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柳静安
墙上的日历,今年只剩下最后的几页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时段,众多乡亲心中会愈发产生对家乡故土的思念。记得是1999年央视春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一夜之间就唱红了神州大地,优美的旋律道出了众多父母的心声,同时也反映出了家乡亲人对游子的一种归来期盼。
历史上,汾州府的汾阳人曾经是最能走出去的一支商帮,走西口,下江南,渡戈壁、驻库伦,汾阳的先人们曾历经千辛万苦,把用智慧与辛劳赚下的财富银两从四面八方带回家乡,成就了这一方水土近五百年的高度文明与发达,使汾阳成为周边县市人们羡慕与向往的圣地。后来由于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这里先前的富足与繁荣,特殊的精神与物质的生活方式,还有发达的工商业,安逸的生存环境,又使我们成为市场经济后最晚一批才走出去的人,现在走出去的汾阳人,大部分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实践证明,有着强烈生存自信、文明自信的汾阳人,社会各界的佼佼者众多。
12月1日,我应邀参加了大同《汾州乡情》联谊会换届年会,这是一群对家乡有深厚感情的商界精英。在会上,大家最缅怀的是一位已故去三年多的、也是最热爱家乡的一位老人——李齐仁,是他一手创办了大同《汾州乡情》联谊会。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00多人,是众多联谊会中最活跃的社会组织。他是一个最小气却又是最大方的人,对家人和自己省吃俭用,苛刻至极。对朋友、乡亲、同事、上下级却非常大方、无私、热情,为大家能长期看到《乡情》而奔波,自己捐款不止,号召别人捐款时,多次自己捐款却写上了别人的名字。其实老先生是平遥安固村人,曾在汾阳中学上学和生活而已,却对汾阳有着更深的情感。他每年都要回汾阳与平遥数次,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把对家乡朋友、同学、上下级的感恩与回报发挥到极致,七十年代时的老县委书记郭巨民对汾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此年年都去看望,直到最后送别。
享誉海外的大导演贾樟柯也是一位骨子里永远装着家乡的游子,他不仅仅在他大量的作品中尽情展示家乡风貌,对故土难舍的情意,使他每年都要回来多次,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这是汾阳人才能有的情结,是汾州大地父老乡亲特有的胸怀、民俗风尚才能培育出来这种特殊情感。
现在,家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汾州府500年的文化底蕴还在,曾经辉煌的热土已经开始了复兴的进程,常回家看看吧,父母、兄妹、朋友、亲人更需要您亲情的慰藉,或许您的一个视频电话,就能使他们心头产生长久的幸福涟漪……
《汾州乡情》就是想把这种亲情、友情、故土情长久地传承下去,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更美好!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