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有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李阿姨今年62岁,最近总觉得脑子“卡卡的”,看书总记不住内容,说话常常忘了下一句。
她的女儿忍不住打趣:“妈,是不是最近又没吃核桃啊?您不是总说核桃补脑吗?”李阿姨点点头:“吃了呀,可好像也没啥用。”
女儿笑着说:“光吃核桃怎么行!您知道吗,核桃虽然对大脑好,但它可不是万能选手。
古人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养脑更需要多种食物搭配,不能偏食!”
那么,除了核桃,还有哪些食物能让大脑更清醒?
01核桃补脑吗?
提到核桃,许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以形补形”这句话。核桃长得像大脑,自然就被赋予了补脑的标签。但核桃真能补脑吗?还是只是一个心理安慰?
1.核桃补脑,有科学依据吗?
核桃确实是种优质的坚果,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以及多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对大脑的健康很有好处。
不饱和脂肪酸:核桃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在体内能转化为DHA,而DHA是大脑发育和功能维持的关键物质。
它可以改善神经信号传递,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抗氧化作用:核桃中的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脑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脑部衰老。
但核桃并不是“万能选手”。吃核桃能给大脑提供营养支持,但不能直接提升记忆力或快速改善脑力问题。
2.核桃不能补脑的“误区”
“以形补形”是传统观念:虽然核桃形似大脑,但现代科学并不支持“以形补形”的理论。大脑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单靠核桃无法满足所有需求。
过量食用弊大于利:核桃虽好,但热量高,吃多了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引发消化不良。因此,成人每天吃3-5颗核桃即可,千万别贪多。
02
四种养脑食物的营养优势
养脑光靠核桃显然不够,只有摄取多样化的营养,才能给它充足的动力。这四种养脑佳品,它们的营养成分如何作用于大脑,以及怎样正确食用。
1.蓝莓
蓝莓被被誉为“大脑清洁工”的超级食物。有人好奇:“这小果子真有这么神奇?”蓝莓的秘密,就藏在它富含的花青素中。
研究表明,花青素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这种“脑内垃圾”,保护脑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长期氧化会让脑细胞“生锈”,影响记忆力,而蓝莓就像一层“保护膜”,延缓这个过程。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还指出,每周适量食用蓝莓的人,认知能力衰退速度比不吃的人慢约2.5年!
健康建议:
蓝莓生吃效果最好,抓一小把当零食,或者加到酸奶、燕麦中一起吃,既美味又方便。别买糖分过高的蓝莓罐头,那不仅没营养,还容易让血糖飙升。
2.三文鱼
很多人觉得鱼是“脑黄金”,但这说法到底科学不科学?三文鱼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才是真正的主角,尤其是其中的DHA,被称为脑细胞的“润滑油”。
根据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数据,富含欧米伽-3的饮食可以显著降低大脑炎症,增强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同时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三文鱼中的欧米伽-3还能促进神经信号传递,让脑袋转得更快。
健康建议:
每周吃两次三文鱼是个不错的选择。怕麻烦的可以选择简单的蒸煮或轻煎,加点柠檬汁提鲜。
若三文鱼价格偏高,还可以用沙丁鱼、鲭鱼等深海鱼替代,营养效果差不多。
3.燕麦粥
“吃燕麦真的能让人更专注吗?”答案是肯定的。相比于白米饭和精白面包,燕麦是低GI(升糖指数)食物,能够缓慢释放葡萄糖,为大脑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
大脑是人体耗能大户,缺乏能量供给时会变得迟钝、无力。燕麦能让血糖平稳上升,避免因血糖骤升骤降导致的疲惫和注意力分散。
英国《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早餐吃燕麦的人,比吃高糖谷物的人专注力更高、记忆力更好。
健康建议:
原味的燕麦最健康,加牛奶煮熟后配上水果或坚果,既饱腹又营养。速溶燕麦含糖量高,最好少吃或不吃,避免给身体“添负担”。
4.每天两个鸡蛋
很多人都知道鸡蛋好,却不清楚它到底对大脑有什么作用。鸡蛋黄中的胆碱是关键,它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成分,影响着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胆碱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而适量摄入胆碱的人群记忆力明显更强。鸡蛋无疑是最平价、方便的胆碱来源。
健康建议:
每天吃1-2个鸡蛋即可。胆固醇摄入量需要控制,尤其是高血脂人群,可减少蛋黄摄入,但不要完全舍弃鸡蛋。蒸、煮是最推荐的吃法,营养保留得更完整。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