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的死
文摘
2024-09-09 09:48
日本
在1912年7月29日晚上10点43分,第122代天皇明治天皇去世,享年61岁(实际年龄59岁)。作为日本现代化的重要见证者,他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明治维新开始,他带领国家走向现代化,并在日清和日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规定,新天皇必须在前天皇去世的当天继位,因此宫内省决定将明治天皇去世的时间向后推了两个小时,官方宣布的去世时间为7月30日凌晨0点43分。继位是指新天皇继承前天皇的帝位,以确保皇位不出现空缺。明治天皇的死亡是由于长期患有糖尿病,最终恶化为尿毒症。早在7月初,天皇的健康状况就已明显恶化。7月11日,他在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甚至无法站立,只能坐着出席。7月15日,在枢密院会议上,他由于身体不适还打了盹。尽管如此,天皇还是坚持处理政务,直到7月19日突然昏倒,随后一直卧床不起。10天后,他去世,皇太子嘉仁亲王于7月30日继位,这一天也标志着明治时代的结束和大正时代的开始。明治天皇的御用医生、德国人海尔兹曾评价天皇体格高大、体态良好。然而,日清和日俄战争的相继爆发,给天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那时起,天皇看起来衰老得很快,体力也迅速下降。这些因素或许加速了他的去世。据说天皇的神经相当敏感。1905年,因日俄战争和平条约而引发的日比谷暴动事件让皇宫内也听到了外面的喧闹声。天皇甚至走到廊下,观察骚动的情况。此外,无政府主义者策划的暗杀天皇事件(即“大逆事件”)也给他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尽管天皇不喜欢拍照,但从他晚年的侧面照片中可以看出他明显的憔悴。1912年7月20日,官方发布了天皇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表示天皇从14日开始生病,并于19日情况急剧恶化,体温高达40.5度,脉搏每分钟110次,呼吸38次。这些详细的病情公告让人不禁感叹,对于后被神格化的天皇,官方竟然如此公开他的病况。当天,东京正值隅田川烟火大会,但警方紧急取消了活动。《万朝报》报道称:“暗云深锁大内山,悲痛的哭声遍布野地。悲哉,1912年7月30日,圣天子终于离世。”天皇的遗体被安置在皇居内的临时灵堂中,并于去世后约45天、9月13日,在青山练兵场举行了盛大的国葬,来自20个国家的使节前来吊唁。葬礼当天的情景被新闻报道了下来:“夕阳西下,千代田的森中微风凄凉。从宫城到马场先门的道路两侧,士兵们整齐列队。广场上集结了超过5万名学校代表。一声炮响,宣告灵柩的启程。”天皇的灵柩由“八濑童子”抬送,这些人住在比叡山脚下,是自南北朝时期以来,一直与皇室有着深厚联系的守护者。次日,天皇的遗体通过东海道本线运送到京都,安葬在伏见桃山陵。9月3日,在明治天皇国葬当天,乃木希典和他的妻子静子殉死。乃木在遗书中提到,早在西南战争时,他就因为丢失军旗而想过自尽,但一直拖到现在才付诸行动。这一消息让深受乃木敬仰的裕仁亲王(后来的昭和天皇)感动不已。乃木的忠诚和殉死让他被称为“军神”,也影响了夏目漱石和森鸥外的作品。然而,志贺直哉对此直言批评为“愚蠢”,而芥川龙之介也持批判态度。1914年,东京市民发起了一场运动,要求在东京为明治天皇建造一座祭祀之地。响应这一诉求,明治神宫在代代木建立,并于1920年完工。这座神宫不仅供奉明治天皇,也合祀了他的妻子昭宪皇太后。自此以后,明治神宫每年都吸引大量参拜者。神宫周围的茂密森林并非天然,而是由志愿者种植而成。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捐赠树木,以及超过11万名以青年团为主的志愿者,最终让这一片人造森林成为现实。感谢支持,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