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院话思政:从“晒小麦”到“随便进”

文摘   2024-11-21 00:01   吉林  
继安徽桐城六尺巷“火”了之后,安徽舒城政府大院也受到了关注。舒城县政府大院不仅可以“随便进”,附近的居民也可以进去就餐、停车、遛娃、如厕……大家对此“习以为常”,为什么这样的政府大院能收获诸多好评呢?
第一,这契合了人们对服务型政府的期待,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体现,是与群众打成一片、走群众路线的一种表达,打破了高墙壁垒,人心也走得更近了,这正是县城大院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第二,这体现了公权力有序运行的一种稳定状态。这种“不见外”的做法,展现了地方政府应有的人情味和透明度。人们期待的,是政府部门愿意俯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公开透明做更多努力,让“为人民服务”可感可触。
第三,政府大院敞开大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彰显。敞开大门,能够打开群众心门,获得更多大可作为的空间。门内是社会治理的权力,门外是百姓的诉求。百姓走进院子的同时,领导干部也可以时常走出去,听取民意,体认民情,感受民间的气息。
第四,敞开本身也是在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最近有网友发视频称山西太原一社区几位基层干部公开“在办公室对名贵香烟进行分赃”,相关纪委监委发布通报称已介入调查。此事固然还要等待官方最终的调查结果,但人民监督显然不可或缺。
政府大院,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敞开大门到政府大院,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然而,敞开大门的程度让让老百姓习以为常的,恐怕并不多见。能够与之媲美的,当属把楼前整片空地都腾出来给农民晒麦子的政府大院。
其实,政府大院并不神秘,没有必要“高门槛”,其日常用途无非是给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办公空间。从本质看,它和社会上的公园、广场、停车场一样,都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而存在的。政府大院的空间既然是公共资源,自然应该用在最符合公共利益需要的“刀刃”上。
山东德州在收粮季节开放政府大院给百姓晒粮,河南安阳滑县瓦岗寨乡政府在大院门口最醒目的地方挂起了“院内可以晒粮”的横幅,并对内要求“停的车全挪走”。金灿灿的粮食,把石碑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衬得格外鲜红,真美!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出自毛泽东之手。1944年10月4日,他在中央印刷厂礼堂向《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人员发表讲话中指出:“为人民服务,不能是半心半意,不能是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
有声音说,政府大院敞开大门会不会干扰办公秩序?这种担忧是对自身不自信、对群众不信任的体现。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人民绝大多数其政治觉悟程度甚高,他们能够判别是非曲直。”绝大多数老百姓是知法懂理的,只要对于百姓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处理,工作秩序是不会受到影响的。鱼水情深、土地种子,脱离了水和土地,才是最要引起担忧的。
最后,我们来看两张照片,一张拍摄于1983年,在正定县城大街上临时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一张拍摄于1984,在正定县城街头发放民意调查表。
当年的县委办干部回忆说:“他从不在办公室闲坐。经常带着县委工作人员搞调查,特别选在县城大集的时候,在大街上摆上桌子,拉着来赶集的老百姓做调查。县委机关大门也总是敞开的,背着粪筐的老农径直进来同他交谈。”
这让我想起了2024年一句很有温情的评论:一座城市,放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筐篓。
往期文章推荐
思政资料
政治一张图
原来悟空才是最懂思想政治教育的
各国的政体
思政课的“最”字诀
有“芯”且有“心” 的思政课
互联网30年: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政课开讲
课堂8分钟,如何看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
这篇5万+的思政文章,视频版来了!
如果思政课,想讲李子柒
如果你容易陷入罗列教材来回答,我建议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是这样做的。

青春遇见思政课
读书笔记、生活感悟、教学心得……奋斗一直在路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