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趁着国庆节假期开车到乡下转转,放松自己心情,更重要的是看看丰收的秋景,回味一下儿时的记忆。没想到,在路边看到一位村民在地里正挥着镢头挖红薯时,我不由得停下来,走近与他攀谈起来,也使我想起了那份喜爱红薯之情……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家家户户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每天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下一顿饭能不能吃饱了。因此,每当听到有“食物”收获的消息时,心中总会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期待。一个清晨,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村里的大喇叭就响起了急促的声音,召集大家前往田间参加劳动——今天是挖红薯的日子,而这次,正是我所期盼已久的红薯季节。
随着父母的脚步,我们踏上了通往田野的小路。秋天的晨风里带着丝丝凉意,却吹不散孩子们心中的热情。到了地里,只见一片片绿油油的红薯叶子覆盖着大地,下面隐藏着的就是我们今天的希望所在。大人小孩齐上阵,用锄头轻轻刨开土壤,一个个胖乎乎、红彤彤的红薯便显露出来。每发现一个大个儿的红薯,都会引来周围人的赞叹声,仿佛那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根茎类作物,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礼物。尽管劳作辛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能够亲手从土地中挖掘出这样一份实实在在的食物来源,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我们孩子来说,大人们早已经约法三章,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偷着吃或藏着红薯,我们只有跟在大人的后面,用红薯叶子帮着蹭掉残留包裹在红薯皮上面的泥土,放成一个个小堆,便于大人们装袋转运。
等到挖红薯结束之后,大人们提议用田间剩下的干枯枝条燃起一堆篝火来烤红薯,这样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我们几个小伙伴兴奋地捡拾着四周散落的树枝、枯叶,很快就在一片开阔地上堆起了一个不小的柴堆。大人则在一旁指导我们如何安全地点燃这堆篝火。随着第一缕青烟升起,紧接着是噼啪作响的声音,火焰逐渐蔓延开来,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了它那温暖而又明亮的光芒之中。接下来就是准备烤制我们的“战利品”——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新鲜红薯。挑选出个头适中、表皮完整的几块,清洗干净后直接埋入炽热的灰烬之中。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耐心等待。大家围坐在火堆旁,时而聊着劳作中的趣事,时而又憧憬着未来可能发生的美好变化。偶尔有人起身添些木柴以保持火力旺盛,更多时候则是静静地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中渐渐弥漫开来了红薯特有的香甜气息。大约半小时左右,当外层包裹着的泥土变得坚硬并裂开小缝时,就表明里面的红薯已经差不多可以食用了。此时,将红薯小心翼翼地从灰烬中取出,虽然表面黑乎乎的一片,但剥开后露出的却是金黄色、软糯香甜的果肉。咬一口下去,那份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就这样,通过共同劳动与分享美食的方式,让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变得充满了乐趣。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这次经历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教会了我们要懂得珍惜食物,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又美好的联系。
多年以后,每当提起这段往事,心中总是会涌动起一股暖流。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时刻,成为了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记忆之一。即便如今生活条件早已改善许多,但每当秋季来临之际,我还是会想起那次在田野里围着篝火烤红薯的情景,仿佛一切美好都在那一刻定格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从家乡的小村庄到繁华的省会城市,我的人生轨迹在不经意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踏入河南郑州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大城市,心中既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也不免夹杂着一丝淡淡的乡愁。然而,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我很快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方式,那就是周末漫步街头,寻找那一份熟悉而温暖的味道:烤红薯。
每当周末来临,我总喜欢走出校园,去感受这座城市不一样的气息。走在热闹的商业街上,耳边是熙熙攘攘的人声和车水马龙的声音;眼前则是各式各样的店铺招牌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最吸引我的,往往不是那些时尚潮流的服装店或电子产品专卖店,而是街角不起眼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小摊贩,尤其是那个卖烤红薯的小推车。这个小摊是一位慈祥的老大爷经营着,他用传统的方法,在自制的铁桶炉子里慢慢烘烤着一个个新鲜采摘来的红薯。当顾客走近时,他总会热情地打招呼,并询问想要哪种大小、软硬程度的红薯。看到这样的场景总是能够勾起 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不由得给我的同学讲起小时候与红薯有关的故事。而在郑州这座城市里再次遇见这道熟悉的美食,则给了我更多关于成长与变化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快餐文化逐渐成为主流。相比之下,烤红薯这种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品尝到的食物显得尤为难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承载着一种慢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每次路过小摊前,即使不买也会停下脚步欣赏一番,仿佛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暂时逃离现实中的压力与烦恼,回到那个无忧无虑、充满温情的世界当中。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在学校附近还是市中心繁华地段,几乎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售卖烤红薯的小贩身影。这说明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大都市里,人们对传统食物的喜爱从未改变过。或许正是因为它们身上寄托了太多人共同的记忆吧!每当我手捧着热乎乎的烤红薯,轻轻撕开那层焦脆外皮露出里面金黄柔软内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亲人们的笑容以及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虽然身处异地他乡,但这份小小的食物却如同一座桥梁,将我与故乡紧紧相连起来。
后来,尽管已经毕业多年并离开了郑州这座城市,但每当秋冬交替之际,我还是会特意寻找机会品尝一下正宗的烤红薯。因为在那香甜可口的味道背后,藏着太多关于友情、亲情以及成长的故事。而对于曾经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宝贵青春岁月的我而言,烤红薯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更是心灵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一段美好记忆。
从大学校园步入职场,我的生活轨迹又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工作后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忙碌,我对烤红薯的热爱从未改变。这种简单的美食不仅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思念,也成为了我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一抹温馨慰藉。
初入职场时,面对全新的环境和角色转换带来的压力,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每当这个时候,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附近卖烤红薯的小摊贩。那些小摊往往隐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是在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上,也可能藏匿于某个安静的巷子里。但只要一靠近,那股熟悉而又诱人的香气便能立刻唤醒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接过摊贩递来的热腾腾的烤红薯,剥开外层略微焦黑却散发着自然香甜气息的皮,露出里面金黄色、软糯可口的心,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以及职位的变化,出差成为了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踏上前往陌生城市的旅途,除了准备必要的行李之外,我还会特意留出一点时间去寻找当地的特色小吃。而无论走到哪里,烤红薯总是我必尝之物。记得有一次在北京,正值秋意渐浓时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售卖烤红薯的小推车。虽然北京的烤红薯与家乡的味道略有不同——这里的红薯更加甜美细腻,但是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温暖感觉却是相通无二的。它让我在这个远离故乡的城市里找到了一丝归属感,仿佛通过这道简单却充满情感的食物,就能瞬间拉近与家的距离。还有一回,在广州结束了一天紧张的日程安排之后,我独自一人漫步在繁华的夜市之中。偶然间发现了一个不起眼却异常受欢迎的小吃摊位——专门售卖各式各样的烤制食品,其中,当然少不了我最爱的烤红薯。不同于北方地区常见的铁桶炉子烘烤方式,这里采用的是传统竹炭火烤制法。只见摊贩熟练地将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红薯放在特制的架子上,利用木炭缓慢均匀加热,直至表皮变得略显焦黄。等待的过程中,我不禁与周围的食客聊了起来,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却因为对同一种食物的喜爱而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与经历。最终当那一份期待已久的烤红薯送到手中时,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连接与共鸣。
随着时间流逝,我逐渐意识到烤红薯不仅仅是一道美味佳肴那么简单,它更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家乡与远方之间的一条纽带。每当我品尝到这份熟悉的味道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那个秋天,在田野边围着篝火烤红薯的情景;也会想起大学时期周末漫步郑州街头寻找温暖记忆的日子;更会想起这些年里,无论身处何方,总能在不经意间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小小幸福。
那一年休假的时候,我带着满心的期待回到了久违的家乡。车窗外熟悉的风景渐渐映入眼帘,心中涌动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当车子缓缓停在家门口时,母亲早已站在那里迎接我,她的笑容依旧温暖如初。
晚饭后,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小院里,给这个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柔和。母亲提议说:“咱们烤点红薯吃吧。”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头一热,仿佛被拉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于是我们俩一起忙碌起来,挑选了一些大小适中的红薯,清洗干净后便开始了我们的“烤红薯之旅”。
院子里摆放着一个简易的火炉,母亲熟练地将干柴点燃,火焰很快便跳跃起来,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她把红薯一个个放在铁丝网上,耐心地调整着位置,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受热。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中开始弥漫起淡淡的香甜味儿,这熟悉而又诱人的香气瞬间勾起了无数关于过去的回忆。
“你还记得小时候咱们全家一起去挖红薯吗?”母亲突然开口问道,声音温柔而略带感慨。“当然记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时候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每次能吃到自己亲手挖出来的红薯都觉得特别幸福。”随着谈话的深入,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如同电影片段般一一浮现在眼前:夏日里与小伙伴们在田间嬉戏打闹;秋天收获季节大家一起劳动的身影;还有每当傍晚来临,全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分享新鲜出炉的烤红薯……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温馨与欢乐。而今再次品尝到这份简单却无比珍贵的食物时,那份感动更是难以言表。
正当思绪飘远之际,母亲提醒我说:“快来看看这些红薯怎么样了。”只见原本的外皮已经变得焦黄诱人,用手轻轻按压还能感受到里面软糯的状态。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剥开,金黄色的果肉立刻呈现在眼前,咬一口下去,香甜可口、温暖至极。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似乎都被这小小的食物治愈了。
“你知道吗?其实每当我一个人在家感到孤单或不开心的时候,就会烤上几个红薯来吃。”母亲轻声说道,“它总能让我想起你们小时候的样子,心里也就没那么难过了。”
听完这话,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起来。原来对于母亲来说,烤红薯不仅仅是一种食物那么简单,更承载着对儿女无限的爱与牵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情感始终未曾改变。就像今晚这样平凡却又特别的时刻,通过共同享受美味的方式让我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夜深人静,院子里只剩下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以及我们母子俩交谈的声音。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地坐着聊天吃东西,但却让人感觉异常安心与满足。或许这就是家的意义所在吧——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复杂,在这里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
这次探亲之旅很快就结束了,但我相信,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难挑战,只要想到母亲和那一晚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便会充满力量。因为我知道,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盏灯永远为我亮着,有一个温暖的怀抱随时准备迎接我归来。而那份关于烤红薯的记忆,则会像一颗种子埋藏心底,随着时间慢慢生根发芽,最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和妻子驾车行驶在关中平原的乡间小路上。车窗外是连绵起伏的田野,金黄色的玉米随风轻轻摇曳,远处山峦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当我们沉浸在沿途美景之时,不经意间发现前方有一个名叫“虢王村”的地方,市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红薯,红彤彤的一片甚是诱人。于是,我们决定下车一探究竟。
刚踏入这个小村庄,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只见市场上人头攒动,摊贩们正忙碌地整理着自己的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一筐筐整齐排列的新鲜红薯了——有的个大皮薄、色泽鲜艳;有的小巧玲珑、形态各异……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着丰收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气息与红薯特有的香甜味儿,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美味佳肴。
正当我在欣赏这些诱人的红薯时,一位面带微笑的大姐主动上前打招呼:“小伙子,来看看我们的红薯吧!这些都是自家种的,绝对新鲜好吃。”她热情地介绍着不同品种的特点以及适合的做法,从烤制到炖汤无所不包。听着大姐如数家珍般的话语,我仿佛能够想象出那些简单食材经过巧手烹调后变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场景。最终,在她的推荐下,我挑选了几款看起来品质不错的红薯,并且还买了一些当地特色的红薯干作为伴手礼。
离开市场前,我忍不住询问起这位大姐关于虢王村种植红薯的历史渊源。原来这里地处渭河冲积平原之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古以来就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之地。尤其是红薯这种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在此更是得到了广泛种植与发展。随着时间推移,村民们不断改良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使得当地的红薯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也更加出众。如今,“虢王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薯之乡,每年秋季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购买。
带着满满当当的收获回到车上,妻子说,“晚上咱们就用这些来做顿丰盛的晚餐怎么样?”听到这话,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期待之情。对于像我们这样从小吃惯了家乡味道的人来说,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那份对红薯深深的喜爱与怀念。
回到家中后,妻子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她先是将几个较大的红薯洗净切块,准备用来熬制浓郁可口的红薯粥;接着又挑出几颗个头适中的,打算尝试着做一份创意十足的拔丝红薯。随着厨房里传来阵阵香气,整个房间都被这份温馨而又甜蜜的气息所包围。约莫一小时后,一桌丰盛的红薯宴便呈现在眼前:金黄软糯的红薯粥、外酥里嫩的拔丝红薯、还有那甘甜的红薯饼……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餐桌上,我们一边品尝着这些美味佳肴,一边聊起了白天在虢王村的见闻。妻子感叹道:“真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能有如此丰富的红薯文化。这不仅体现了当地人勤劳智慧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农业发展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的确如此,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传统农作物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在某些角落里依然有人坚守着那份对土地深深的热爱与执着,通过不懈努力让古老的农作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次意外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食物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材,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发展之间的重要纽带。而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小时候围坐在篝火旁分享温暖的烤红薯时光,还是长大后在他乡寻找那份熟悉的味道,亦或是如今与妻子共同享受来自远方村落的美好馈赠——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大叔,这红薯丰收了。咋买呢?”路边又停下了一辆车,下来的主人向地里的村民打招呼。我才这被那声音拉回到了眼前的现实中来……
是啊!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步入社会以后,无论是在熟悉的家乡还是遥远的他乡,烤红薯始终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食物本身的魅力,更是关于成长、回忆以及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美好象征。正如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风景一样,有的或许只是一瞬即逝,但有些东西却能够长存心底,成为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而对于我而言,烤红薯就是这样一种特别的存在——它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赋予了我更多前行的力量。
作者简介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