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第40卷
第
6
期
总第210期
双月刊
摘要
|理论探索
建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理论框架与行动框架
文丨周光礼
摘要:
建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质量保障由外向内转变的直接要求。建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目标牵引以及以人为本的方法论。作为质量管理系统,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应:树立三个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成效为中心以及以持续改进为中心;聚焦三个层面,即将职责落实落细到学校、学院、学系/教研室等;强化三个环节,即强化目标、实施与评价构成的闭环结构,推动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校治理;评估范式;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
周光礼
(1970—)
湖南武冈人,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大学发展与评价研究;北京,100872。
Email: guanglizhou@ruc.edu.cn。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大学知识生产:转型、特征与路径
文丨崔延强 何臾熹
摘要: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知识生产为驱动。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核心组织,其知识生产活动与生产力变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历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迭代升级催生了大学知识生产需求的变化,大学从高深知识生产的 “象牙塔”逐渐转为“企业型”的知识生产中心。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学应形成新的知识生产特征,结合区域现实条件和资源优势进行因地制宜的知识生产,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进行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根据生产要素转型进行数智化的知识生产。为回应新质生产力要求,大学需推动“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速“从1到N”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强化高层次人才供给,通过优化上述知识生产路径,大学可为实现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知识生产;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
作者简介:
崔延强
(1963—)
山东青岛人,哲学博士,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原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重庆,400715。
何臾熹
(1995—)
四川阆中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原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重庆,400715。
Email: euphy0812@outlook.com。
|学术争鸣
大学课堂教学“师之能”重于“器之利”
——从孔子以手代筷说起
文丨燕 燕 李晓岩 李福华
摘要:
筷子是中国人的食饭器用,其本质无非是我们加长的手指而已。一切器用的本质皆同此理,是具身的形式。伴随教育实践从传统媒体到智能媒体的发展,器用之能也从利用身体的身、手、视听之常能,演进到创造性使用身、手、视听之赋能态和加能态,这种变化深刻影响着知识的课堂呈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模式。器用不能改变知识获得的方式,即浸身认知,它只是辅助知识获得而已。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大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浸身认知是在教师指引下学习者视、听、言、动的运思与操作。决定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师之能。大学教师跨学科的学术背景、知识素养、视野识见、对教学的理解、责任意识,以及大格局等,立起了大学之大。
关键词:
器;浸身认知;信息技术;大学课堂;视觉化知识;不可易之师;反思批判
作者简介:
燕 燕
(1969—)
安徽淮北人,哲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从事身体美学、中国传统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哲学研究;淮北,235000。
Email: yanyanphd@126.com。
李晓岩
(1980—)
山东青岛人,教育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淮北,235000。
李福华
(1969—)
河南淮滨人,教育学博士,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安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淮北,235000。
|研究广议
“教科书思维”与教育研究的平庸化
文丨张斌贤
摘要:
近40年是中国教育研究的黄金时代,但一直存在教育研究平庸化问题。教育研究平庸化的原因之一是以贪大、求全为基本特征的 “教科书思维”。“教科书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学科早期主要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科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 “教科书传统”。如要改变教育研究平庸化问题,就须加强小问题、小专题、小课题的研究避免 “大题小做”,强化学术规范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更新教材观念,系统地将学术规范和思维训练的要素渗透到教科书之中,逐渐消除 “教科书思维”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教科书思维;教科书传统;教育研究;平庸化
作者简介:
张斌贤
(1961—)
浙江杭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从事西方教育思想史、欧美教育史和教育史学研究;北京,100875。
Email: zhbx@bnu.edu.cn。
教育阅读史:教育史学的新拓展
文丨李艳莉 周洪宇
摘要:
教育阅读史专门研究教育参与者 “什么时间读”“在哪里读”“读什么”,以及教育参与者的阅读对其和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作为阅读史和教育史结盟的产物,教育阅读史是对教育史研究领域的开拓和创新,其提出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性和必要性。教育阅读史的开展需要明确研究对象,根据场域、时间、媒介等不同,形成多重维度的教育阅读史研究;注重在跨学科思维引导下视情而定地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依托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基础,并吸纳多元的、契合的理论基础以夯实学理支撑;树立多维史料观,注重呈现和挖掘与教育参与者阅读相关的、多元的、全新的史料;强调教育阅读史研究成果的书写和表达兼具生动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阅读史;教育阅读史;教育活动史;新拓展;跨学科性;逻辑理路
作者简介:
李艳莉
(1986—)
山西平定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史研究;太原,030006。
Email: liyanli19861212@163.com。
周洪宇
(1958—)
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史、教育政策研究;武汉,430079。
|外域检视
构建跨学科教育平台:英国新大学学习地图的重绘
文丨王宇遥 易红郡
摘要:
学习地图是个体与知识联结的纽带,它既代表个体的学习范围,也体现了大学组织知识的范式。由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争、大学教育变革与人才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英国新大学自建校起便致力于学习地图的重绘。新大学重绘学习地图的核心在于如何打破学科间的人为界线,其具体策略包括:超越特定秩序,创建一体化物理空间;突破体制束缚,建立大型多学科学院;跨越学科边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新大学学习地图的重绘,不仅避免了英国大学教育的过度专门化,加强了英国大学文理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学习地图的重绘发生在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大学而非固守传统的老大学,它能使跨学科教育平台的构建成为可能。
关键词:
英国;新大学;学习地图;跨学科;跨学科教育
作者简介:
王宇遥
(1996—)
河北承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研究;长沙,410081。
Email: wangyuyao199608@163.com。
易红郡
(1970—)
湖南攸县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研究;长沙,410081。
|多域参较
福利性的变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北欧模式”探析
文丨周 奕 别敦荣
摘要:
普及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有趋势,鉴于较强的区域合作意识,芬兰、挪威、丹麦和瑞典的高等教育蕴含共同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以福利性为内核的高等教育普及化 “北欧模式”。在发展进程上,北欧四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表现出先发优势,具有较高的普及化程度,维持着小型的高等教育规模,并朝更高层次方向前进。在驱动力量上,主要依托政府所支撑的社会福利体系,为四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构建平等的生存发展空间,是高等教育普及化 “北欧模式”的价值诉求。在人口危机、财政困境以及全球风险的交错干扰下,北欧四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治理范式以及普及范围进行了灵活变革,于福利性的变奏中探寻出高等教育普及化新方向,可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提供参考。鉴于此,应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全面提升普及化水平,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改进传统管理模式,释放高等教育发展活力,加强国际联盟建设,拓展普及化发展空间。
关键词:
福利性;高等教育普及化;“北欧模式”;北欧高等教育;福利制度
作者简介:
周 奕
(1996—)
湖北恩施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两岸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厦门,361001。
Email: 25620210156842@stu.xmu.edu.cn。
别敦荣
(1963—)
湖北洪湖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厦门,361001。
|德育寻径
先秦儒家“仁近于乐”释义及其德育价值
文丨肖 潇 李建华
摘要:
“仁近于乐”是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仁的核心是基于家庭的人伦之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理想,乐的目标是以道为乐和以人际和谐为乐,是伦理文明的艺术载体,两者在教化的整体视域下实现了交汇和融通。“仁近于乐”有两层内涵:仁代表的道德至高境界与乐指向的艺术最高境界有自然融通之处,即善与美的有机统一;仁蕴含的通过道德修养的工夫以尽心知性,进而建立道德人格,与乐通过美的艺术体验来调和情志、滋养心灵,进而通达仁的境界,仍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将 “仁近于乐”蕴含的哲学智慧、伦理精神和教化逻辑置于当下的教育情境中,可以对高校德育提供以下启示:重构家庭观念,重申德育的家庭面向;建立关系伦理,强调德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以美育德,促进美育与德育协同发展。
关键词:
乐;仁;先秦儒家;乐教;德育;大学生;“仁近于乐”
作者简介:
肖 潇
(1993—)
湖南邵阳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德育理论与方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哲学、德育理论研究;金华,321004。
Email: 249577904@qq.com。
李建华
(1959—)
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伦理学基础理论、应用伦理学研究;金华,321004。
|管理经略
话语权力视角下世界大学排名影响力的泛起、强化及消解
文丨康云菲 刘宝存
摘要:
世界大学排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评价工具,其影响力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历波动,揭示了高等教育体系内的权力运作机制。从话语权力视角来看,世界大学排名的出现与全球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三大趋势密切相关,并因顺应问责制、质量保障等主流理念及 “数字理性”逻辑,在发展初期迅速获得影响力,对国家与高校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全球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化,排名机构通过逻辑自洽与内涵扩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影响力。然而,近年来,全球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分化,以及部分话语规则在排名场域中的失效,使排名影响力面临下降的风险。排名影响力的演变不仅受社会权力结构和话语规则的制约,还彰显了话语权力的历史性、非连续性与偶然性。
关键词:
全球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教育评价;一流大学;话语权力;权力机制
作者简介:
康云菲
(1995—)
河北石家庄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从事比较高等教育、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北京,100871。
Email: yfkang@gse.pku.edu.cn。
刘宝存
(1964—)
山东菏泽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北京,100875
如何应对多元职业取视:角色理论视域下博士生核心能力研究
文丨韩双淼 傅浩东
摘要:
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使博士生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研究基于角色理论视角,对中国某研究型大学的35位博士生导师和21位在读学术型博士生展开半结构式访谈,探讨了两类利益主体对多元职业背景下博士生核心能力认知的共识与差异。研究揭示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与多元职业趋势之间的张力,即博士生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结果的关注与博士生导师对以学术能力为导向的培养过程的强调。系统性改革博士生培养模式应以核心能力为牵引,制定博士生多元培养的目标体系和分流机制,重塑博士生教育相关主体的权力格局,以及构建有利于博士生自主选择和多元发展的职业支持体系。
关键词:
多元职业;核心能力;角色理论;博士生教育;利益相关者
作者简介:
韩双淼
(1990—)
河北石家庄人,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治理、学术职业研究;杭州,310058。
Email: shuangmiao.han@zju.edu.cn。
傅浩东
(1999—)
安徽六安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治理研究;杭州,310058。
|改革纵论
数字时代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文丨刘艳红 翟睿轩 任增元
摘要:
高阶思维能力既是大学生在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重要需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切关照。而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全视角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 “环境-过程-结果”模型为研究框架,对1,671份大学生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过程-结果”模型可作为混合式学习影响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分析框架;混合式学习环境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混合式学习过程是影响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据此建议:肯定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注重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整体性支持;在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实践中注重过程性、综合性评价;继续推进破 “五唯”改革,为高校教师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高阶思维能力;“环境-过程-结果”模型;全视角学习理论
作者简介:
刘艳红
(1982—)
黑龙江牡丹江人,管理学博士,吉林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长春,130117。
Email: liuyanhong0616@126.com。
翟睿轩
(1998—)
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访学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长春,130012。
任增元
(1980—)
辽宁朝阳人,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管理与评价研究;长春,130012。
中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引入虚拟交换的价值意蕴、现实可能与实践进路
文丨房欲飞 王克宇
摘要:
在后疫情时代学生出国机会受限与出国意愿降低的新常态下,将虚拟交换引入高校的“在地国际化”实践,有助于解决 “在地国际化”面临的跨文化教育困境,同时适应高校学生国际化需求层次上移的趋势,实现 “在地国际化”的提质增效。在线教学的普及,也为引入虚拟交换奠定了硬件基础和思想基础,全球性会员联盟、操作指南和专业交流平台则可提供专业支持。但是,目前中国高校的虚拟交换刚刚起步:启动相关实践的高校少,学生群体受益面小;对虚拟交换内涵的认知尚存误区,教育理念尚待革新;对国外学生的自然吸引力较弱,利用国外相关资源的意识欠佳。鉴于虚拟交换之于中国高校 “在地国际化”的重要价值,亟需引导其战略自觉意识的生成与相关能力建设,基于大面积推进虚拟交换可能面临的障碍,提出以下建议:在政策层面,将虚拟交换植入国际化政策规划并加强宣传引导;在操作层面,提升教师胜任力并激励二级学院参与;在安全层面,提供技术支持与过程管理的双重保障。
关键词:
虚拟交换;虚拟流动;协作在线学习;在地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虚拟国际化
作者简介:
房欲飞
(1977—)
山东聊城人,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上海,200232。
Email: fyf771022@163.com。
王克宇
(2001—)
河南开封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科研助理,从事教育政策、教育规划、高等教育研究;上海,200234。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推文编辑:李家璇
初审:阳珍花
复审:张芊
终审:曾山金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微信公众号|现代大学教育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大家转载
联系电话:0731-88876856
编辑部网址:http://mue.csu.edu.cn/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