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心脏异常别害怕,基本没啥危险,大可不必花钱过度治

文摘   2025-01-26 17:50   重庆  
临近春节,老刘想着趁着医院体检套餐优惠,拉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去查查身体。没想到,结果一出来,医生建议他尽快去心内科看看,说他的心脏功能可能有问题,还提到“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个病

“医生,我心脏真的有问题吗?我总觉得胸口闷,晚上还会突然心悸,睡不好觉。”老刘忐忑地问心内科主任。

主任听完哈哈一笑:“老刘啊,别自己吓唬自己,很多心脏异常其实并没什么大问题!有3种心脏异常,听起来严重,却没啥危险的。

老刘顿时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好奇:“那到底哪种心脏异常才算危险?我这种情况该怎么调理呢?”

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决定了身体的生命活动,是否能维持顺畅。一旦心脏出了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和管理心脏问题至关重要。

但并不是所有心脏异常都需要过度紧张。

像老刘体检中发现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威胁。

三种心脏异常:无需过度担心

1. 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

心脏的瓣膜像“门”一样,控制着血液流动的方向。轻微的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轻度反流不会影响心脏功能,也不会引发明显症状。

如何管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即可。不要过度劳累,注意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运动对维持心脏功能有益。

2.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在休息或情绪紧张时更为明显。它是一种生理性心律变化,通常与迷走神经的调节有关,并不会引发心脏病变。

平时只要放松心情,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并不耽误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3.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为“功能性心脏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痛、气短,但其本质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并不是真正的心脏病。有时候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病变。

这个时候要注意,调整心态是关键,一般都是过于焦虑、抑郁造成的。

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瑜伽来缓解情绪,再保证良好的作息,进行轻松的体育锻炼。

心脏出问题,身体的5大异常信号

虽然上述三种心脏异常不用过度担心,但心脏若真的出现问题,身体通常会发出以下信号:

胸痛或胸闷:心脏问题的典型症状,尤其是突发性胸痛,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心悸或心跳不规律:如果心悸还有头晕、乏力或晕厥,或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持续性疲劳:长期的乏力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前兆,因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供氧。

呼吸困难:活动后或平躺时感到气短,大概率提示心功能不全。

下肢水肿:心脏泵血不足会让液体在体内积聚,这个时候就会下肢肿胀。

如何守护心脏健康?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饮食上减少盐分和油脂,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戒烟限酒,小心心血管系统受到刺激。

适度运动
多做有氧运动,去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都能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要过度劳累。

学会减压
长期的心理压力是心脏健康的“隐形杀手”。学会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比吃什么药都强。

老刘从医院回家后,按照医生建议开始调整生活方式,不再纠结于那些让人紧张的“心脏异常”。生活平静下来后,确实没发现身体出现什么问题,看来任何时候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哦!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心内科主任 教授 李立志

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