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四册·45

文摘   2025-01-12 12:03   安徽  

中文笔记 

  第四册

45

錢锺書          

視昔猶今       辨識整理

中文笔记·第四册·45

《疑耀》

張萱孟奇《疑耀》1

 

《嶺南遺書》本以《西園存槀》內《新序》冠其首。按四庫館臣似未見此《序》。倘見之,則此書撰人之非李卓吾,不辨可決。況書中反復攻佛,亦絕非卓吾口吻也。《序》中痛罵云:“不知何人借為閩禿李贄所著?……妄謂余止校訂此書,復偽。余撰一《序》、王伯穀書之,真大怪!”至謂:“居西省日,禿以妖書株連,繫詔獄,余偶偕同官好事者往覘之。禿輒長跪頓顙數十,至破其額。余竊笑:誰謂禿能佞佛耶?一覿其面,輒唾地去。今偽余《序》者,乃謂余青衿時,嘗負笈以從禿遊,一何誣也!余為青衿,未嘗跬步出國門。禿自薙頂,即從七觀音,居黃州,亦未嘗跬步涉五嶺。何由從之?況焦、黃汝亨二公皆禿文字交,往來甚密,能不覷破,而肯為余曲筆作《序》否?……王百穀數欲為余作《序》,以雁行二公,余未之應,百穀微有憾焉。故偽余《序》者,乞百穀書之。”【《緣督廬日記》卷三光緒十年六月十六日:“《廣陽雜記》第五卷多襲《疑耀》語。李卓吾盜刻七卷,今獻莊復襲之。此書并非奇作,吾不解諸君何以喜之也。”】【《廣東新語》卷十一亦謂此乃萱作:“書中稱‘余鄉海忠介’,又多闢佛,其非李贄之言,明甚。”】

李贄

 

卷一:“《孔叢子》:‘子思云:“先君生無鬚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按當是指孔子少時。《左傳‧昭七年》孟僖子病,命其子學禮於孔子,纔十七歲耳。眉者,惟言老也,無眉不可信。”【參觀《七修類槀》卷二十三,又《餘冬序錄》、《山志》卷一。】

 

黔國邸中高皇御容,龍形虬髯,左臉有十二黒子。予得內府藏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髯如銀絲可數,不脩【按此二容皆存,見《故宮週刊》139(似猪龍)、152兩期,參觀《丙子叢編》丁國鈞《荷香館瑣言》上】。成祖則有豹額環眼之状【140期】,兩髭横分,鬚長裹臍。不正立,頗與二后若相對意。至二后,則以帋蒙之,不敢啟云。”【又張瀚《松牕夢語》、范介儒《曲洧新聞》,又《菽園雜記》,又《棗林雜俎》2。】

 

卷二:【“世但知佛書自漢明帝時始入中國,不知秦之先,中國已有其書。《隋‧經籍志》曰:‘其書久矣流傳,遭秦火之世,所以湮滅。’劉向《列仙傳》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在佛經。’又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口傳浮屠經,此皆白馬未入中國之前也。況明帝時,傅毅對帝所言,皆是佛書。使先此未有佛書,毅何從而得之?白馬既來,其說乃浸淫耳。”】

 

佛未入中國時,先有此‘佛’字。《曲禮》曰:‘獻鳥者佛其首,畜鳥者則勿佛。’又《釋名》曰‘轡,佛’者,是即‘拂’。佛者,拂人者也。其棄父母,離妻子,一切歸空,皆拂之謂也。”【按錢一本《黽記》闢佛亦引《曲禮》。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謂“闢佛先生”見《曲禮》云云大喜,《四庫提要》謂指一本而云云,蓋不知孟奇已先發此論也。參觀《堅瓠五集》卷二3:“‘佛’乃‘弗人’,‘僧’乃‘曾人’。”】

 

利瑪竇

卷三、卷四皆引“西僧利瑪竇”言天地事,而合以中國古書。

 

【“劉晝《與高歡書》:‘尼是僧之妻妾,六月一墮胎。’”】

 

卷四:“王槐野《與王立道書》曰:‘傳言公今講學,棄去文詞不理,此近代道學自護其短之巧術,奈何教之?’

 

卷五“螬可療目”引《本草》及《晉書》盛彥之母事,以說陳仲子事【《千百年眼》襲此】。同卷謂《本草》言:“蓴、鱸二物同羹,可以下氣止嘔。季鷹當時意氣鬱抑,故作此念。4”【《湘素雜記》謂“贈之芍藥”以芍藥破血,可相比。】

 

考亭評杜詩‘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曰:‘心不在焉’,則不得其正。

 

卷五申升厂“王導非忠臣”之說。

 

少陵詩押‘為’字,終不佳。

 

《繡襦記》鄭元和殺馬,乃翰林學士王元鼎與妓順時秀事。

 

古帝王多云‘蛇身’‘牛首’,猶今相家之‘鶴形’‘虎形’,豈真如鶴如虎哉!陶弘景乃疑佛述地獄中‘牛頭阿旁’為三皇五帝,誕矣!

 

《五雜組》

《五雜組》,謝肇淛5

 

【補見《桐城吳先生全書》冊6。】

 

卷一《天部》:

 

客星犯帝座,此史官文飾之詞耳。漢文之於鄧通,哀帝之於董賢,同臥起者數矣,未聞帝坐之有犯也。武帝微行,宿主人婢,婢婿拔刀襲之,同宿書生見客星掩帝坐。此賊也,而子陵同之乎?至於海內分裂之時,史官各私其主,人君各帝其國,不知上天將何適從也?客星有五:周伯主喪,老子主饑,王蓬絮主兵,國星主疾,溫星主暴骸。俱非吉星也,《史》以子陵當之,不亦冤乎?

 

星宿,‘宿’字俗音‘秀’,然辰之所舍有止宿之義,則音‘夙’亦可。《陰符經》云:‘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走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則從‘夙’音久矣。

 

【卷一羽士向永樂索金梁條謂“與小說中彈子和尚詐王太尉錢事相類”,蓋已見《平妖傳》矣7。】【又卷九言:“置狙於馬廄,令馬不疫。《西遊記》謂天帝封孫行者為弼馬溫,蓋戲詞也。”卷十五論《西遊》《華光》二書皆寓至理,而謂《三國演義》等書“俚而無味”,獨不及《水滸》8。】

 

月犯少微,戴逵以為憂,而謝敷死,人為語曰:‘吳中高士,求死不得。’熒惑入南斗,梁武帝徒跣下殿以禳之,既而聞魏主西奔,大慙,曰:‘虜亦應天象耶?’固知好名之心,有甚於好生者矣。”【參觀《甌北集》卷八《放言》9。】

 

《爾雅》:‘風從上而下曰飈,亦曰扶搖。’《莊子》‘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言大鵬摶此二風而上也。杜詩【《瞿唐峽》詩】:‘五雲高太甲,六月曠摶扶。’想是誤讀。”【按章太炎說“”當作“”,謂拍也。】

 

《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

卷二:

 

【卷二:“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者。閩方言以燈為‘丁’,每添設一燈,則俗謂之‘添丁’。”】

 

【“北人重墓祭。余在山東,每遇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當時使有善歌者,歌白樂天《寒食行》,作變徵之聲,坐客未有不墮淚者。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舄履相錯。日暮,墳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

 

余嘗以破日娶妾矣,不逾年而得雄;嘗以月忌上官矣,不數載而遷;嘗以天賊日解水衡錢萬緡矣,而卒無恙;嘗以空亡日出行蒞任矣,而諸事盡遂。其餘小事,不可勝紀。故謂陰陽曆日可盡廢也。”【頗信天象,而不泥。然力非擇日、堪輿。卷六謂:“世間最不足信者,祿命與堪與二家耳。蓋取驗皆在十數年之後。10”】【《尉繚子‧天官篇》11。《唐書‧李愬傳》:“討蔡,軍吏曰:‘往亡,請避之。’愬曰:‘賊以往亡謂我不來,正可擊也。’”】【《韓非‧飾邪篇》:“鑿龜數筴,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趙也。……而以攻趙者燕也。”《魏書‧太祖紀》12。】

 

西家之東即東家之西〔宋仁宗語,見王定國《聞見近錄》(‘將修東華門,太史言太歲在東,不可犯’),亦見《邵氏聞見後錄》卷一:‘東家之西,乃西家之東;西家之東,乃東家之西’〕,此一言足以破太歲之謬矣。紂以甲子亡,武王以甲子興〔《論衡‧詰術篇》13:‘武王以甲子日戰勝,紂以甲子日戰負’〕,此一言足以破陰陽之忌矣。”【《論衡‧四諱篇》:“益東家之西,損西家之東,何傷於地?”】

 

五行有生中之尅,有尅中之用,有反恩而成仇,有化難以為恩。如火生於木,而焚木者火;水生於金,而沉金者水。火本尅金,而金得火乃成器;金本尅木,而木得金乃成材。水生木矣,而木中有液,謂木生水亦可;火生土矣,而石中有火,謂土生火亦可。此兩相生者也。水尅火矣,而火然則水乾,謂火尅水亦可;土尅水矣,而水浸則土潰,謂水尅土亦可。此兩相尅者也。木不能離土而尅土,土不能離水而尅水,此相親而相尅者也;火燎木而生於木,土遏火而生於火,此相憎而相生者也。五行惟金生水,頗不可解。周興嗣《千文》謂‘金生麗水’,則水反生金矣。”【參觀《七修類槀》卷五“生尅制化”。】

 

謝安

卷三《地部》: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然分野之說,渺茫無據。九州之畫,始自《禹貢》,上遡開闢,不知幾甲子矣,豈天於斯時始有分野耶?九州於天地間,纔十之一耳。人有華夷之別,而自天視之,覆露均也,何獨詳於九州而畧於四裔耶?荊蠻、閩越、六詔、安南,皆昔為蠻夷,今入中國,分野豈因之而加增耶?

 

燕雲只有四種人多:奄豎多於縉紳,婦女多於男子,娼妓多於良家,乞丐多於商賈。至於市陌之風塵,輪蹄之紛糅,奸盜之叢錯,駔儈之出沒,蓋盡人間不美之俗,不良之輩,而京師皆有之,殆古之所謂‘陸海’者。昔人謂:‘不如是,不足為京都’【謝安語,見《世說‧政事門》:‘若不容置此輩,何以為京都’】,其言亦近之矣。長安有諺語曰:‘天無時不風,地無處不塵,物無所不有,人無所不為。’

 

三國時諺曰:‘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而金陵無緜遠氣象,鐘山太逼,而長江又太逼。近人有謂金陵山形散而不聚,江流去而不留,非帝王都也。

 

【“余承乏留都北部。……故今宦者謂留都為仙吏,……然不可為巧宦者道也。”】【參觀《玉茗堂尺牘》卷一《與司吏部》。】

 

金陵、秦淮一帶,夾㟁樓閣,中流簫鼓,繁華佳麗,自六朝以來已然矣。杜牧詩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夫國之興亡,豈關於遊人、歌妓哉?六朝以盤樂亡,而東漢以節義,宋人以理學,亦卒歸於亡耳!但使國家承平,管絃之聲不絕,亦足粧點太平,良勝悲苦呻吟之聲也。

 

【“姑蘇人儇巧而俗侈靡,視四方之人,皆以為椎魯可笑,而獨擅巧勝之名。”】

 

易州、湖州之鏡、阿井之膠、成都之錦、青州之白丸子,皆以水勝耳。至於婦女,尤關於水,蓋天地陰氣所結也。不聞山中之產佳麗。14

 

【“人生飯粗糲、衣氈毳,皆可耐,惟無水烹茶,殊不可耐。”】

 

【“《名園記》水北胡氏園,其名皆可笑云云。今人扁額俗惡:入門曲逕,首揭‘城市山林’;臨池水檻,必曰‘天光雲影’。‘濠濮’想多見魚塘,水竹居必施‘筠塢’。‘日涉’‘市隱’,屢見園名;‘環翠’‘來雲’,皆為樓額。”】

 

【“古人觀室者,周其寢廟15,又適其偃焉。偃者,厠也。可見古人重厠。”】

 

【“武帝如厠,見衛青,解者必曲為之說,此殊可笑。《史》之記此,政甚言帝之慢大臣,以見其敬黯耳。……石崇厠上有絳紗帳,……則帝王之厠可知。豈比窮措大糞穢狼藉、蠅蛆縱橫者?16”】

 

論“”“”不同,而世皆以“”為“”。【雖不如《經韵樓集》一文之詳,亦備攷。卷十四論“稽首”“頓首”“九拜”事,亦與段氏文相發明。】

 

【“元《經世大典》曰‘火衖’,今京師訛為‘衚衕’。”(參觀《四寸學》卷三。)】

《經韵樓集》


視昔猶今 校註

《中文筆記》第四冊243-5頁。


2 “張瀚”原作“張翰”。


3 “”原作“”。


4 “意氣鬱抑,故作此念”原作“意氣鬱逆,故作此意”。


5 《中文筆記》第四冊245-56頁。“”原作“”。


6 即硬皮本(十九),《中文筆記》第十二冊72-5頁。


王太尉”當作“善王太尉”。


8 “《華光》”《五雜組》原文作“華光小說”(《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即《南游記》)。


9 “人生百年中,最畏莫如死。……戴逵託隱淪,吳中號高士。一朝少微殞,求死且不已。


10 “十數”原作“數十”。


11 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


12 “屯厄有期,禍生非慮,將人事不足,豈天實為之!


13 “詰術”原作“詰宅”。


14 “不聞”原作“不謂”。


15 “”原作“”。


16 “蠅蛆”原作“蛆蟲”。










钱锺书研究
介绍钱锺书先生及其家人生平与学术,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关注最新钱学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