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来跟我诉苦,说孩子不太和他们交流,完全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我让妈妈和我分享他们平时交流的实例。
“妈妈,这次我们去秋游,班里的同学分组,他们好像都不太愿意跟我一组。”孩子曾经向妈妈哭诉,此时就像扒开自己的伤口,内心是很疼的!
“你要好好找找你自己的问题啊!”妈妈的回复就像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本来孩子希望得到安慰,结果反而被批评,让孩子更难受了。
“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你也不必太在意。你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那些不搭理你的人会后悔的。你现在就应该少看手机,多看书,多背单词,你看看你回家就总打开电脑看啥呢?你成绩提不高,有什么用?这个时候,还是要学习第一啊!”妈妈开始了说教。
“妈妈,我们同学借我的钱不还。”孩子再次求助。
“你下次就知道怎么处理了,吃亏是福,以后不借就好了。这么点钱就不要去追着要了,多不好啊!”妈妈没有时间了解细节,巴不得立刻告诉孩子答案。
我听到妈妈的话有些惊呆了,比我这个老师还老师。后来一打听,妈妈是个非常优秀的培训师,平时除了自己的工作,周末还要去兼职讲课,补一些家用。
我顿时理解了这位妈妈,生活不易啊!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职业的习惯,她总喜欢尽全力去解释、答疑,毕竟熟悉了这样的模式。学员来学习,就是希望多听老师讲,于是学员一提问,自己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
她把孩子当成了学员,她把妈妈当成了培训师。孩子一提问,不假思索就开始讲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断灌输。
可是,学员听完以后可以回家慢慢消化,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孩子呢?因为事事时时都要听妈妈的说教,自己已经没有反思和尝试的空间,所以总觉得自己得不到理解和倾听。
久而久之,孩子会关上沟通的门。并且,总被说教的他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害怕被人批评,他会主动封闭自己。由于自己没有被充分尊重和倾听,他也不知道怎么去尊重和倾听别人,所以,也很难建立良好的友谊。
于是,孩子的话越来越少,反正也没人听,我还说啥呢?渐渐地,孩子连必要的人际沟通也在逐渐减少。
妈妈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把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混为一谈了。培训师不是妈妈,妈妈就是给孩子温暖、支持、理解、倾听的那个无条件支持者!
其实,类似的还有做律师的父母,孩子犯错总喜欢讲法条,可是唯独不讲情感。做老师的父母,回家喜欢用自己最优秀的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立刻纠正,孩子苦不堪言。做警察的父母,和孩子讲话就像审查犯人。做审计的父母,事事都要挑毛病……
希望每一位父母回家以后
就专心致志地做父母
张开双臂迎接并拥抱那个不完美的孩子!
解忧贴来了——孩子寒假作业还没写完,愁死我了?(No. 1153)
续: 为什么我打手机游戏而不去线下打麻将?(No. 1151)
219篇,320000字,从龙年走进了蛇年!(No. 1148)
每日一记||学会“四不”,变冲突为理解——破解家校沟通难题锦囊之三(No.1135)
作者简介:
网名“麻辣班主任”(抖音号56330162099)
深圳24年高中班主任经历
人民德育(深圳)家庭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
人民德育骨干教师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
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
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工人先锋号”负责人
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班主任成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深圳市第二、三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深圳市首届百位“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深圳市妇联首届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
深圳市福田区兼职督学
福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邀讲师
福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持人
福田中学“家庭教育”品牌课程主持人
福田区“大先生”计划“领航教师”培养对象
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资深讲师
福田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班主任
所写案例曾经荣获广东省优秀案例、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妇联优秀案例、福田区特等奖等荣誉。
广东省普通高考优秀评卷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校外导师主持省、市、区等各级德育课题,参与国家级、深圳市社科院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