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可以怎么讲“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摘
2024-10-16 00:00
吉林
2024年6月18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一年级(1)班的学生们正在进行一堂主题为“新时代、新家乡”的思政课。在这间教室,来了一位特殊的“听课人”,你们猜猜是谁?这位“听课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他观摩了这堂思政课,说:“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除了观摩课堂教学,他还走进了学校的食堂、宿舍楼,详细询问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普通话水平、饮食营养、住宿条件等情况。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会走进青海省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呢?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猜你可能想到这所学校的成绩好,或者是有什么大人物?其实,答案就在校名的“民族”这两个字上。这所学校地处青海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多米,为了满足当地群众对教育的期盼,2017年,由上海投资,在西宁为果洛援建了这所寄宿制中学,2019年,学校开始投入使用,并公开从全国选调优秀管理团队和教师。据校长介绍,学校建设总投资1.45亿元,其中上海援青资金投入1亿元,全面对标上海市学校建设标准和功能设置,为牧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享受到和大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是教育对口帮扶,沿海地区帮助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让资金、资源、人才流向西部,一起努力把孩子们培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放眼整个青海省,党中央部署了上海6个省市和清华大学等23所高校对口支援青海, 教育民生关切事,山海深情谱新篇,这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一杯奶茶到一颗石榴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说起。尽管奶茶的用料不尽相同,但深受大家的喜爱,所谓“奶茶在手,快乐拥有”。而奶茶正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奶茶那种水乳交融的状态,就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说完了奶茶,我们再来说一种水果。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走进一居民家中,同一家人围坐拉家常,在他们的身后,挂着一幅画,画里火红的石榴结满枝头。石榴籽,这个比喻多形象呀!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要永远永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中国共产党正式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自觉。事实上,近代以来,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曾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
比如梁启超先生,他不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而且对我们民族的前途作了乐观的预测:“中华民族为一极复杂而极巩固之民族”,且“此民族在将来绝不至衰落,而且有更扩大之可能性”。还有聂耳和田汉,1935年5月,由他们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国迅速传播,获得了广泛热烈的反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声成为最响亮有力的旋律。大家都知道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吧,1939年,费孝通等爱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从不同视角探讨中华民族的内在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50多年后,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还有很多新时代人物的故事,比如“最美奋斗者”、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卓嘎等等,总之,大家一起努力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作出贡献!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几段亲身经历。2019年,我最后一个从母校的宿舍离开,一位藏族室友把哈达赠送给了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友谊的神圣。那一年,我还和很多少数民族的同学,一起利用早上读书、学习,过得十分充实。今年,我在江苏上课时提问:“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得过”出自哪部电视剧?这时,一位高高瘦瘦的女同学举起手,她说:“《我的阿勒泰》”。我看着她眼睛里闪着泪光,便问她:“请问,你是新疆的姑娘吗?”她先是诧异,然后惊喜地点头,动情地说:“是的,我来自新疆,我的家乡就在阿勒泰,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接着问:“国庆假期能回家吗?”她说:“暂时不能,时间太短了。”我说:“寒假回家看看,也可以邀请家人来。”本文讲稿,获取方式,下方链接,本文课件,正在制作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