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国资委公布了上半年经营情况,在资产总额、营收、利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分化趋势。以利润总额为例。上半年地方国企实现营业总收入19.2万亿元、利润总额8267.8亿元。总体来看,地方国资的利润表现还不错,然而,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有的是增收不增利,有的利润总额同比呈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利润总额增长靠前的地方国企,主要分布在辽宁、天津、重庆等5个省份。在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化债的背景下,这些地方的国企,竟然还能有如此高的利润增速,它们都是如何盈利的?是否有一套值得推广的模式?这些,都值得深入了解。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性,不用再过多强调了。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被写入了各级政府的战略部署中。现阶段,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盘活存量。
“盘活资产”“止损治亏”是天津、重庆等省份地方国企稳定提升利润的重要助力。今年1—6月,重庆市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9%,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为了盘活存量资产,重庆真的是拼了。而且盘活的资产类别,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多点开花”。不仅有房产、停车位,还有废旧设备、区域经营权、股权等。黄金地段的资产,就是“摇钱树”。但如何利益最大化,是资产所有者关注的重点。重庆渝富集团子公司重庆渝立商管公司,在重庆黄金地段的帝都大厦有3处房产,被某酒店租用,由于这3处房产只属于该楼层的一小部分,出租没有优势,再加上一些历史遗留原因,重庆渝立商管一直想处置该资产。在重庆联交所助力企业盘活存量、优化资产结构的推介活动下。今年1月,该房产在重庆联交所集团正式挂牌,不到3个月就通过网络竞价方式,以1354.54万元成交,溢价300万元,溢价率达28%。不仅如此,渝富集团作为国有投资平台,一直在探索各类资产的盘活。以股权盘活为例,渝富集团就通过股权划转、置换、交易等市场化方式,找到了资产盘活退出的新思路。今年6月30日,渝富集团彻底退出投资长达8年的中新壹号基金-招商公路项目,收回了投入的约28亿元资金,加上投资期累计获得的约7亿元分红,合计实现浮盈超过10亿元。通过退出及转让股份,这笔投资实现了约34%的增值,完成了股权资产盘活。与重庆一样,天津市国资国企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达到了31.4%。据天津国资委公告显示,上半年国资系统盘活闲置及低效土地房产约56.6万平方米,实现收入64.4亿元,是利润总额的重要贡献者。为了更好地盘活利用资源,天津市国资委从去年起对体量相对较大的闲置低效房产、土地、资产等进行了多轮摸排,做到对“家底”心中有数。此外,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还在线上开辟了“推动设备大规模更新专项服务平台”,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运行。平台上线后,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把塘沽厂区的9套旧设备放到平台上面转让,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通过平台与20多个意向买家建立联系,经过线上竞价,评估值2724万元的设备最终以3794万元成交。这是产权交易中心落实“三量”工作要求,盘活存量资产的一个例子。今年上半年,产权交易中心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1134项,同比上升49.6%,助力企业回笼资金138.6亿元,同比上升189.7%,实现竞价成交的项目达到54%,实现资产溢价4.5亿元,同比上升69.8%。点这里,帮你盘清资产家底 · 掌握经营效益 · 加强资产监管借助数字化,提升市场化盘活存量资产能力,天津显然已经摸出了门道。
如果上游企业能够带动中下游企业,或者中游企业能够带动上下游企业,亦或是下游企业能够带动上中游企业,这样就能把企业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有了产业优势,产业链上的企业盈利也会变得容易许多。今年上半年,宁波市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2.54亿元,同比增长36.38%。宁波有很多优秀民营企业,有着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成本控制优势,基于此,宁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国企的规模优势、管理优势与民企结合起来。通过“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等方式,促进了一批“专精特新”民营资本项目落地到国有企业运营的功能园区,支持民营企业实现“小投入、大回报”,同时围绕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这样,就把企业聚拢到了一起,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升级了产业结构,民企能够赚钱,国企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利润。不同地区的国企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企业经营持续向好的根本。今年以来,天津经开区国企国资着力打造五大产业集团,高效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泰达南港集团聚焦统筹开发建设、园区运营、产业投资等业务板块,坚实做好工程项目建设和园区运营服务,推动85个项目建设,完成固投5.75亿元。点我了解,园区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同时,积极策划类EOD项目,获得融资支持12.87亿元。积极探索组建物流集团,研究整合物流板块业务,推动南港物流业务绿色、集约发展。新金融公司则聚焦统筹类金融业务,逐步拓展新能源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孵化及培育等业务板块。推动保理及供应链业务撬动外部资金21亿元,租赁业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784万元。通过整合区内相关产业资源,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要充分发挥龙头产业的优势。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是重庆的重要产业,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6.9%,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渝中区聚焦工业软件赛道,通过多种举措,充分发挥工业软件龙头及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布局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以及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是该赛道的主要载体,园区已集聚工业软件企业50多家,上半年营收65亿元。可见,将企业的发展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仅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与转型。而且,通过共享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策略,企业可以引领行业标准,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当前,国资国企正以空前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有企业要想实现盈利并保持长期竞争力,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而且,科技创新不只是大型国企央企的事,而是需要所有国企都参与进来。今年以来,重庆水务环境集团研发投入超1.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新获授权专利166项,累计取得专利1480项;新获批地方标准2项,累计获批各类标准46项。一是深化制度改革。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在现有科技创新制度基础上,逐步深化项目负责人制、“揭榜挂帅”机制,激发科创人员主观能动性。二是加强产研融合。重庆水务环境集团与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一系列产学研合作项目。目前,集团某研发团队已成功将一项技术推广应用于数十个内外部项目,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三是注重成果转化。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支持各所属单位探索、建立、完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体系,形成更为有效的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在高质量研发的基础上高效推动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各所属单位在重庆水务环境集团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已结题验收12项,获得专利44项,转化产生经济效益近5亿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地方国资委也要做好全方位的引领作用。辽宁省就做的不错。2021年至2023年辽宁省属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实现从1.18%到1.53%,再到2.16%的三连涨,2024年力争达到2.67%,提升“创新力”,增强“竞争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9.8%,这背后有着地方国资委的强力护航。《关于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省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以及近日省国资委出台的《关于支持省属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强化了国企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丰富激励方式、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省属企业从产业布局、项目攻关、培育数字产业等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出台方案,整合省属企业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以市场化运营机制、多元化投资方式、企业化管理模式,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辽宁省国资委积极完善激励政策,将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承担国家及省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对成效显著的给予加分奖励。支持企业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可从技术转让净收入、作价投资取得股份(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70%的收益或比例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同时,赋予科研院所类企业更大的收入分配自主权,对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符合有关规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省国资委推动能源集团、环保集团、辽控集团等企业以创新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大投入,尤其是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比重。支持企业探索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将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按100%比例给予加回。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税收优惠政策,意味着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激励企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发活动中。此外,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研发投入按150%给予加回,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减轻其财务负担,鼓励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据国务院国资委透露,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给予考核加分和利润加回。今年超过80%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攻关、产业升级,并且累计对25万名关键人才和科研骨干实施了股权分红激励。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