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彦奎|饮凤桥

文摘   文学   2024-10-28 06:00   陕西  



饮凤桥,亦称“柳林桥”。位于柳林镇西,跨雍水河上,亦古凤翔西去千陇道上,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新编《凤翔县志》载,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名曰“双桥”。据此说,那明嘉靖年间的重修,当是在原桥被淤的情况下,于原桥面上重新加高筑桥,即桥上筑桥,故曰“双桥”。“双桥”之意,除此再无他说。新编《凤翔县志》对于“双桥”之说,并无具体解说。如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列两桥洞,则不可叫“双桥”,也未见到这方面的任何遗痕。据当地老者讲,1953年那场洪水,把桥面南北两边的部分石条冲走,后政府拨款1726元,动员民工219人,复修葺。县志上还载“后桥陷,拱洞半淤,仅能行人”(非桥陷,实系淤塞所致)。据我五六十年代所见,饮凤桥之修建,桥位很低,涵洞也就如平常所见窑洞般大小。平时一般水流通过自然无碍,就是较大的水流或一般洪水也可通而过之,只是遇到特大山洪爆发之时,水流便可从桥下桥上同时而过,桥体既不会阻挡水流,也不会被水流冲走,这是饮凤桥最大的优点所在。

1953年那场洪水后的修复,对桥高、桥宽、桥长及桥洞之过水空间没有作任何改变,只是将水冲走的上部之石条重修加固罢了。此后由于山洪所携泥土沉积,使桥洞大部淤塞。据《重修饮凤桥纪念》碑文载,柳林镇、村(实为柳林村)集资两万元,移动土数万方,于一九八八年冬破土动工,次年春竣工。据那时的柳林村干部李生辉说,一九八八年重修时将原桥体拆掉大部(原饮凤桥石块与石块之间用铁楔闩连),两边桥墩尚未拆除尽净,便在其上用混凝土浇注作为桥之基础底面,然后用原有石条砌筑。所不同的,用石料只砌了一层拱圈,外壁加高后里面全用土填充。这次重修,与原桥相比加高了桥面,约有两米多,使人过桥后须上坡的感觉减少了。后来由于镇酒厂加高了临厂街面,桥面跟着又有所加高,从街道去桥西牛家庄,几乎接近水平了。

随着镇区建没,由陕西精华建筑公司承建,于2010年11月10日至2011年3月间,再次重修了饮凤桥。施工单位用大型挖掘机清除原桥体,尚未淸除尽净,有泥水出现(多为排入饮凤桥下之污水,非地下水),为不影响施工,只好将桥位西移。今之新桥距原桥址约二十米(指桥洞)。新桥桥梁系从宝鸡桥梁厂运输而来。桥高5米,桥长21.04米,宽13米(包括两边人行道各2米),中拱23米,桥载为公路Ⅱ级,防地裂8度。桥洞髙3.9米,南北长13米,东西宽11米,过水量较大。但如遇1953年那样的洪水,水流仍无法从桥下完全通过。因1953年的那场洪水不仅满河沟流淌,且洪水漫溢上娘殿学校门前广场(今剧院),广场水深达二三尺,这还是在饮凤桥桥面极低,对洪水没有任何阻挡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座新桥,桥面已与东端街道和桥西牛家庄村基本持平。桥洞底面与一九八八年以前的桥面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原河沟底面大幅提高。而桥洞宽度尚不及原河沟东西宽度的六分之一。如遇特大洪峰,洪水满河沟流淌时,桥洞无法完全排泄,新建饮凤桥这时就是一座拦洪大坝,洪水只有通过桥面南流,同时大量向桥之近旁两岸漫溢,桥两端之堤坝亦有溃决之患,说明新建饮凤桥在排水量的设计上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这当然是后话,我们现在起码是不必担心的,如果有朝一日发生1953年那样的特大洪水,那我们也就只能奋力抢险了,也许到那时会有许多抢险英雄出现。

这座新桥的筹建,由国家拨款,镇政府主持修建。新桥建成,不论从实用、坚固和气势上讲,都是古饮凤桥所无法比拟的。但遗憾的是,此次修建却没有通过“桥碑”记载下来,柳林镇政府却将此事给疏忽了。

古之饮凤桥,筑桥于较深的雍水河底部,桥面特别低。解放初期,我们由街道去桥西牛家庄,须一上一下,但后来桥给渐次升高了。说起这座古饮凤桥,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也是凤翔西去千陇的要道之一。在这条雍水河上,今千凤公路所过之处(大唐村),过去只能容行人过往,车辆无法通过。古官路在今柳林粮站与柳林五队(牛家庄)间西去,车辆可通行,饮凤桥也可。但饮凤桥东端与街道间路窄,多有险阻。听老人们说,扶眉战役中,二马兵败,骑兵于夜半时分从饮凤桥上奔驰而过,马蹄之声闻及数里。二马犹如惊弓之鸟,马不停蹄跑过陇县进关山,方才松了一口气。古之雍水河,潺潺溪流过饮凤桥后流不远即渐次消失,潜入地下,世人亦称“行凤渠”。相传周文王时,凤鸣岐山飞经于此,故桥称“饮凤桥”。

原饮凤桥南五、六十米处(略靠东)有“池”,(雍水河东岸边,在今柳林酒厂西院),直径约三米左右,其水系雍山九龙神泉下流之水。天旱时民众挖淘,一般三四米深可见水。此池一淘,不几天即有降雨。这次新建的饮凤桥向西移位,原桥南北两边河沟也已填起,河沟之空间也已西移。桥北容水空间较前减少,桥南数百米内容水空间减少过半,但这并非好事。



作者简介

窦彦奎,男,字黑鹫,号雍山先生,宝鸡市凤翔区人,乡村退休教师,时为乡邻亲友疗伤医疾。编著有《百家抗癌谈》《窦氏文化研究》《雍山八景诗并叙》《雍山集》《雍山集续编》等书。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雍州文学》等你来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


扫码关注
《雍州诗词》
微信公众号


雍州文学
凤翔区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