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总力战研究所是在昭和15年(1940年)9月30日,根据勅令第648号“总力战研究所管制”而设立的,这个研究所直接隶属于内阁总理大臣。
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美国,进行国家总力战的基本调查和研究,并对年轻的精英们进行国家总力战体制的教育和训练。最初,这个构想是由陆军强烈希望推动的,但由于需要从军事、思想、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因此最终决定将研究所设在内阁总理大臣的领导之下。
三淵乾太郎(左)
昭和16年(1941年)4月,第一批研究生入所,其中包括22名文职人员、5名军官和8名民间人士,总共35人。三淵乾太郎也是这一批的成员。
同年7月,研究所发布了“第1次总力战模拟演习计划”,设想了日美开战的情况。为了模拟与美国的战争,研究生们还组成了一个虚拟内阁。三淵乾太郎当时是东京民事地方裁判所的法官,在这个虚拟内阁中担任“司法大臣”兼“法制局长官”。
在研究所里,他们不仅从军事角度,还从外交、经济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模拟演习。比如,他们预测了基于工业能力和资源的武器增产前景,粮食和燃料的自给率,运输和补给路线的保障,以及与轴心国盟友的合作等问题。
近卫文麿
这些研究生都是当时大日本帝国中受过最高教育的精英,未来有望成为国家的领导者。他们分析了大量收集来的数据,并多次讨论和模拟“如果与美国开战,日本能否取胜”这一问题。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开战初期或许能取得一些胜利,但接下来必然会陷入长期战,而日本目前的国力无法支撑这种消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日本已经因为从昭和12年(1937年)开始的中日战争陷入泥沼,国家已经疲惫不堪,物资也开始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与美国全面开战,也不可能取胜。
这个研究结果在同年8月的“第1次总力战模拟演习综合研究会”上报告给了当时的首相近卫文麿、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等政府和统帅部的高层。然而,遗憾的是,政府的方针并没有因此转变为“避免战争”。
珍珠港燃烧的西弗吉尼亚号
据说,东条英机曾表示:“这只不过是桌面上的演习,实际的战争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战争从来不会按计划进行,往往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取得胜利。”他还警告说:“不能轻率地将这次演习的经过透露出去。”大约三个月后,随着珍珠港事件和马来亚海战的爆发,太平洋战争正式开始。
事实上,虽然原子弹是个意外因素,但除此之外,战况基本与当时的预测相符,最终日本迎来了战败的命运。这也正如日本电视剧中所说的那样,研究生们明知道日本会战败却无能为力,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这让航一感到这是他自己的罪过,他不断自责,“这种罪没有人能惩罚我,但我必须带着它活下去”,他因此一直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