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日本将告别现行的1万日元纸币,上面印有所有人耳熟能详的“福泽谕吉”的面孔,新的一万日元上将印上“涩泽荣一”的画像,“福泽谕吉”和“涩泽荣一”相差只有5岁。而且,他们之间有很多联系和共同点。
福泽谕吉(1834年~1901年)是一个活跃于幕末至明治时期的人物,他撰写的《学问のすすめ》等作品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影响。而他根据在美国的经历总结的《西洋事情》更是成为了25万册的畅销书。
1984年,他的面孔被印在1万日元纸币上,2004年又进行了设计更改,至今仍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流通着。
涩泽荣一(1840年~1931年)也是一个活跃于幕末至明治时期的人物,出生于从事蓝染和蓝玉制作的农家,后来成为了实业家。他创办了日本的第一家银行,还参与了许多公司的创建,据说约有500家。
此外,他还创办了商业学校和大学,致力于商人的教育,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共同点1:海外学习
在明治时代,很少有人出国留学,但涩泽荣一却去了法国、美国、欧洲等国,而谕吉也去过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地。通过观察广阔的世界并吸收精华,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之一。
共同点2:反对身份制度
在江户时代,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幕府和藩等政府单位命令商人等人提供紧急资金,这被称为“御用金”。
尽管这些御用金不像年贡那样需要返还,但官员们却威风凛凛。栄一对封建的身份制度感到反感,而作为下级武士的谕吉也不喜欢“门阀制度”。
福泽谕吉写给涩泽荣一的信
大约在1878年左右,谕吉给涩泽荣一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曾经在大分县中津市的“福泽纪念馆(福泽谕吉旧居・纪念馆)”展出。虽然他们并不亲密,但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在明治26年6月11日的《时事新报》上,谕吉发表了一篇名为《一覚宿昔青云梦》的专栏文章。谕吉对涩泽荣一的人生选择表示了共鸣,即放弃官员的出身,选择实业家的道路,致力于发展经济。
福泽谕吉和涩泽荣一都是日本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生活在幕末至明治时期,有着许多共同点,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
印刷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胡须问题”
新一万円纸币的“面孔”涩泽荣一(しぶさわ えいいち)在道德与经济并存方面提出了先驱性的理念,这体现在他的著作《论语与算盘》中。他作为近代工商界的先驱者备受瞩目。涩泽荣一被誉为日本工商界之父,其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这位名人为何直到现在才成为纸币上的“面孔”呢?说到底,涩泽荣一之前之所以未能成为纸币的“面孔”,原因竟然是“他没有胡须”。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似乎毫无意义。但在印刷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设计上的细节决定了防伪的效果(如果印刷机不够精密,细小的设计容易模糊,从而便于辨别伪造品)。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不再依赖胡须来防伪。这也使得本来没有胡须的女性成为了纸币上的“面孔”,比如明治时代的作家樋口一叶,她的形象被印在五千日元纸币上。被选为纸币上的女性并非只有一叶,早在1881年,神功皇后就成为了纸币上的形象。此外,2000年发行的二千日元纸币背面也印有紫式部的形象。如此一来,即将成为新一万日元纸币“面孔”的涩泽荣一在日本国外也曾作为纸币上的“面孔”出现过。早在20世纪初,日本邻国朝鲜半岛的大韩帝国(1897年至1910年)在光武元年(1902年)至隆煕四年(1904年)期间发行了以涩泽荣一为肖像的第一银行券。第一银行是由涩泽荣一创立的日本第一家银行,如今作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みずほぎんこう)仍在日本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反映出当时日本政府对朝鲜半岛经济发展的重视。伊藤博文, 他的头像也曾印刷在1000日元钞票上。“大韩帝国虽然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使用日本的银行券会损害朝鲜人的自尊心。大韩帝国应该发行自己的纸币。”这是伊藤博文的看法。于是,涩泽荣一的纸币被换成了中央银行券。然而,经过百年以上的岁月,涩泽荣一的成就在日本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着实令很多人人欣喜。过去,日本人在花费高昂的时候常常会说“啊,又要花掉一张諭吉”,但从最近开始,可能会说“啊,又要花掉一张荣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