衣服而得名。包括鲜虞、肥、鼓等部。与晋为邻,公元前六世纪初大部分并于晋国。

鲜卑

鲜卑,因与乌桓同居匈奴之东而统称东胡。秦汉时,鲜卑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依附于匈奴。北匈奴西迁欧洲后,鲜卑族进入匈奴故地,收并其余众,势力逐渐强盛起来。东汉桓帝时(公元147—167)时,鲜卑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领。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此后由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附属汉魏。内迁的鲜卑人多转向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相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有鲜卑人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公元337—374,今河北临漳)、后燕(公元384—409,今河北定县)和南燕(公元398—410,今山东益都),乞伏氏建立的西秦(公元385—431,今甘肃皋兰),秃发氏建立的南凉(公元397—414,今青海乐都)。南北朝时有拓跋氏(1980年,文物工作者在内蒙古鄂伦春旗阿里河镇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侧发现了拓跋部的祖庙石室,即大鲜卑山的嗄仙洞,揭开了拓跋部发源地的千古之谜)建立的北魏(公元386—534,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迁洛阳),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后为北周(宇文氏)所代。北魏孝文帝时,强制推行汉化。北魏皇族、文武百官及军士二十万,连同家属和奴隶总共一百多万人实行了汉化,穿汉服,说汉话,改用汉族姓氏,改籍贯,实行胡汉通婚,政府釆用汉族行政机构。宇文氏后来建立的北周,尽管下令恢复鲜卑人的原有姓氏,但这一措施未能抵挡汉化的强大历史趋势。后杨坚担仼相国,又下令被改姓的文武百官都改回原来的汉字单姓,只保留了极少数双字姓。这样,至隋唐时,鲜卑作为一个民族,已不复存在了。

契丹

契丹既是族名又是国名。契丹源出东胡系鲜卑宇文氏,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至黄龙(今辽宁朝阳)之间。突厥强盛吋,契丹臣服于突厥。隋唐时期,为摆脱突厥役属,开始“背突厥”附隋唐。唐政府设置松沙都督府和十个羁縻州进行管辖,并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此后,唐与契丹既互有交往,又常有冲突。唐政府为了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的兵力,并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使,重用胡人安禄山,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回鹘崛起之后,契丹一度受制于回鹘。九世纪中叶,回鹘衰落后,契丹又归顺于唐。唐末,迭剌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朝(916—1125),与五代和北宋并立。到北宋时,形成了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北宋、西夏三国对峙的局面。大批迁入契丹地区的汉人,为辽朝带来了先进的经济文化,农业手工业普遍得到发展。宋宣和七年(1125年)辽朝为金所灭。契丹人多与汉人、蒙古人、女真人相融合。另有辽朝皇族耶律大石于1124年自立为王,率领部分契丹人西迁,1131年在起尔漫称帝。后建都于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是为西辽。其疆域北至巴尔喀什湖一带,东至喀什噶尔、和阗,西达阿姆河。1211年政权被乃蛮王屈出律夺取,仍用西辽国号,于1218年为蒙古所灭。

附:契丹文

辽代契丹人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契丹大字”是辽太祖阿保机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命突吕不和鲁不古以汉字隶书为基础创制的,属表意文字。其后,耶律迭剌受回鹘文的启发,对契丹大字进行改造,新创“契丹小字”。契丹小字除保存契丹大字中部分表意文字外,大多为表音文字。金朝初年仍沿袭使用契丹文字,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现存有契丹大字的《锦西萧忠墓志》和契丹小字《辽庆陵哀册》。

吐谷浑

吐谷浑,亦称吐浑,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既是姓氏、族名,又是国号。其先祖居徒河青山(今辽宁义县境内)。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酋长吐谷浑因与其弟发生争执,愤而率众千余人西迁。先迁至今内蒙古阴山地区,后再迁至枹罕(今甘肃临夏)。其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姓氏,过着游牧生活。用汉文。南北朝时,其势大张,先后属宋、齐、北魏。夸吕始称可汗,居伏俟城(布哈河河口附近)。统治着今青海、甘肃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等族,并建立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鲜卑和诸羌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的吐谷浑民族。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吐谷浑可汗世伏娶隋公主,隋与吐谷浑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为打通西域交通,大举进攻吐谷浑,在其地设置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等郡。隋末中原大乱,吐谷浑乘机复国,又尽复其故地。唐朝初年,吐谷浑一方面贡使不断,一方面又连年在边地骚扰。贞观九年(693年),太宗派李靖率军将其击溃,吐谷浑首领被部下所杀(一说自尽)。不久,太宗册封诺曷钵为新可汗,并以宗族女弘化公主嫁给他。唐高宗时,吐蕃势力向外扩张,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大臣叛逃吐蕃,泄露了吐谷浑虚实。吐蕃发兵征服了吐谷浑。吐谷浑败亡后,其地尽为吐蕃占有,留在本地的吐谷浑人为吐蕃所奴役。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后,诺曷钵可汗率部迁灵州,仼安乐州刺史。八世纪中叶,其子孙徙朔方,部族分散,河东称之为退浑。五代时余部散处蔚州。

柔然

柔然,古族名。北魏时亦称其所建的政权为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源于东胡。公元四世纪中,在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游牧。始祖木骨闾,附属拓跋部,子车鹿会时,始有部众,自号柔然。拓跋珪南迁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后,柔然进居阴山一带。五世纪初,首领社仑迁居漠北,合并邻近各部,组成联盟,称为丘豆伐可汗。创立军事编制,规定行军赏罚制度,和北魏有经济文化联系。公元464年,受罗部真可汗建年号为永康。常以皮毛牲畜交换北魏农业、手工业产品。五世纪后期,又与南朝建立联系。后因内部分裂,渐衰微。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并入突厥。

乌桓

乌桓,与鲜卑居地在匈奴居地以东而统称东胡,乌桓也作乌丸。秦末汉初,东胡遭匈奴击破后,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乌桓与鲜卑的语言风俗相同,以游牧射猎为生。尚处原始公社末期,母权很重。妇女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男子能用铁锻制兵器。汉初附匈奴,汉武帝以后附汉,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汉魏为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其不得与匈奴交通。乌桓受汉族影响,后渐从事农业。每年在上谷、宁城等地与汉朝互市。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迁乌桓万余落于中原,部分留居东北,后渐与他族融合。

室韦

室韦又称失韦或失围,北魏史书始有记载。其源于东胡,与契丹同类。在南为契丹,在北号室韦。居地在今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及嫩江流域。室韦各部发展不平衡,住在南部的,以狩猎为主,并开始驯养家畜,有低级农业;住在北部的,以狩猎为业。他们多捕貂、养牛马,食肉,以皮为衣,也种植麦、粟等作物。夏季城居,冬随水草而移。南北朝时曾遣使至北周、北齐朝贡。后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五部,各不相属,风俗习惯稍异,各部均为突厥所役属。十世纪在契丹建立辽朝的过程中,部分被合并入辽。南室韦后又分为25部,每部酋号程“余莫弗瞒咄”。其男子披发,女子盘发,乘牛车。北室韦分为9部,部酋称“乞引莫贺咄”,曾派贡使向隋朝献方物。

室韦与唐王朝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时派遣使臣朝贡,唐朝设室韦都督府以统之。室韦在唐时分布甚广,部属也众多。

其中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据说是蒙古人的祖先。

蒙古

蒙古,民族名。《旧唐书·北狄传》中称“蒙兀室韦”。两宋、辽、金时史籍称“萌古”“朦骨”“蒙古里”等。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后渐向西,发展到鄂嫩、克鲁伦、土拉三河上游肯特山一带。十三世纪初年,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南北各部,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成立蒙古汗国后,于1218年攻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以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和侍臣为由,亲率大军西征,先后攻陷其新都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和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的乌尔根奇)。为追击其国王摩诃末,西征军抄掠波斯各地后,越过阿姆河和高加索,打败了斡罗思(俄罗斯)诸国王公和钦察汗的阻击,进掠斡罗思南境,然后返回蒙古。西征军还会师印度河上,击溃了花剌子模的新王札阑丁,迫使其逃入印度。1223年,成吉思汗在撒麻耳干置官镇守,大军返回。

蒙古军于1227年攻灭西夏,于1234年与南宋联合攻灭金朝。1235年,窝阔台汗(元太宗)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拔都为统帅发动了第二次西征。西征军灭钦察,攻入斡罗思,三年中大军踏遍斡罗思大部分国土。然后兵分两路,攻入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在今波兰西部大败孛烈儿和捏迷思(德意志)联军,令全欧洲为之震惊。1242年,窝阔台汗死,拔都留驻部分军队统治新征服的钦察和斡罗思,率大军东还。1253年,蒙哥汗(元宪宗)命旭烈兀(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为统帅,率大军发动第三次西征。西征军攻灭了在今波斯北部的木剌夷国,继而进攻阿拔斯王朝,于1258年初,攻克其首都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次年,西征军分三路攻入叙利亚。1260年,得知蒙哥汗死讯,旭烈兀引大军退回波斯,同时派军继续西进,占领了西南亚,最后在耶路撒冷北被密昔儿(埃及)军队击溃。蒙古西征至此结束。蒙古军在西征的同时,还于1254年攻灭大理。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1276年攻灭南宋。1279年,元军完全占领四川,并在厓山之战中消灭了南宋流亡政权,统一了全国。大元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至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率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自成吉思汗至此,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凡十一帝,九十八年。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国内多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附:蒙古文

通常指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字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到右。无大小写区别,印刷体和书写体很近似。蒙古人民共和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改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突厥

突厥是公元六世纪时游牧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的名称。广义包括突厥、铁勒(铁勒在战国、秦汉时称为“丁零”,北魏时称为“高车”、或“敕勒”)各部落,狭义专指突厥。突厥最初活动在噶尔盆地之北,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后迁移至高昌之北,再迁移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首领姓阿史那。金山形似兜鍪(古代战盔),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突厥初属柔然,为锻工。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

(公元546年)首领土门击败铁勒,收其众五万余落。废帝元年(公元552年)破柔然,并于今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汗国。其后,突厥势力渐强,并向南发展。疆域最广时,东至辽海,西达西海(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突厥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南北朝后期,北周、北齐相互征战,都曾与突厥结好以自强。隋代北周时,突厥内部权力纷争,最终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分裂为东西二部。

东突厥曾与隋朝结好。至隋朝末年,中原战乱,各地割据势力如薛兴、王世充、刘武周等都与突厥交好,以为声援。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也曾向突厥称臣,以换取他们的支持。隋末至唐初,突厥不断南下骚扰,甚至兵临长安附近,对唐王朝构成严重威胁。贞观三年(629),唐王朝乘东突厥内乱以及自然灾害,数路出击,于次年击败东突厥军队,东突厥(第一汗国)败亡。唐政府将其降户安置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至幽州(今北京)之间的广大区域内,设都督府进行管辖。到唐高宗时,唐王朝内部纷争不断,突厥残部乘机聚众反叛,建立突厥后汗国(第二汗国)。至公元744年,第二汗国被新崛起的回鹘势力击败,后汗国灭亡。西突厥内部长期发生纷争,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唐军将西突厥击败,在其地设置都督府进行统治。

附:突厥文

突厥文,亦称“鄂齐浑—叶尼塞文”或“蓝突厥文”。公元六到十世纪突厥、回鹘、黠戛斯、骨利干等族使用的一种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这种文字发现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主要为叶尼塞河流域)、中亚地区和我国新疆、甘肃等地。有《暾欲谷碑》、

《阙特勤碑》等大小数十个碑铭,也有少数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抄本。

葛逻禄

葛逻禄是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间西突厥的别部,亦称葛罗禄。唐时居北庭西北,金山(今阿尔泰山)之西。有谋落、炽俟、踏实力三部落,故文献中常称三姓葛逻禄。首领号叶护,又号三姓叶护。初属薛延陀汗国,七世纪五十年代归属于唐。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设阴山、大漠、玄池三都督府,分别统辖谋落、炽俟、踏实力三部落。三姓部落处在东西突厥之间,常随东西突厥之兴衰叛附不定。天宝中(742—756),葛逻禄助回鹘争强,遂占有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统治七河流域,建庭于碎叶城。葛逻禄在从事游牧的同时,兼营农业。开成五年(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所破,部众大部西迁,其相馺职等率十五部投奔葛逻禄。北宋初,葛逻禄和回鹘等族共同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十二世纪末,葛逻禄曾臣属于西辽。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葛逻禄(时称哈喇鲁)阿尔斯兰汗与阿力麻里王俄柴儿降蒙古,成吉思汗以公主妻之。

到公元八世纪末,漠北、西域的形势为:漠北是四纥汗国;回纥的西北是黠戛斯;黠戛斯西南是葛逻禄;葛逻禄的南边是吐蕃;葛逻禄西南是入居中亚的大食。他们之间既有战争,又有经济和文化上的交住。故葛逻禄深受中亚粟特商人及穆斯林传教者的影响。后来,直到蒙古人入居中亚之后,葛逻禄在这一带仍很活跃。

回鹘(回纥)

回鹘(回纥)也是生活在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之一。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卾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隋称韦纥。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建立联盟,总称回纥。关于回纥人的起源,学术界尚有源于匈奴说、突厥说、丁零说等不同看法。唐天宝三年(744年),回纥与其他势力联合击败了东突厥,尽占东突厥故地,并于鄂尔浑河流域建立回纥汗国,其辖境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最盛时曾达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有文字。回纥汗国初起之时,与唐朝修好,并接受唐政府册封,双方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回纥也深受唐文化影响,其生活由游牧为主向半定居转化。上层统治集团开始营建城市,宫室。安史之乱中助唐政府收复长安、洛阳等地。唐政府则馈赠大量财物,开放绢马互市,回纥势力得到快速发展。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四年),回纥自请改名为回鹘,其势力向西扩张,远达真珠河(今锡尔河上游纳伦河)及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一带。到唐文宗开成末年,回鹘被黠戛斯(唐时生活在回纥西北约今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民族)所灭,汗国灭亡。其部众分三支西迁:一支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一支迁葱岭西楚河一带,即葱岭西回鹘;一支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元明两代又将回鹘异译为畏兀儿等,今译“维吾尔”。

沙陀

沙陀,又作沙陁,中国古代部落名。西突厥别部。唐贞观年间,居金莎山(今尼赤金山)之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海)之东,以境内有大碛(今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故号沙陀突厥。唐宪宗(806—820)时,沙陀酋长朱邪执宜内附,处盐州。其子赤心被赐姓名李国昌。其孙克用以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被唐王朝封为晋王。克用子李存勖灭梁,称后唐。其后后晋石敬瑭,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与李克用并称沙陀三族。

铁勒

铁勒,古族名。汉称丁零。后音变为狄历、敕勒、铁勒等。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土拉河)以北、西至西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着。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丁零

丁零,古族名。亦作丁灵、丁令、钉灵。汉代分布于今贝尔加湖以南地区。汉初为匈奴所破。西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和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丁零曾配合汉军,协同乌孙、乌桓、鲜卑等族击败匈奴,最后迫其西迁。东汉时丁零部分南迁。两晋南北朝时,在今山西、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留在漠北的大部分,《晋书》称敕勒,《隋书》作铁勒。

乌蛮

乌蛮,古族名。唐时分布于今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为东爨、六诏和东蛮的主要居民。或牧或农,或半农半牧。元明时又称乌蛮为黒爨或罗罗。其中有六个势力最强的部落,它们是:蒙舍诏、蒙巂诏、邆赕诏、越析诏、浪穹诏、施浪诏,史称“六诏“(诏,即王的意思)。蒙舍诏地处最南,故称“南诏”。乌蛮与今彝、纳西、傈僳族有渊源关系。唐玄宗时,为牵制吐蕃,唐王朝支持蒙舍诏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与白蛮联合建立了“南诏”政权。九世纪中叶,吐蕃政权瓦解,唐国力亦衰,南诏成为晚唐最严重的边患。九世纪末期,南诏因内部权力纷争,最终导致政权瓦解。

白蛮

白蛮,古族名。唐代分布于今云南洱海地区及四川南部,为西爨的主要居民。以农业为主。唐时其首领参与南诏政权。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首领段氏在云南建立大理国。白蛮与今白族有亲缘关系。

南越

南越,古越人的一支,也作南粤。秦汉时分布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地(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首领赵佗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山郡,建立南越国。汉初被封为南越王,受命“和辑百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为汉武帝所灭。部分南越人被迫迁于江淮地区,后渐与汉民族融合。

山越

山越是古代越人的后裔,汉末至隋唐时主要分布在今苏、浙、皖、赣、闽、粤等省部分山区。秦汉以来,不少汉族百姓为逃避封建压迫和剥削,逃入越人居住的山区,和越人杂居,共同生产。到三国时,越人与汉人日趋融合,他们同汉人的区别已经很小。这些居住在山地的南方土著,已不完全是原来的越人,故而人们称其为“山越”。他们种植谷物,以农业为主。同时,强悍好武,不断展开反抗历代统治者强征暴敛的斗争。他们不肯向孙吴缴税和服役,孙吴曾多次向山越进攻,从公元200年开始到公元237年长达38年之久。孙吴政权实行“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政策,出山的山越人或被补充进军队,或被充作屯田上的隶属农民,或被分给豪强、功臣作为部曲佃客。

孙吴对山越人的残酷掠夺,客观上促使山越人大量岀山定居,加强了他们同汉族人民的直接接触和融合,加速了山越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氐,古族名,五胡之一。原住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交界地带,其中心在武都(今甘肃成县)。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喜穿青绛色衣服。东汉末年,曹操先后迁徙武都氐人于天水、扶风(今陕西泾阳)和京兆。汉魏以后,氐人长期与汉人杂居,大量吸收汉文化。两晋十六国时,氐人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氐人建立的前秦政权一度统一北方,氐族势力达鼎盛。

羯,古代民族名,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故称“匈奴别部”。羯人高鼻、深目、多须,信奉波斯的火祆教。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奴役,被称为“羯胡”。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为十六国之一。

乌孙

乌孙,古族名。最初活动在祁连、敦煌间。汉武帝初年即公元前139—129年左右西迁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都赤谷城,故址在今伊塞克湖东南。西汉时有人口63万,他们主要从事游牧业。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岀使乌孙。汉武帝两次以宗室女为公主嫁乌孙王。宣帝时立汉外孙元贵靡为大昆弥,遣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后属西域都护。南北朝时乌孙已西迁葱岭北,乌孙和北魏关系密切。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遣使入贡。后渐与邻族融合。近代哈萨克族中尚有乌孙部落。



作者简介

窦彦奎,男,字黑鹫,号雍山先生,宝鸡市凤区人,乡村退休教师,时为乡邻亲友疗伤医疾。编著有《百家抗癌谈》《窦氏文化研究》《雍山八景诗并叙》《雍山集》《雍山集续编》等书。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雍州文学》等你来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


扫码关注
《雍州诗词》
微信公众号


雍州文学
凤翔区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