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狗事

文摘   2025-02-05 19:30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马年狗事


■ / 太原 冀金梁


1978年是戊午年,马年,可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那年的一件狗事。


秋天,大约在阳历11月底,我的邻居小弟张生对几个朋友说,家里养的狗很扎眼,常惹是生非,家里的人都不待见,不想要了。他不仅一次提起这个话题。前几次,朋友们都没搭理这个话茬儿。他再次说到这事时,我小心翼翼地插了话:“那也不至于杀了它吧?”其实,我早就想说这个话。



那个时候,吃肉是很奢侈的事,何况听说狗肉比猪肉还吃香。那年代谁家养的狗也没甚好吃喝,有的就常在街上乱趏乱窜,所以很快就有人偷偷摸摸在汾阳城的街巷里逮野狗,逮住就宰掉吃肉。我们附近的几个人也许是杀狗多了,身上带着血腥气味,以至于后来狗遇到这些人远远地就掉头躲开了。


一般人养狗是为了看管门户,很少听说主人轻易杀自家的狗。狗、人都有感情。


但这次的情况的确特殊,张生说:“这狗乱咬人,老惹祸。因为它,家人们常给别人说好话,赔礼道歉。只要有人把它弄走就歇心了,怎处理也行!”几个伙伴同年隔岁,当年十七八,都想解口馋,怂恿宰掉,理由是为周围的人除害,与其让别人宰掉还不如咱们自己动手。张生表示默许,立马就形成一致意见。


说干就干。第二天下午四五点钟就把狗弄来了。我和隔壁院的郭老三及楼北的四哥费了番周折,终于在狗脖子上套了一条绳子。因为我家的猪已经卖掉,猪圈闲着,就把狗吊在猪圈棚的梁子上。挂着的狗还在嘶叫,蹄蹄腿腿在圪蹬。经过一番折腾,狗才咽了气。


开始宰杀,操刀的主要是郭老三,我和四哥当助手,张生躲在一边。毕竟都是外行,放血,褪剥,开膛破肚,大卸八块,再切成小块,费了很长时间,弄完已经天黑了。



这事是在后院偷偷的,没敢让父母知道。把生肉弄熟的事也不想先让大人知道。虽然很想早点享受,但天刚黑,父母和我弟弟们还没睡,我们不敢动。后来我们耐着性子等到家里人入睡以后,才回到前院我家穿廊下,开始拾闹煮肉。也不敢点灯,我们摸黑把狗肉放进锅里,掺水,生火,倒也不费事。记不清在锅里放了些甚调料,反正听着锅里的动静我们四个的心里也在咚咚地跳,但谁也不敢大声说话,因为家里人已经睡了。


静静地,伙伴们黑灯瞎火地坐着,等待那美好时刻的到来!等了一阵儿,用筷子扎一下肉,扎不动,就盖上锅盖,听着锅里的响动。过了一段时间,觉得应该快熟了,就揭开锅盖取出一块肉来尝尝,不行,咬不动,还得继续煮。锅里咕嘟咕嘟响,我们四个人也心急火燎。又过了一会儿,似乎有香味飘出来了,再尝尝,还不熟。这样反复好几次。狗日的,狗肉真难熟!大约快到夜晚十二点的时候,总算肉熟了。


也不怕烫,我们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捞了几块吃起来。这就更顾不上说话了。味道真香!四人吃了一阵以后,锅里还有剩余,就大概分成四份,各自带回家。


四十多年以后,我们几个发小都进入花甲之年,因怀旧闲聊,说起当时合作杀狗这件事,才都意识到自己当年的残忍了,尽管发生在饥饿年代。


顺便补充说明一下,这一件杀狗的事发生不久,我们四个人中的郭老三在12月17日参军,12月18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国家把重点放在抓经济、抓民生方面。现在没人那么稀罕吃肉了。想吃肉随时可以办到,甚至有不少人在倡导低脂低盐了。




扫码关注公众号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

关注我的你,是最香哒!

汾州乡情
宣传、展示海内外汾阳优秀儿女的创业故事、情感生活。宣传推介汾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建设成就。承担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定的相关文化交流工作,组织编纂出版各类文化书籍,做好《汾州乡情》出版发行。积极搭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桥梁。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