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 / 曹日新
三泉古镇,兴盛于清朝中期,清中期至解放前一百多年里繁荣昌盛,正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因此,农商结合,手工业越来越发达,到解放前已有手工业五六十行,手工作坊百余家,这些作坊的特点是加工与销售相结合,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
有的是订制,有的是来料加工。清后期到解放前已规模大,行头多,有:金匠、银匠、铜匠、锡匠、铁匠、石匠、木匠、柳编工、桃条工、纸匠、泥匠、钉掌工、纺织工、修车子、手工缝衣工(缝纫机1954年后才有的,解放前只有手工缝纫)、钉鞋工、酿酒、酿醋、熬粞、做酱、造纸、熟皮子、榨麻油、磨香油、造麻、打麻绳、油油布、铸造业、钉锅钉碗盆、漂染、弹棉花、擀毡、编席、门帘、竹帘、做扇子、窗花剪纸、修钟表、照相,食品加工方面更多,压挂面、糕点、油糕、案糕、熟肉加工、凉糕、凉粉、冰淇淋、糖葫芦、石头饼、肉饼、饼子等。
金银匠有的制作戒指、手镯、钗头凤簪、耳挖等,而有的金银匠制作孩子们的帽饰、响铃、瑞兽、金银锁等,独具匠心。铁匠也分多种,有的打制刀具类,铡刀、镰刀、菜刀、斧头、剪刀等,有的打制锄头、锹、镢头、耙等农具,有的打造勺子、笟篱、锅铲等厨房和家庭日常用具,有的专门打造大车轿车上的铁匝、铁钩、铁钉、铁环、铁扣等,分工分类精细。铜匠有的制作铜锅、铜瓢、铜盆、铜爨子,铜壶等各种日用器具,有的走街串巷修盆子、焊爨子,修锁子等家具修理。
木工的分工就更精细,三泉十几家木匠铺各有千秋。闫子明、闫子厚都开的大车铺,以订制大车为主,闫子明以制作拉运大车为主,闫子厚以制作商业用车为主,王玉如木匠铺以订制轿车为主营,郝老三木匠铺以修理大车为主,孟建奎木匠铺制作耧、犁、耙等农业用具,宁金喜木匠铺以制作家具,上漆,制作铁匠用手拉风箱、家用手拉风箱、洗衣板等日用雕刻木件,吴有松木匠铺以制作扇粮食用扇车,棺椁、家具等,宁福德木匠铺主要制作盖房用的柁、梁子、柱子、三角架,承揽施工立柱上梁上柁一整套盖房木活,还有段木匠刘木匠都以做门窗等家庭木活为主。
1954年党和政府号召全民合作互助,农民成立互助组,互相帮助,增加生产力,提高产量,公私合营。工业方面小厂联营壮大生产力,促进工业发展,商业上个体商业商店联合经营,扩大经营,手工业方面也组织联营联户,壮大经营力度。三泉镇成立农业互助组,商业联合成立供销社,药店都联合进汾阳药材公司,手工业界由共产党员王茂乾组织起三泉镇木业社,联合进三泉镇20多家木匠,第二年木业社又联合三泉镇铁匠、铜匠、钉掌、钉锅、钉碗盆、修自行车、绱罗等各行各业手工者成立三泉镇农修厂,厂长兼支部书记王茂乾。这次联合是手工业户带着工具,技术甚至材料及业务无偿加入,是这些手工业者付出全部奉献才建立了最初的农修厂。绱鞋匠张由义领着大儿子张达云与城内的绱鞋匠联合后到城内成立鞋店,几年后发展为鞋帽厂,到70年左右转皮鞋厂。
经过几年的生产经营,三泉镇农修厂发展为七八十人的企业,有木工组二个、铁匠炉二台、黑白皮工组、绱罗组、柳编组、铸造车间、机械修理车间、农具修配组、修自行车门市一个。厂址由镇东门外三四座院子又发展到河南岸的五六座宅院。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轰轰烈烈,三泉镇农修厂响应县政府规划,整体搬迁到阳泉村加入国营联合厂,第二年阳泉联合厂除国营煤矿外,其余部分又迁入城内东关分成八个不同行业的手工合作社,有汾阳县国营农具厂(副厂长是王茂乾)、皮麻社、油漆社、鞋帽社、黑白铁皮社、自行车修理社等。这次搬迁是大多数工人带着工具和财产全部拉进城,实际上成立之初的汾阳国营农具厂等社就是以三泉镇农修厂为主的,这次搬迁把三泉镇的手工业骨干全部带进城,木工有王茂俊、武清喜、王子生、宁彦才、吴俊明、高清海、王多师、田世恒、田云清、王耀春、孟拉成、王立富、田广勇、张来武、刘志源、蔡德功、刘全福、王茂乾等20多人,有钉掌工杨万、贾子清等四人,麻业上有郝树柏、郝存义、李广春、李广吉、李广云、任世良、孙贵富、孙贵年等十二人,铁匠有孟甲戉、朱前吉、张有兴、刘克信、孟瑞林等八人,修自行车的有刘玉山、任国松、郭清仁、闫清亮等七人,还有铸工等其它行业的工人约20人。汾阳农具厂和这几个手工业社一成立,便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大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汾阳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3年迎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在汾阳农具厂和几个手工业基础上发展了多个工厂,有木业、轴承厂、五金厂、汾阳煤矿、皮麻厂、机械厂、鞋帽厂、袜子厂、油布厂、棉织厂等。原农具厂的工人除少数六二压回村者外,都按各自技能分到各厂,与原来几个手工业社的工人成为这些新厂的骨干工人。到1970年后五金厂发展为量具厂,皮麻厂发展为橡胶厂,鞋帽厂发展为皮鞋厂,袜子厂发展为化纤厂,棉织厂发展为帘子布厂,又新建了化工、催化剂厂等。汾阳工业发展快且成效显著。
谈到汾阳工业发展的成绩,汾阳人都不会忘记三泉镇农修厂,都知道三泉镇手工业是汾阳工业的奠基石,三泉镇手工业者为汾阳工业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汾州乡情
扫码关注
欢迎您的投稿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