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家突发心梗,记住这3事不能做,救命时刻可别犯错

文摘   2025-01-24 18:08   重庆  
苏大爷一个人住在乡下老家,平时身体硬朗,儿女们都放心让他一个人过日子。可是,这一天清晨,他刚出门准备去菜地时,突然胸口一阵闷痛,像有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他慢慢坐到地上,心里想着:“歇会儿就好了。”可是五分钟过去了,疼痛不仅没缓解,还越来越严重。

苏大爷试图站起来,返回自己家里吃个救心丸,可双腿像灌了铅,支撑不住。他正难受时,邻居老李刚好出来丢垃圾,见状连忙拨了120。

在医院里,医生舒了口气:“还好送得及时,不然后果可就严重了!但你在家做的那些动作可不对,要是真拖延下去,神仙都难救!”医生这番话让苏大爷后怕不已。

独自一人遭遇心梗,有些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早点了解,关键时候能“救命”。

心梗来临时,身体发出的4个信号

心梗不是悄无声息的,它来临前通常会有一些“求救信号”。及时识别这些信号,可以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心口窝剧痛
心梗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心口窝附近剧痛,疼痛感难以形容,像针刺、撕裂或者火烧一样,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休息和服药都无法缓解。

胸部像有巨石压着
很多心梗患者描述,“胸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怎么也喘不过气。”这种疼痛还可能向左臂、下巴、肩胛骨放射。

牙痛、后背痛
有些人心梗前不觉得胸痛,反而牙齿和后背酸痛不适,才误以为是牙病或者落枕。中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

出冷汗、头晕
心梗发作时,很多人还会出冷汗、恶心、呕吐或者头晕,甚至突然失去意识。这些症状提示心脏供血不足,危险迫在眉睫。

独处时突发心梗,千万不要做这3件事

如果独自在家突发心梗,最忌讳的是“慌乱中乱来”,以下3件事千万不要做:

强撑着找药吃
很多人发病时想“靠意志挺过去”,勉强站起来去找药。但在心梗状态下,强行起身或会加剧心肌缺血,正确做法是坐下来,稳定情绪,最好不要用力或移动;紧急打电话急救才是第一要做的事情。

随意躺下或侧卧
心梗发作时,躺下会增加静脉血回流,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导致心源性休克。侧卧更危险,容易让供血进一步受阻。正确姿势是保持半坐位,减少胸部压迫。

盲目喝水
有些人认为喝点水能缓解症状,但此时喝水或加重循环系统负担,恶化病情。冰水、热水都不行,更会刺激血管,不利于缓解心梗。

心梗来临,懂得2事可“保命”

【拨打120,清楚描述病情】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说清楚地址和症状,便于急救人员快速到达。在等待救援时,保持冷静,避免剧烈活动。

【使用“保命药”】
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或者阿司匹林,可以含服一片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记住,这一切都要提前询问好医生,不要滥用药物。

与此同时是这些药最好随身携带,伸手就能拿到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心梗后的日常养护与预防

控制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梗的“催化剂”。平时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饮食上多吃蔬果、少盐少油,坚持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
戒烟限酒
吸烟会让血管硬化,增加心梗概率。饮酒过量也会伤害心脏。戒烟限酒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

保持规律运动
适量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梗风险。但运动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剧烈。

定期体检
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要定期做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冠状动脉CT,早发现早治疗。

苏大爷的经历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独居老人尤其需要关注心脏健康。心梗不是突如其来的“劫难”,它总会给你一些“信号”。关键是要懂得辨别,避免错误处理,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

注明:所有图片已经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重庆城市TV生活
隶属于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