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没出京,带孩子去了趟首钢园,就在首钢园的香格里拉酒店住了住,这里五一还特热闹,感觉挺好。
之前很少来这边,但今年机缘巧合,来过好几次。一开始不是很理解,这么大的区域,单一业主,现在的利用方式虽然把厂子保留的如此完整,但其实使用起来颇为不便,建筑成本也高,既然首钢搬迁了,为啥不能全部拆掉,把这里彻底当块空地,从零开始规划整理呢?
开始我想象的原因还是有点狭隘的,例如是不是因为业主是首钢,实际上市里也不能给太多的住宅指标,利益上还是和城市收储的土地有所不同。虽然可能从业主看单一业主成本可控,但从收储单位看,单一业主,还是这么高级别,反而谈判能力更强,可能也没法用收储的方式。
但在这里住了几天,白天晚上都在附近转转,逐渐理解了现在这个保留工业遗产的方式的价值。
单算经济账,我的理解并没有变,土地最值钱的是可以建住宅的指标,但这个是总量控制,和是否成片开发关联度并不高。而这么大片连起来的商业办公指标,更要考虑供应节奏和全北京的总体吸纳量,即使有了很干净的净地,考虑到市场的平衡,也是个很漫长的建设过程。
然而现在的工业遗产保护方式,一方面短期控制了开发强度,保证不会一下子供应出大量的商业办公。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这块区域的文化记忆,也是努力使这个区域在一大堆商业办公区域中脱颖而出。成片的,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产业区域可能并没这么稀缺,但保留的文化脉络,普通百姓心中的记忆故事,领导眼中的政治占位,才是让一个区域产生独特性的关键,这可能也是我们当前大环境的现状。
但现在这样也不是终点,随着这个园区的逐步开发,我觉得对工业遗产保留多少应该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就像城市更新一样,可以未来逐步把那些不重要的区域拆除,或继续改造,或拆掉重建的更漂亮,保护也得分级,不能让初期的规划作茧自缚。
最后说点其他的,晚上走在首钢园里,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一栋栋建筑就像一个个单独的学院,只不过这个大学是开放的,学生和市民混在一起,有私家车穿过,有骑着自行车的人,有学生宿舍,有教学楼,有商业,大家穿梭其中。
大学校门为啥不能和产业园一样,对外打开?为啥要把学生像熊猫一样管理起来?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探讨为啥住宅小区大门不能打开,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小区是私域,所以不能由行政命令随便要求对外打开;另一方面,小区边界是物业公共管理的边界,内外有管理差,所以不能打开。中国住宅小区开发成功的秘密就是在不能提高大的社区外公共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客户的小环境。随着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高了,内外管理差别小了,自然门就好打开了。当然前提是私域的业主要同意。
把这个道理搬到公共建筑例如大学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学大门打不开,其实是对所在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暗暗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