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成武
说到峪道河,人们很容易就要想起始于刘村、终于马跑神泉、绵延二十里、首尾相接、音声相闻的水打磨。即便外州外县的人,也从祖辈人口耳相传赞叹中多有羡慕之语。
峪道河水打磨,始于何时,暂无可考。康熙版《汾阳县志》载,明嘉靖二十五年至三十一年(1542—1548)任汾州训导的岳东旸赞马跑神泉诗云,“推移滚滚千轮转,灌溉沄沄九陌通。”说明在1542年前已“山亭水磨,雷隐云连”,成为了靓丽的风景。
在几百年的时光里,这里的水打磨也建也毁,也成也败,至1930年中期,有迹可循的有八十四座。
头盘磨,在刘村桥西。1932年就因无人管理而自行倒塌。
二盘磨,在南崖底村界内。侵华日军拆毁,1961年南崖底村复建为村民磨面。
三盘磨叫“义和庆”,在南崖底村,解放后做了保健站,就是现在峪道河卫生院的位置。
四盘磨,在现峪道河中心小学新建教室附近。日军占领期间无人管理自行倒塌。
五盘磨,在原峪道河加工厂院内,1930年前后即自行倒塌。
李家沟村境内四座。其中两盘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就倒塌,一座1950年后拆掉,一座现为民居。
崖头村有一座,解放后还继续为村民们磨面、榨油、烧白酒,1980年后才拆掉。
田褚村境内有八座磨。五座毁于日军占领期间,三座拆于1980年前后,其中十四盘曾专磨榆皮面。
水泉村境内有十一座磨。五座毁于日军占领期间,其余拆于1980年前后。其中二十一盘解放后做了县粮食局面粉加工磨。二十四盘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拆了盖成高桂滋(高师长)的洋楼。二十五盘人们叫罗护士磨,外国人在院内建了欧式洋楼,1930年前,楼磨一起做了汾阳医院的夏令会避暑医院。位于老泉附近孔祥熙的二十六盘磨,在日军占领期间也无人管理,自行倒塌。
张家坡境内有七座磨,五座被日军拆毁。三庆长磨人们也叫他“寇家磨”,1930年前就做了汾阳医院和护士学校的菜园子管理处。三座做了夏令会一院、二院、三院,改为教会传教布道的会所,夏令会三院外盖有欧式建筑美瑞亭和四明楼,老人们说日本人拆磨时顺手捎了美瑞亭和四明楼。拆美瑞亭时把几根绳子并在一起拴在亭柱上,用汽车拉倒柱子塌了亭子。由罗护士主持的疙瘩儿磨(也叫罗护士磨),做了汾阳医院的女子避暑医院。幸存的姑儿(老鼠)窝磨解放后做了骨肥社的磨骨肥场所。
王盛庄境内有五座磨坊,日军拆了四座,自行倒塌了一座。圪杈磨、新来磨、裴牧师磨、万青磨先后都做过洋人的避暑别墅。人们所说的王塔磨,是解放后村集体为村民磨面新盖的磨。
赵庄村境内有十三座磨坊,日军拆了十一座,山水冲毁一座,幸存的一座柏树磨解放后做了集体的磨坊,为村民磨面许多年。下士庆磨、上士庆磨、半坡磨、日升隆磨、下天桥磨曾为冯玉祥所买,其中下天桥磨当过“求知平民小学校”。日本军队驻扎赵庄村后,首先拆毁掉的就是冀贡泉的“吉庆长”及冯玉祥等中国人的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两座内地会磨、恒牧师(恒牧师即恒慕义,前驻华大使恒安石的父亲)的林泉磨别墅、人们都叫“吊死鬼”的洋人避暑磨,在外墙上画着特殊标志(国徽或者会徽),日军不破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些特殊标志也保护不了他们,统统被日军拆的烧了火。
桑沟村包括下金庄境内有八座磨,日军占领期间拆毁了五座,包括曾经和下天桥磨一起做“求知平民小学校”的上天桥磨、对头磨、美国人的避暑的磨、义和庆磨、二蛮子磨。龙皇玉磨解放后做了桑沟村集体为村民磨面的场所。另一座二蛮子(二蛮子是磨主的小名)磨解放后做了为金庄、桑沟、下金庄、赵庄四村提供商品供应的供销社,遗迹尚在。
上金庄村境内有二十四座磨。日军占领期间拆毁、倒塌了六座,火烧了十五座。一九四三年二月,日军一天内放火烧了老虎磨往后的石轮窝磨、老七磨、砂巷头磨、柴磨、帮帮崖底磨、鞍子溪头磨、恒文磨、窑窑磨、得益长磨、窑窑上头磨、驴脊梁磨、不知名磨(2007年时调查的老人们都说不清磨的名字了)及张文福的连头三座磨。天裕公磨解放后为金庄村民磨面服务,拆于1980年前后。解放后国家恢复了一座,做了县粮食局的面粉加工磨,因其磨面效率高,吃粮快,人们叫它“老虎磨”。老虎磨,随着电力磨机的兴盛,也无奈地卸任,留下的只有老人们闲话中的念叨。
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住在清水曲径、绿树掩映着的洋人的别墅——曾经的磨坊里不无感慨的写道,“汾阳城外峪道河,为山右绝好的消夏去处……电气磨机在平遥创立了山西面粉业的中心,这源源清流始闲散的单剩曲折的画意。辘辘轮声既然消寂下来,而空寂的磨坊,便成了许多洋人避暑的别墅”。看着窗子之外感叹着,“这十几年来,这一带因为山水忽然少了,磨坊关闭了多少家,外国人都把那些磨坊租去作他们避暑的别墅。”
峪道河的水打磨,在轰轰烈烈中兴起,承载了数不清的荣耀和光环,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在枪炮声中倒塌,在社会的进步和建设中消亡,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回忆和遐想,还有难以割舍的眷恋。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