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冠心病,注意晚上别做3件事,让心脏再多用十年不是问题?
文摘
2025-01-22 17:07
重庆
“医生,我这心脏总是像敲鼓一样,尤其晚上,总觉得不踏实,会不会哪天突然出事?”洪峰强紧张地看着主治医生。几个月前,他被确诊为冠心病,消息就像晴天霹雳,让他一度吃不下、睡不着。这两天,他的胸口时常感到闷痛,晚上尤甚,一想到可能的猝死,他就焦虑不已。医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轻松地说:“别太担心,这种感觉正常,但冠心病没你想得那么可怕。想让心脏再多用十年,晚上只要记住三件事,就能减轻风险。”为什么冠心病晚上发病的概率比白天高?
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主导白天的身体活动,而夜晚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身体逐渐进入休息状态。但冠心病患者的神经调节功能往往异常,交感神经仍然处于兴奋状态,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增加,给心脏加大了负担。睡觉时,人体处于水平状态,血液回流心脏的压力增大,容易让心脏负荷过重。而且,晚上血液黏稠度会升高,就有血栓形成的风险。深夜时分,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受限,这种“供需矛盾”会让心肌缺血加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了解了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护心脏。以下三件事,冠心病患者要记牢。晚上牢记三件事,或让心脏再健康十年
选择正确的睡姿对冠心病患者十分重要。右侧屈膝而卧是最佳姿势,因为这种体位能减少对心脏的压迫,降低夜间心脏负担。这种姿势还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静脉淤积,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晚餐过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让大量血液流向胃部,心脏供血不足。同时,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度。不少冠心病患者在晚餐后容易感到胸闷,就是这个原因。建议晚餐清淡为主,少吃高脂、高盐食物。情绪波动是冠心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到了晚上,若带着焦虑、愤怒或悲伤入睡,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大心肌缺血风险。冠心病确诊后,还能活多久?
确诊冠心病后,很多患者第一反应是恐慌:还能活多久?实际上,冠心病并不等于死亡宣判,寿命的长短取决于疾病控制的好坏。现代医学在冠心病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从药物治疗到介入手术,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不必太过于忧虑。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患者延长寿命的关键。戒烟限酒、健康饮食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都能减缓病情进展。冠心病是一个慢性进程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了解血管健康状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冠心病虽是慢性疾病,但只要科学管理并牢记一些生活细节,完全可以与之和平共处。晚上更是要小心一些事情,仍然能拥有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