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产业大会内容精选(十八)|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易晓艳女士

科技   时事   2025-01-22 18:36   北京  

【摘要】
CCCS是一家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工作的机构,先后在信标委、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的指导下,作为组长单位联合业内头部企业制定GB/T 43045.1-2023《信息技术服务 智能客户服务》国家标准体系(查询网址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053404E3EFF98F91E06397BE0A0A9209)和T/CCUA 022-2023《客户联络中心运营能力测评规范》团体标准(查询网址:国标委网站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78720/)。参与制定SJ/T 11739-2019《信息技术服务 呼叫中心运营管理要求》行业标准(查询网址https://hbba.sacinfo.org.cn/stdDetail/ecda5c59adb27124b4aca6cacbf12ae855d166f5c482933241cfdfb132898064)。同时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制定《远程银行标准体系》《DCC汽车经销商客户联络中心》等企业标准。
“行业最佳实践是制定标准的基础”,CCCS连续23年举办中国信息技术服务 智能客户服务最佳实践评选活动,得到了业内广泛的支持和响应。来自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院士,以及来自于企业的领导和同事在产业大会上分享实践结果和研究成果。
http://www.cccs.com.cn/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易晓艳女士出席了由CCCS客户联络中心标准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信息技术服务 智能客户服务产业大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本文为演讲内容精选。

易晓艳女士在第二十二届产业大会上演讲


价值创造有赖于交互体系下动员客户的能力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见证了客服行业因技术进步而经历的多次革新。最初,我们作为一个电话服务中心运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服务模式逐步扩展到网络文本服务。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微信的诞生,这标志着交互平台从传统的电话和网页转向移动应用,客户越来越多地通过微信APP与我们互动。响应这一变化,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智能微客服,显著提升了互动效率和服务体验。
易晓艳女士第二十二届产业大会演讲视频

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商业化应用的新高潮。招商银行随即在其掌上生活APP中引入了智能小招机器人,开启了AI客户服务的新篇章。5G商用化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服务的升级,与华为的合作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在追求技术单向互动优化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除了提高问题解决速度和节省人力成本外,更应关注交互本身为客户带来的价值。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在与客户的每次互动中,注重通过分类和资源分配来创造多重价值。我们根据客户流量的特性、业务类型、紧急程度及投入产出比,决定使用机器人或人工服务进行最合适的交互。每一次交流不仅旨在解决客户的具体问题,提供功能性价值,还致力于传递产品信息和活动详情,为客户带来情绪上的满意体验,进而促进良好口碑和品牌价值的建立。

在每一次与客户的交互过程中,我们通过传递给客户的产品信息和活动详情,创造出独特且多维度的价值。首先,我们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了功能性价值,这通常被视为业务上的直接价值。其次,我们注重提供有同理心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良好的体验,从而产生情绪价值。这种正面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建立口碑,进而提升整个服务品牌的形象,创造品牌价值。尤为重要的是,在交互过程中,我们还能够促成实际的经济价值创造,例如通过促成分期付款或交易成交,实现具体的现金价值。

在审视每次与客户的交互时,我们认识到每一次互动都蕴含着创造价值的潜力。当前,随着自助交互模式的增加,我们不禁思考:这种轻量化、自动化的交互是否确实提升了总体价值创造?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评估现有交互效率所面临的挑战。

观察数据显示,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400电话进线量逐年减少,这并不意味着来电越少越好;实际上,如果来电完全消失,客服团队的存在意义将受到质疑。同时,尽管智能外呼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但接通率却持续走低,部分原因是由于智能手机自带的拦截软件导致。这表明,实现有效客户交互并非如预期般简单或乐观。然而,在新的交互平台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微信的使用。企业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工具,已被一些机构广泛应用,甚至达到了上千万规模。不同机构对企业微信的定位和用法各有千秋。

企业微信自2020年起在直接销售领域广泛应用,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在观察和应用这一平台,尤其是在社群运营方面。目前,招行信用卡活跃客户规模达到6900万以上,这为深度交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如此庞大的客群,有效利用企业微信平台建立并维持与客户的长期互动成为关键问题。

我们坚信,效的交互能创造显著价值,而选择合适的平台尤为重要。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利用企业微信增加交互频率,并实现从服务到营销的自然过渡。这种过渡应基于对客户的关怀,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推送,而非强推营销内容,从而在不引起反感的情况下促成成交。

为了建立长期的、有价值的客户交互,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而非单方面决定他们需要什么。客户选择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前提是我们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对他们具有实际价值。如果客户感到这些交流无关紧要或过于推销,他们可以选择删除或屏蔽我们。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成本效益以及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明确我们能为客户提供的内容,以及希望通过这些交互获得什么成果。

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探索如何通过企业微信实现大规模客户交互的过程中,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经过近两年的摸索,最终找到了以客户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我们认识到,不同阶段的客户需求各异,因此我们将客户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获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 获客期:客户刚刚成为我们的用户时,重点在于建立信任和初步了解。我们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确保客户顺利激活并开始使用信用卡。

· 成长期:随着客户对产品的逐渐熟悉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我们关注于提升客户体验,解答疑问,并介绍更多附加服务和优惠信息,帮助客户更好地利用卡片功能。

· 成熟期:当客户的消费行为趋于稳定,我们致力于挖掘更多的价值创造机会,例如个性化推荐、高级会员服务等,以增强客户粘性和满意度。

· 衰退期:面对可能出现的账务问题或其他不利因素,我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尽力挽回或改善客户关系。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意识到信用卡业务与客户的财务状况紧密相关,因此每一次动支、境外交易提醒以及本地优惠信息(如饭票、饮票)的推送都至关重要。利用掌上生活APP的LBS定位功能,我们可以精准地向客户提供所在位置的相关优惠资讯,从而实现更有针对性的互动设计。这种基于客户需求洞察和服务能力整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还促进了更深层次的客户互动和价值创造。
好的关系,从第一面开始建立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在与客户的互动中秉持“1+1”原则,确保每个月的四次互动中,每周至少有一次是基于服务打底的交流。这种设计强调了关怀和服务权益的重要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进行营销推送。我们的目标是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客户价值的有效转换。

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我们选择从新客户入手,因为老客户的习惯较难改变。在客户申请信用卡时,前端推广人员会请客户扫描企业微信二维码,并推荐带有员工实名、真实姓名、身份和头像的抬头语。这不仅增强了信任感,还明确传达了我们将提供的专属服务信息,包括工作时间和具体内容。

客户连接新模式,客户关系新升级

目前,我们的每次推送均采用人工完成,尚未引入机器人或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尽管行业内已有诸多尝试使用AI技术支持的机器人服务,但我们坚持认为,在AI提升效率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服务关系仍然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服务来维持这种紧密的客户关系,并探索在技术辅助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在推进客户服务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两方面的强烈动机:一是员工职业发展需求,二是优化客户交互体验。

首先,我们拥有2000多位一线服务同事,随着年龄增长,轮班尤其是夜间值班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挑战。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我们意识到团队终将老去,因此迫切需要探索转型路径,为员工提供未来职业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仅是对员工诉求的回应,也是为了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其次,在分析客户需求时,我们发现并非所有400热线电话都是紧急情况,许多问题可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通过更便捷的方式解决。基于此,我们调整了企业微信1V1服务的工作时间至每天早上10点至晚上6点半,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为灵活、省力的沟通渠道。这一调整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也减轻了客服人员的工作压力。

我们的初衷是从第一面接触开始就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与关怀,同时为员工创造更好的职业生涯模式,以实现团队整体的转型。从组织角度出发,我们希望通过优化交互方式来提升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客户对我们新的服务模式反应积极,他们认为通过微信交流比打电话更加方便和私密。此外,我们能够基于客户提供的线索主动推送个性化信息和服务,这种差异化的互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客户粘性再增强,客户满意创新高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在企业微信1V1服务渠道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渠道提供的服务体验相较于其他渠道更为优越。目前,企微1V1渠道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0%,在所有服务渠道中排名第一。这不仅反映了服务质量的提升,也体现了员工因不再轮班而获得的职业幸福感。

自去年6月启动初步模型以来,我们从最初的600多个样本客户测试,现已扩展至近960万客户规模。这一增长得益于前期积累和客户的逐步转移。在如此大规模的运营下,我们观察到客户留存率和持续交互意愿均表现优异,特别是推送信息时先传递服务和关怀内容,再跟进营销信息的策略,使得每次推送的取关率保持在1%以下,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值,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

此外,数据显示客户愿意多次与我们通过企微1V1渠道互动。例如,一个月内至少有两天进行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交互,显示出极高的交互频率和意愿。这种长期、多次、多轮的交互形式,基于稳固的关系连接,使我们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亲切的服务,这是传统渠道难以比拟的优势。

除了企业微信1V1交互模式外,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还重视朋友圈作为重要的客户沟通渠道。这一渠道的运营并非由单一部门负责,而是跨部门协作的结果,确保了内容的专业性和一致性。

具体而言,客户最初是由前端推广人员引入并添加至企业微信,因此营销部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送的信息并非单独为企微定制,而是整合了现有平台(如APP和短信)的内容资源,挑选适合企微推送的内容传递给客户。这种资源整合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我们与市场部紧密合作,确保推送内容既符合客户需求,又能够有效传达品牌价值。

对于朋友圈的内容管理,品牌经营部负责整体内容策划和品牌宣传。所有发布在朋友圈的图片和文案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审核,确保高质量的内容输出。统一管理的内容库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增强了客户的信任感和参与度。因此,关注我们企业微信1V1服务的朋友会注意到,朋友圈发布的图片质量高、文案设计精良,这一切都是为了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
唤起共鸣,情绪价值传递美好生活方式
今年春天,我们通过企业微信朋友圈推送了一组踏青照片,并结合MGM(客户推荐新客)活动,文案中提及图片中的包作为奖励。这次推送打破了朋友圈内容无人评论的局面,成功引发客户的积极互动。

客户的问题最初集中在照片拍摄地点,而非直接与包相关的内容。这表明高质量的视觉内容能够引发客户兴趣并促进互动。我们的团队迅速响应,通过询问品牌同事获取信息,并在朋友圈中及时回复客户。这种即时互动不仅解答了客户的疑问,还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当有客户对包表现出兴趣时,我们通过私聊提供了具体的推荐方式,成功促成了潜在的营销机会。

这一案例揭示了长期维持良好客户关系的重要性。基于信任和互动的关系经营可以更加自然地实现价值创造,正如我们所强调的,潜移默化地达成营销目标。此外,通过传递美好的氛围、审美体验等内容,我们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还在塑造一种新的品牌形象。

这个过程也让我们意识到,新的交互渠道为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传统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难以达到这种深度和持续性的互动。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利用AI技术进一步优化这些交互模式,提供更个性化、更高效的客户服务体验。

结语


吕主席提出的主题围绕“新业态、新模式、新能力”展开,促使我们思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停滞不前。技术进步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持续重构和提升服务团队的能力。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已有55%的业务属于复杂业务,这类业务无法简单通过机器人解决。因此,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高效服务的同时,让客户感受到更优质的体验,并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也是为了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更大的组织价值。

为此,我们需要持续塑造和提升服务能力,确保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技术变革。我们的目标是在AI赋能下,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不是让AI简单替代人类角色。AI可以帮助我们处理重复性任务,使员工能够专注于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CCCS

专注·专业·专心·专享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添加官方微信


官方网站:www.cccs.com.cn



CCCS标准
以CCCS客户联络中心标准为方法论,提炼行业实践,服务客户的现实与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