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特区做了24年班主任,我每天思考一个问题、写一点感悟,给老师支持,给家庭赋能,祝孩子们越来越好!
没想到跨年用自己的发烧来纪念昨天下午4点开始昏睡。今天早上醒来以后发现已经到了2025。2024想写的文字变成了2025的第一篇。
在过去的一年,目睹了太多的活动,听说了太多的概念,曾经总想着做大事。现在才发现,自己就是做小事儿的命,从小事儿中发现意义和成就,在小事儿中带领学生和家长。
最近十几年一直在做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现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就是一个个小事积累起来的。
厌学是因为长年累月的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连写个字帖都会被批评;抑郁是因为从小就被消极的引导,总是听到“但是”和“担心”;某一学科的挫败就是从一次次地被忽略和批评带来的连环效应。
所以,我愿意做点小事儿。
我们班有两个孩子经过一年的努力,英语分数翻倍了,其中一个孩子从高一上的60,考到了现在的122分。我为他们的进步鼓掌,也在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他们告诉我就是跟着老师认真听、听不懂的想方设法要搞懂,查字典、网上找课,也没有到外面报班。
除了方法,我想就是我关注到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卡点。他在高一的时候非常迷茫,想走田径运动员的路线可是身体有伤,无法系统训练。学习成绩并不好,于是教练员和家长干着急,不停地劝说:你好好学啊,你用心记啊!有一次他的妈妈急的想投诉学校了。
我和他谈过一次以后,我发现他处于高一的迷茫中,认为自己喜欢跑步,就想进入田径队进行专业训练,急切地为自己找出路。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训练后,不仅耽误了文化课,还让腰伤复发。原来,他初中就想学田径,可是妈妈极力阻拦。可是孩子是越阻拦越有劲,偏要学。结果,造成了高一的矛盾处境。
于是,我一边给他复盘,先把腰伤养好。一边询问他的学习状况,例如,哪些科目听得比较认真,哪些科目听得比较马虎;每天的作业时间是怎么安排的,等等。正是这些小问题问出了他的卡点,中英数作为主科,花的时间不到一半。英语更是不学,考试全靠蒙。
于是,我从高考分数的组成,英语学科的特点给他做了一个认知调整,再从日常的学习中总是去找他做到了什么,例如,听写正确率、平时的笔记、听课的状态等,发现他的优点,日积月累地肯定,让他逐渐充满了信心,最终成绩翻倍。
我看到了小事儿的力量!是的,这么多年来,我教给家长与孩子对话的小技巧,听到孩子每句话里的小需求,看见正确的小行为,庆祝孩子们的小成功。小孩子的每件小事情都做好了,离做大事儿还远吗?
最近几年,遇到一些有困境的孩子,我和我的同事们坚持家访。哪怕有时会吃闭门羹,因为父母不在家,孩子睡着了听不到敲门的声音。但是,多看看这些孩子,多关心这些家庭,聊聊天,带点小零食,听听他们的倾诉,给一些小小的建议,我们看见了孩子的变化。
于是,我坚持在我的专业领域做好小事情,对学生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一次肯定、一个微笑、一番谈话都会给孩子带来小小的力量,日积月累、经年累月就会带来每个孩子的进步。
在和家长面谈的时候,从小问题入手,小切口解决问题,我经常建议家长们给孩子多做点可口的饭菜、和孩子买菜做饭、共进晚餐、陪着孩子们打十分钟的游戏、认真听孩子倾诉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孩子一起“骂”人、少说讽刺、打击、评价等扫兴的话、让家人回归家庭、看见孩子小小的成功,等等。
幸运的是,很多家长说自己受益很多。尤其是我们班的家长群,在我的耳濡目染下,他们学会了理解自己的孩子,把心态放平和,更加接纳不完美的小孩,把动力还给孩子自己。
我很喜欢我的班级和学生,我也愿意帮助我们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我们持续开展家长沙龙,已经进行了113期;我们为困境孩子开展家访,看到家访后孩子们情绪稳定、重新拿起课本自学的时刻,感到特别幸福,2025就让我持续做小事吧!
作者简介:
人民德育(深圳)家庭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
人民德育骨干教师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
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工人先锋号”负责人
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班主任成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深圳市妇联首批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深圳市第二、三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深圳市首届百位“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福田中学“家庭教育”品牌课程主持人
福田区兼职督学
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资深讲师
福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持人
福田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班主任
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
广东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卷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校外导师
所写案例曾经荣获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妇联优秀案例、福田区特等奖等荣誉。
主持省、市、区等各级德育课题,参与国家级、深圳市社科院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