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地去体验新生活,这是一种积极的求学态度。今天,邀请1位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分享大学生们对于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的思考。
从一个人的字里可以窥探一个人的品性,从一个人的课堂里亦能读懂一个人的内心。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今天,我们在课堂中汲取养分,伸展枝叶,向着阳光,向着未来,勇敢地生长。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心灵的跳跃;每一次的讨论,都是灵魂的飞翔。
在这堂课之前,我从没想过思政课还能这样上——将多头少籽和一头多籽的向日葵进行对比,引申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引申两点论和重点论;用房子有人居住还是无人居住会变得更破的问题,引发我们对烟火气的思考,从而用万家灯火来揭示中国的政治经济优势;设计主持人舞台和主旋律剧本扮演让全班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 所有的课堂设计都犹如一艘小船,让我在奇思妙想与课本知识中穿梭,感受到思政的魅力。
在这短短的90分钟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的思维模式,更是一种观察力,感知力,捕捉力和想象力。思政课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情的态度。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带给我们的感受,哪怕是一草一木,哪怕是吹拂发梢的一缕风。
“不读上千本书,教不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在课堂上,老师一连几个趣味问题可问倒了我们,他能够跳出世人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全面而客观的看待每一个人;能谦逊恭谨,细致入微地研究祖国栋梁的生平事迹;能孜孜不倦地学习积累,与同学们挑战诗词背诵。我不禁感叹其知识储备量之大,学习之勤。
除了捕捉力和文史素养外,教技也是思政教师的必修课。在这一节课堂里,学生们的情绪起伏随老师的课堂设计而摆动。一起一伏,并在一个环节达到高潮。这时,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呼之欲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学生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如何让学生体会?如何让学生记忆?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成绩并不是衡量人价值的第一标准。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更是立德树人,成绩固然重要,但给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是重中之重。师者,要时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培养谁?我们要为谁培养?
培养谁?培养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无论家庭情况如何,每个年轻人都有追求知识和享受教育的权利。将所有青年人培养成健康、乐观、渊博、努力、有志的人才,不仅能改变他们的人生,更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程大业。
为谁培养?换句话说,就是中国能不能留住人才。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强国自信的种子,用爱国情怀去浇灌祖国的花朵。我们要让学生时刻铭记:我们是中国人,要为国家事业而奋斗。见利忘义最为可耻,万万不能在金钱和权势的诱惑下为他国服务而出卖自己的祖国。
思政课是不容忽视的,讲好思政课也不是轻松的。我明白了三个道理:
第一,真诚的课堂是最有效的课堂,用心研究用心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断积累学习,提高学科素养,提高文学素养和历史素养。第三,教师自身要有足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家国情怀播种在每位同学心中。
在思政课堂中,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的思考,都像是在青春的画布上添上一笔鲜艳的色彩。我们用热情和智慧,绘制出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面,这些画面将伴随我们走向未来,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当青春遇上思政课,我遇见未来理想的自己。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