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四册·47

文摘   2025-01-30 12:00   安徽  

中文笔记 

  第四册

47

大本(二十二)1

錢锺書          

視昔猶今       辨識整理

中文笔记·第四册·47

《全唐詩》

策高足”“據要津2

 

絃急”“柱促3

 

 

《全唐詩》4

 

【《左厂集》卷八《讀全唐詩書後上》《下篇》頗多是正。又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中之《唐人選唐詩》殘帙,可補正數家。】【《知不足齋叢書》中《全唐詩逸》。】【《朱駿聲文集·補遺》(《杜子美年譜》《李白小傳》《李益小傳》)。】【《定厂文集補編·最錄李白集》。《樵隱昔寱》卷十四《書穆堂別稿與方靈臯論所評歐文後》(王琦注《李白集》誤處)。《升厂全集》卷三《李太白詩題詞》(攷其為蜀人,嘲齊、魯)。】【《品花寶鑑》54回:“王瓊華道:‘《唐詩三百首》,真是全唐詩中的精華。’”】

《唐詩三百首》

 

【“分路揚鑣”“同工異曲5。】

 

唐太宗:

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

待予心肯日,是汝命通時《翰府名談》唐莊宗引之

【《翻譯名義集》七載唐太宗《梵經臺》七律,失收。玩詞意,是偽作。】

唐明皇: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啄木觜距長,鳳皇羽毛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續薛令之題壁》

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題梅妃畫真》

唐文宗: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唐宣宗:

自題“鄉貢進士李道龍”,有《弔白居易》七律,中二聯云:“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武后: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臘日宣詔幸上苑》

看朱成碧思紛紛,顦顇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如意娘》

 

江妃

江妃: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粧和淚汚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謝賜珍珠》

 

章懷太子: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南唐後主:

 

【詩之去詞,不啻霄壤。】

 

牙籤萬軸裹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不是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梁元帝謂:‘王仲宣昔在荆州,著書數十篇。荆州壞,盡焚其書,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見虎一毛,不知其斑。’後西魏破江陵,帝亦盡焚其書,曰:‘文武之道,盡今夜矣。’何荆州壞焚書二語,先後一轍也。詩以慨之。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

 

衰顔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

 

【又《江表志》載楊溥詩,與馬令《南唐書》載後主詩全同(所謂“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回首細思量”)。】

 

錢武肅王:

 

沒了期,沒了期,春衣纔了又冬衣。

 

後蜀後主:

 

【《樂府雜曲》已散見各家名下,復合編於前,殊為堆疊。】

 

氷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簾開明月獨窺人,敧枕釵橫雲鬢亂。起來庭戶寂無聲,時見疎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後蜀後主

 

魏徵: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述懷》

 

楊師道:

 

芳草無行逕,空山正落花。《還山宅》

 

李義府:

 

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6《堂堂詞》。按陳子良《賦得妓》云:“明月臨歌扇,行雲接舞衣。”已在義府前。

 

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栖。《詠烏》。按馬周亦云:“何惜鄧林樹,不借一枝棲?

 

【虞世南:“油雲陰御道,膏雨潤公田。《發營逢雨應詔》

 

王績:

 

【太白以前,唐人詩中最好言醉酒者。】

 

孟光儻未嫁,梁鴻正須婦。”《未婚山中敘志》

 

《贈程處士》云7:“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按此玉川《聞韓員外貶》云:“功名生地獄,禮教死天囚”之祖,又無功有《春桂問答二首》:“問春桂:桃李正芬華,年光隨處滿,何事獨無花?”“春桂答:春華詎能久,風霜搖落時,獨秀君知不?”《柳亭詩話》卷二十二謂玉川《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亦祖無攻此作。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畧云:“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衰宗多弟姪,若個賞池臺。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柳行疎密布,茅齋寬窄裁。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後開。按此乃右丞“君從故鄉來”一絕之祖,而詞費。朱仲晦《答王無功問故園》句句作答,字數亦等,“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後明”最巧。

《柳亭詩話》

 

上官儀: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盧照鄰: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長安古意》


【“竹懶偏宜水,花狂不待風。”】


城狐尾獨束,山鬼面參覃。


張九齡: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懸河注水,酌之不竭。8”】


【柳州“城上高樓接大荒”之祖。9


宋之問:


春泉鳴大壑,皓月吐層岑。


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


【《雨從箕山來》:“深入清淨理,妙斷往來趣。”即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所謂“湛然冥真心,曠刼斷出沒”也。下句言心止不動也,而康熙《御選唐詩》卷二注乃引《書》“惟克果斷”、《吳志》“好謀善斷”、《易》“小往大來”、《禮記》“禮尚往來”,兔園之陋如是10!亦猶同卷李嶠《秋山望月》之“風送一螢來”注引《禮記》“腐草為螢”也。至同卷邢象玉《古意》“滄浪之水清”,注乃引《楚詞》“滄浪之水清兮”云云,則并四書亦忘却矣。】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迷路出花難。《春日宴宋主簿山亭得寒字》


舊遊惜疎曠,微尚日磷緇。《寄天台司馬道士》


遙州刀作字,絕壁劍為峰。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新年作》

宋之問

 

【王勃《詠風》:“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李嶠:

 

席愴孤生竹,琴哀半死桐。

 

詠物五律數十首,皆不佳。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中秋月》

 

杜審言

*杜審言:

 

【除延清以外,要推此人爽健,不盡綺麗。】

 

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

 

水作琴中聽,山疑畫裏看。《經行嵐州》

 

日氣含殘雨,雲陰送晚雷。

 

相逢慰疇昔,相對敘存亡。《贈崔融二十韵》中一聯。張說《相州前池別許鄭二判官》五律云:“一飛喬木上,一返故林垂。”沈佺期《哭蘇眉州崔司業》五排云:“相看尚玄鬢,相次入黃泉。”杜甫《得舍弟消息》:“汝書猶在壁,汝妾已辭房。”

 

郭震: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閒處倚筇看。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雲》

 

蘇頲

*蘇頲:

 

片陰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水態含青近若空。《興慶池侍宴應制》


歲窮惟益老,春至却辭家。可惜東園,無人也作


徐彥伯:


《石淙》云:“碧淀紅涔崿嶂間,淙嵌洑岨洊成灣。琪樹琁娟花未落,銀芝窋䆛露初還。八風行殿開仙牓,七景飛輿下石關。張蔦席雲平圃讌,焜煌金記蘊名山。”【彥伯文號澀體,而詩僅《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五律與此首澀。】


于季子:


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漢高祖》


【劉希夷:“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11”】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幷書》云:“觀齊、梁間詩,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


達兼濟天下,窮獨善其時。《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用經語不通。】


張說:


信知本際空,徒掛生滅想。《山夜聞鐘》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群雄睚眦相馳逐。晝携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鄴都引》


鱗宗殼族嬉為府。《同趙侍御乾湖作》


古木無生意,寒雲若死灰。


年來人更老,花發意先衰。《寄許八》


猿鳴知谷靜,魚戲辨江空。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王適:

 

有時須問影,無事却書空。《蜀中言懷》

張說


視昔猶今 校註

《手稿集·中文筆記》第四冊257-314頁。257頁下脚註:“原本尺寸:140×252mm”。據范旭侖《錢鍾書著作考異》,大本(二十二)為“《全唐詩鈔評》冊,三十五年下半年。題名本《容安館日札》第三十五則”。


2 《中文筆記》第四冊258頁。《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3 《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音響一何悲,絃急知柱促。


4 《中文筆記》第四冊259-300頁。


5 《御定全唐詩·曹寅等進書表》:“蘇、張、李、杜分路揚鑣,韓、孟、元、劉同工異曲。


6 手稿此處雙圈。


同上。


8 卷五十楊炯:“張說曰:‘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


9 不知何所指。


10 “惟克果斷”原作“惟果克斷”。


11 “清萬里”原作“掃萬里”,“掃一室”原作“清一室”。











钱锺书研究
介绍钱锺书先生及其家人生平与学术,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关注最新钱学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