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
第40卷
第
3
期
总第207期
双月刊
摘要
|本刊特稿
笔谈:德国职业教育的文化与机制
文丨陈洪捷 姜大源 赵志群 李俊 徐理勤 王兆义
主持人语:
德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受到关注和赞誉,也有大量的相关研究,然而,我们不能孤立地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德国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与行业体系、就业体系、继续教育体系相关,同时还关联了德国工业技术文化、职业文化。如果缺乏全局的视野,就很难真正理解德国的职业教育。这一组文章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德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及其社会关联,另一方面通过对双元制以及高教双元制的分析来展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深层联系,同时还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进行讨论。各位作者在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方面都有深厚的研究基础,文章虽短,但不乏真知灼见。总之,这组文章从文化、体制、机制、社会定位等方面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新的讨论,希望对国内的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有所贡献,同时对我们理解中国的职业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文化;工业技术文化;双元制高等教育;德国应用科学大学
作者简介:
陈洪捷
(1959—)
男,陕西西安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技术文化与教育研究;北京,100871。Email:hjchen@pku.edu.cn。
姜大源
(1946—)
男,湖北武汉人,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原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实践、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北京,100083。Email :jiangdy02@ 126. com。
赵志群
(1966—)
男,河北石家庄人,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论、比较职业教育研究;北京,100875。Email:zhiqunzhao@263.net。
李俊
(1981—)
男,湖北十堰人,(德国科隆大学)经济与社会学博士,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职业教育与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201804。Email:liojuno@ tongji. edu. cn。
徐理勤
(1969—)
女,浙江东阳人,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院长,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从事比较教育研究;杭州,310023。Email:xuliqin@zust.edu.cn。
王兆义
(1982—)
男,江苏建湖人,教育学博士,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中德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杭州,310023。Email:wangzhaoyi2005@163.com。
|理论探索
英国教育史研究中“时间”的演变与特点
文丨武翠红
摘要:
时间对于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当代学术思潮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推动,英国教育史研究中的 “时间”逐渐从背景走向前景。英国教育史研究中 “时间”的切入方式是从时间界面的问题入手,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从工作时间角度阐释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阶级教育历史;围绕入学年龄、离校年龄、教学时间开展学校教育史研究;基于多重时间性研究女性教育史;围绕时间政策开展儿童教育史研究。其研究特点是将多样的时间置于跨学科视野,解蔽教育历史事件遮蔽的时间,尝试在具体的时空中理解教育历史,呈现出明显的现实关怀和跨学科特色。
关键词:
英国;教育史研究;时间;教育时间;多重时间
作者简介:
武翠红
(1983—)
女,安徽利辛人,教育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史研究;南京。
210023。Email:whp1982ww@163.com。
对教育视觉化现象的审视:缘起、隐忧与应对
文丨陈思梦 夏正江
摘要:
教育受社会视觉化浪潮的濡染和侵袭并被卷入其中。教育视觉化指社会、学校、教师等观看者借助视觉技术通过教育机制创制不同等级和形式的视觉符号赋予被观看者,以使被观看者从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教育倾向。教育视觉化缘于观看者对视觉化生存的基本需求,缘于教育视觉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缘于教育视觉化符号的象征机制。过度强调教育视觉化,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教育隐忧:观看者过度的视觉化需求导致教育的外在化:视觉技术对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加速教育的透明化:视觉符号对实在内容的替代造成教育的符号化以及被观看者对视觉符号的无限追求制造教育的景观化。应对教育视觉化隐忧要破除观看者唯“视觉主义”评价模式,建立立体的教育评价体系;审慎发挥视觉技术的全景透视功能,维护教育的不透明性;转变被观看者外在的教育价值观念,关注内在的教育人本价值。
关键词:
视觉文化;视觉化;教育视觉化;视觉技术;视觉符号
作者简介:
陈思梦
(1996—)
女,安徽宿州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夏正江
(1969—)
男,湖北麻城人,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上海200234。Email: xiazj@ shnu. edu. cn。
|学术争鸣
大学教育的根基是超越性的抑或内在于世的?——论沃格林对洪堡大学教育理念的批评
文丨孔令新
摘要:
洪堡的大学教育思想强调人的自主性及内在力量,对这一观点提出批评的沃格林认为,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实质上是对超越性存在根基的疏离,将人自身作为根基会导致精神的自我封闭而非开放,如此的大学教育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失序。洪堡与沃格林争执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存在根基的性质。洪堡否定超越性的存在根基,认为存在根基是内在于世的,并由此认定因个体内在力量的成熟而来的自主性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的。沃格林则坚持存在根基的超越性,认为人性本质存在于对这种根基张力的体验和参与中。检审双方各自的理由,沃格林对洪堡的批评本身值得深思,亦可给当下大学教育带来重要启示。
关键词:
沃格林;洪堡:大学教育理念;存在根基;超越性;内在化
作者简介:
孔令新
(1983—)
男,山东曲阜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从事教育哲学研究;长沙,410000。
Email: dreamdel@ 163. com。
超越功利化:论教育功利的合理限度
文丨吉永桃 冯建军
摘要:
庸俗功利化取向使教育沦为追逐利益的工具,导致人的失落。人文教育的理念为超越功利化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但是,矫枉过正的理想化追求无法真正实现超越庸俗功利化的诉求。寻求超越教育功利化的现实可能,不是行动上的妥协与折中,而是在把握教育本性与社会境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重塑教育功利观。一方面,教育是功利性与超越性共存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在当前社会,知识经济、低欲望社会与后物质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呼唤超越功利化的教育。立足现实,在功利与理想之间,既要反对庸俗功利化的取向,也要避免全盘否定功利追求的倾向,从而寻求一种合理的教育功利观。这需要基于功利主义理论重新理解教育功利的内涵:第一,明确功利以幸福而非利益为追求,学生的幸福是教育功利的旨归;第二,把握教育中功利价值的限度,正视教育的无用性;第三,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
教育功利观;功利化;人文教育;功利主义;超越性
作者简介:
吉永桃
(1996—)
女,山西大同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研究。Email:ji_yongtao@163.com。
冯建军
(1969—)
男,河南南阳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南京,210097。
|外域检视
终结法国模式:法国大学自治化改革难以完成的使命
文丨田珊珊
摘要:
在全球高等教育竟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法国于2007年开启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大学自治化改革。这次改革受知识经济和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主要有三大举措:引入政署化代理和市场性竞争、调整大学治理架构和推行高校重组。改革在大学治理方式、政府管理机制、资源整合配置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触动了法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原则,引发了人们对法国模式会被终结的担忧。深入考察改革的制度逻辑、改革路径与理念局限可以发现,法国大学自治化改革对法国模式的突破仅限于政策层面,远未触及理念层面。法国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和双轨制在法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体系下难以改变。这决定了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只能是完善结构而非改变结构,这也是法国经验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法国模式;大学自治化改革;文化价值观
作者简介:
田珊珊
(1984—)
女,山西晋城人,文学博士,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从事法国教育、社会与文化研究;上海,
201620。Email:tianshanshanfrance@ 126.com。
美国大学商科教育的争论与改革——基于组织合法性的分析视角
文丨杨雪芬 李子江
摘要:
19 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大学商学院兴起并寻求组织合法性的关键期,大学商学院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围绕商科教育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能否满足社会利益以及是否契合大学职能等问题展开争论。这些争论揭示了商学院在实用、道德和认知合法性上面临的危机。强大的市场权力保障了商科教育的交换价值和商学院的实用合法性,但是,受制于公认的专业标准和现代大学观念的规约,商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备受质疑,削弱了商学院的道德和认知合法性。争论的焦点问题型塑了美国商科教育的改革要点,至今仍影响其发展。美国大学商科教育的争论与改革为中国大学商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如下启示:引领市场需求、关照社会利益、平衡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
关键词:
商科教育;商学院;工商管理;商业伦理;组织合法性;现代大学;专业教育
作者简介:
杨雪芬
(1994—)
女,河北邯郸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美国高等教育史研究。Email:yangxf1994@ 163.com。
李子江
(1968—)
男,湖北十堰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美国高等教育史研究;北京100875。
|德育寻径
习惯的礼俗与完善的思维——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中的道德教育
文丨闻达
摘要:
奥克肖特的《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中隐含着他对道德准则和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其中《巴别塔》一文影射的道德教育理念构成其教育哲学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是基于社会生活的教育,旨在规范调整人的思想和行为。礼俗道德与完善道德的关系是道德生活的重要问题。奥克肖特将礼俗道德解析为情感与习惯的道德,又视完善道德为改良与规整的道德。近代西方社会生活的泥淖在于礼俗道德与完善道德的定位失衡,表现为完善思维优先于道德实践,通过改善、优化行为规范准则来弱化礼俗传统的承续价值。奥克肖特一边创构沉思和想象的礼俗性道德教育,一边勾勒礼俗传统与完善思维联结共生的道德教育的可能形态。其道德教育的愿景旨在将礼俗传统和行为习惯复归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内源性条件,以愉悦的情感暗示去牵制、淡化完善思维的极端理性,从对技术规则与应用效益的鼓吹闭环中突围出来,绘制融洽的公共关系的道德图谱。
关键词:
奥克肖特;礼俗道德;完善道德;行为习惯;完善思维;礼俗性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闻达
(1990—)
男,浙江湖州人,教育学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从事教育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苏州,215123。
Email: solemn quiet@ yeah. net。
|管理经略
教育对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基于高校扩招自然实验的证据
文丨马红梅 刘燕
摘要:
在以多维性为贫困重要属性的后脱贫时代,高等教育减贫相较于其他扶贫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育减贫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基于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各省扩招政策强度差异和样本出生队列信息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校扩招对个体陷入多维相对贫困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减贫的效果显著,高校扩招后直接受到政策影响的队列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17.6%。在改变关键变量度量方式后,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减贫效果依然稳健。高校扩招过程中为个体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提高了个体的非认知能力、非农就业的概率和社会资本,从而降低个体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概率。但是,高校扩招的减贫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高校扩招对非农村人口、女性、父辈教育水平高的人群的减贫效应更大。因此,需更加注重不同群体在获得高质量高等教育方面的公平,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
高校扩招;多维相对贫困;出生队列;双重差分;减贫效果
作者简介:
马红梅
(1984—)
女,湖北宜昌人,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
刘燕
(1997—)
女,重庆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成本与收益研究;武汉,430079。
Email: 1554855424@ qq. com。
中美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及创新的贡献分析
文丨杜帆 李立国
摘要: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美两国都是经济大国和研究生教育大国。对比中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可以发现,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累积规模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与直接效应为0.55%与0.44%,中国研究生教育累积规模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与直接效应为0.13%与0.03%。中国需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积极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增长要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驱动:中美比较:经济增长;累积规模
作者简介:
杜帆
(1993—)
男,河北邯郸人,管理学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站博士后,从事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北京,100191。Email;du-fan@hotmail. com。
李立国
(1970—)
男,山东滨州人,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和教育思想史研究:北京,100872。
|改革纵论
新文科视域下大学人文学习的价值与复兴策略研究
文丨范乐佳 刘宇文
摘要:
大学的诞生与勃兴和人文学习密切相关,后者为其提供知识养分和教学基础,并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发展。人文学习的目的和现代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基高度吻合。然而,学科高度分化、知识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人文学科发展困境等因素使得人文学习在大学中被轻视。当下,中国正在开展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有利于破解学科过度分化的问题,改革文科学术评价体系有助于破除人文学者的囚徒困境,培养综合性文科人才有利于增强大学人文学习的吸引力,重定文科学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纾解人文学习本体性发展难题。借助新文科建设这一重要机遇,紧握人文学科和人文主体双重主线,大学人文学习有望复兴。
关键词:
大学;人文学习;成“人”;人文学科;人文主体;新文科建设
作者简介:
范乐佳
(1996—)
男,湖南益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南京,210097。Email:903494233@ qq:com。
刘宇文
(1972—)
男,湖南安仁人,教育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校长,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常德,415000。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推文编辑:王姝玮
初审:阳珍花
复审:张芊
终审:曾山金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微信公众号|现代大学教育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大家转载
联系电话:0731-88876856
编辑部网址:http://mue.csu.edu.cn/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