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官宣!城投化债卸下重担

楼市   2024-11-12 17:45   江苏  

近两周国资领域热闹非凡,最火热的当属前两天的重磅新闻——新一轮地方债务大置换开启,直接新增10万亿元化债资源,将对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此外,近期国有资产的最新“家底”也正式公布了,中央企业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最新数据,也在近日出炉,值得关注!

新增10万亿元!
超重磅地方化债政策正式官宣

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据银河证券测算,按照每年2万亿元债务置换规模计算,每年可至少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1万亿元,这部分资金无论是直接用于民生相关的财政支出还是投资,均能拉动有效需求回升。财政支出提升1万亿元,预计至少带动GDP增速0.76%!

这几乎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了,地方政府接下来的化债压力将大幅减轻。

一方面这反映出了中央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决心;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债务置换也有望让地方腾出手来专注于发展城市经济、保障民生。

其实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一直有在持续开展地方债务的置换工作。据专家介绍,自2015年至今我国已经历四轮地方债置换,其中规模最大的一轮是12.2万亿元。

而这次情况又有些不一样。除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之外,还提出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这几项重磅举措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的消化额将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发布会称,据此估算,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隐性债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这对于当前地方政府面临较大债务压力与经济发展任务的双重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对于许多城投公司而言,债务置换有助于剥离历史债务包袱,真正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市场化转型和业务发展当中去。戳这里,助力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一轮化债还有望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预期。因为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同时,还将间接消化部分企业欠款。且降低还本付息压力后,地方将有更多的财政资源可以向民生、向市场倾斜。

总而言之,这一轮地方债务置换将会对地方GDP、投资与民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值得各方关注!


国有资产最新数据公布
已拥近400万亿雄厚“家底”!

11月5日,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正式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

报告披露了最新的国有资产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71.9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45.1万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4.2万亿元。

可以看到,随着近几年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的“家底”是越来越雄厚了。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了。在《这60万亿国有资产,不能再沉睡了》一文中,小明获取的数据尚停留在59.8万亿元,今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至少7个百分点!

将这个数字拆分开来看,64.2万亿中,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占了6.9万亿元,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则占了绝对的大头,为57.3万亿元,占比超过89%。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盘活重任,主要在于地方。

此前小明也撰文分析过,行政事业单位相比于多数市场化企业来说,资产管理的意识与方法积累是不足的,所以很容易忽略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不知不觉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和资产的闲置。戳这里,实时掌控租约,消灭“闲置资产”

但这个现状必须作出改变,这也是为什么中央近年来不断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具体的指导办法。

本次提请审议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下一步要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加强房屋、车辆等重点资产管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还提到了要探索开展数据资产管理,积极稳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开发利用。

可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将会是下阶段国有资产盘活这个大课题下的一项重点。

央企布局战新产业力度持续加大
已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最新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总投资规模的近40%。

具体的投资方向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这几年中央不断对国央企强调加大战新产业布局力度的要求,如今成果已经越来越显著,去年全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万。

可见战新产业正在成为推动国央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相信今年,这个收入数字还会有可观的增长。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需要面对更复杂的潜在风险,所以国央企的投资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既要关注项目的短期经济效益,也要看长期效益;既要看个别项目的盈亏情况,也要看战新项目投资的整体绩效。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国资委不断强调国有企业个性化考核机制的落地,只有建立差异化、长周期的考核评价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并细化各种场景下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才能支撑国央企勇于布局新兴产业,主动开拓探索。戳这里,助力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国资委明确提出要求:
央企领导干部需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

10月24日,由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正式开班。

在开班仪式上,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支持推动中央企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知识,更好推动中央企业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组织央企干部们共同学习人工智能知识,这个消息乍一听还挺新鲜的。此前,人工智能只是企业们高度关注的一种技术趋势,而如今这已经成了央企干部必须掌握的知识了。

这个导向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人工智能是有望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基础性技术,国央企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领军角色,必须积极拥抱新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掌握与探索上作出表率才行。

此外,张玉卓还强调,中央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

此前国资委曾强调,国央企要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核聚变、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

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领域发展的加持作用是值得期待的,而背后一定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撑。

所以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国央企将会打开AI人才的招引大门,加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并引进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支撑国央企进入AI+发展时代。

点击了解详情↓↓

江苏明源云
明源云,是国内领先的不动产生态链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0909.HK),秉承“深耕数字科技,助力产业升级”的使命,累计为超7000家不动产开发、运营企业提供了数字化产品与服务。这里是江苏区域,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