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四(五)
《閏月》:“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按“迂”之為言“緩”也,逢閏則一年之過稍遲,似羲氏和氏少緩其驅。參觀《相勸酒》云:“羲和騁六轡,晝夕不曾閒”;《天上謠》云:“東指羲和能走馬。”
〇《天上謠》:“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按即謂天上片刻,人間積歲。王質一局而爛斧柯,劉阮半年而易七世,皆此意。“海塵”句正如麻姑之言蓬萊清淺,山下之海又揚塵耳。參觀《古悠悠行》云:“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浩歌行》云:“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容安館札記
錢
鍾
書
《爛柯仙蹟》
〇《浩歌》:“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髮薄不勝梳。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按“衛娘”與《洛姝真珠》之“楚腰衛鬢四時芳”皆用張平子《西京賦》“衛后興於鬒髮”句、潘安仁《西征賦》“衛鬒髮以光鑑”句,《文選》善注皆引《漢武故事》悅衛子夫鬢事。“髮薄”云云,紅顏易老之意。故以“秋眉換綠”承之,謂眉已非新綠而換秋色【cf.《十二月樂詞·三月》:“梨花落盡成秋苑”】,參觀《貝宮夫人》云:“長眉凝綠幾千年。”眉綠或“凝”或“換”,此仙人與肉人之別也。
〇《秦王飲酒》:“劫灰飛盡古今平。”按《古悠悠行》云:“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金槽琵琶夜棖棖,洞庭雨脚來吹笙。”按下句不可解,“洞庭雨脚”豈喻羯鼓耶?《類說》卷十三《羯鼓錄》云:“宋璟尤善羯鼓,曰‘南山起雲,北山起雨’者,宋所作也。(中略)璟又曰:‘頭如靑山峯,手如白雨點。……山峯取不動,雨點取碎急。此羯鼓之能事’【《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僅引此節,文字不如此】”云云。當是謂笙聲應鼓聲而作,即《樂記》所謂“弦匏笙簧,會守拊鼓”耳。
衛子夫
“仙人燭樹蠟烟輕,清琴醉眼淚泓泓。”按《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林賦》:‘若夫青琴虙妃之徒’”,伏儼注:“青琴,古神女也”,蓋即上句之“仙人”。“燭樹”謂燭奴之象女者。“醉淚”喻蠟淚,以侍宴,故曰“醉”,本地風光也。
〇《洛姝真珠》:“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金鵞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烟重。(中略)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玉喉窱窱排空光,牽雲曳雪留陸郎。23”按寫倡家送故迎新,無隔宿情也。“花袍”二句謂所歡不至,依然畫眉點唇,適新客而為容,參觀《夜來樂》云:“新客下馬故客去,綠蟬秀黛重拂梳。”“蜀山夢”謂巫山,參觀《湘妃》云:“巫雲蜀雨遙相通”,《惱公》云:“蜀烟飛重錦,峽雨濺輕容。”“金鵞屏”如溫飛卿《更漏子》之“畫屏金鷓鴣”。“行烟”即行雲行雨之代詞,合歡必先脫衣解帶。“重”者,累也。“無秋涼”“四時芳”二句言熱鬧,所謂夜夜元宵、四季長春。“玉喉”句,所謂響遏行雲。“留陸郎”句謂白馬不來而斑騅又至,門前初不冷落也。
〇《湖中曲》:“燕釵玉股照青渠,越王嬌郎小字書。蜀紙封巾報雲鬢,晚漏壺中水淋盡。”按謂男子擲巾,巾中裹書,約漏盡幽會。末句即報詞也。
麻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