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孝义 李世义
近日,千里奔波,从家乡汾阳,一路前行,到甘肃兰州探望伯父一家。
这天下午4点多,车行至一半时,便接到伯父的语音信息,询问走到哪里了?几点能到家?我一一回答。
车一路奔驰,很快到达事先预定的宾馆,刚走进大厅,伯父那高大的身影已出现在我的眼前。
“喔哟,接到电话听说你要来,我们早就准备上了,你二哥已经定好了饭店,晚上一块吃饭!”
“好的,那我们先把行李送上去,然后去家里坐坐!”我与仁彬兄一起到房间简单收拾,便下楼,在伯父的带领下步行约五分钟就到了他居住的甘肃广电家属院小区。
到家里,伯母已经准备好茶水,我们坐在客厅,伯父说话的声音依旧爽朗,伯母坐在我旁边,一直问询我父母和老家的情况。
5点半左右,二哥的同事已经开车来接我们,说是怕路上堵车,要早一些去饭店。饭店定在了兰州市滨河中路,属于繁华市区,坐落在穿城而过的黄河岸边,站在包间里就可以看到蜿蜒奔腾的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去。
车刚停到饭店停车场,侄女李豆已迎上来,依然一见如故。我们一起步入预定好的包间,二哥已等候多时。我们叔伯兄弟都不善言谈,但是感情至深,几年未见的二哥头发白了许多,也与家庭的变故有关。
在等吕营老弟的间隙,我们一起拉家常,伯父一家虽离开山西汾阳60余年,但每年都会抽一些时间回老家看看亲人,了解一些家乡的事物。今年伯父已85岁高龄,我得知他今年不计划回老家的情况后,便萌生了去兰州探望的想法。
刚进包间,服务员已经将“三泡台”端上来了,边品茶边聊天。伯父在单独与我交谈时,多次询问他的弟弟及弟妹,也就是我父母的近况,也挂念他们的生活是否有困难,更关心我孩子的就业情况。在我们一家困难时期,伯父多次帮助,这些我都永远铭记在心。
将近晚上7点,二哥说咱们先开始吧,他们也应该快到了。“老乡都是世义的朋友,世义就安排次序吧”,我说:“都是自己人,随意些吧,留下吕营和苗会的座位就行。”刚刚坐定,甜胚子、酸奶、极品手抓羊肉、菊花百合等等美食端上桌来,刚开始倒上第一杯酒,吕营们也到了,还带来了他的产品玫瑰酒让大家品尝。斟满家乡酿制的玫瑰酒,大家共同品尝,一致赞叹古人的神奇,能留下如此人间佳酿。
大家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谈天说地,更主要的还是谈到酒、酒文化以及玫瑰酒,谈论山西晋商在甘肃的发展。酒足饭饱,我们又一起回到伯父家,把带来的土特产放到家里后才返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随行的朋友们去了白银市,我独自一个在伯父家闲聊,午饭时分,二哥下班后也过来陪我一起吃饭。伯母也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她们在老家生活的情景,回忆起我的父母帮助她带孩子的画面,回忆起某一年在我家一起过春节的往事。我听了,也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这一辈中我是最小的,已快50岁了,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