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下2023年公众号的情况,顺便为2023年的文章做个索引。
首先是阅读数字,2023年扣除转载别人的文章,2022年的索引文章,以及放在第二篇第三篇的参考备注文章外一共写了22篇,平均阅读数字4133,比22年和21年都有所下降。
年份 | 篇数 | 平均阅读数 |
2023 | 22 | 4133 |
2022 | 22 | 4805 |
2021 | 17 | 4882 |
2020 | 13 | 3952 |
2019 | 21 | 3725 |
2018 | 30 | 6211 |
2017 | 35 | 2243 |
2016 | 36 | 1811 |
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大环境问题,不是很多人喜欢在公众号读文章了。但自己的原因也有,其实看具体的文章分布(可以见后面的附图),每年的阅读数其实都是因为有很多篇阅读量很高的房地产相关文章带动的,这样的文章今年也写得少。行业今年乏善可陈,我自己对行业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了。
自己做完文章统计还是有点自我感慨的。现在很多文章的阅读量已经是算法决定了,有些自己觉得写的挺好的文章其实没什么阅读量,有些写的不完美的反而很高,原因都是复杂的系统算法决定的。追求高阅读肯定是一个策略,很多可以调整的地方,但实际上过分迎合算法,也不容易写好文章,写出来的都是“算法时尚”,回头看价值就偏小了。这个还是得自我评价为主。
现在这个号订阅的读者有18000多,本身已经是个细分的小群体了,从以前都是些牛的朋友,到现在我觉得很多都是地产同行和对房地产感兴趣的人。群体偏好是很明显的,我每年都做文章的分类,讨论地产的文章阅读量总是遥遥领先。所以如果是追求增长的策略就是要针对细分做事,聚焦地产类文章。
原先我们都说不要给人打标签,这两年算法大行其道,打标签真是个好工具,我觉得大家的价值观也变了,自己都愿意给自己打标签,很多人见面就说自己是i人e人的。
打标签让工具更好用,就像是资本市场不喜欢公司多元化一样,读者对公众号也不喜欢多元化,最好稳定输出一个类型的内容就行,多元化可以通过读者多关注几个号来解决,而不是一个作者的写作多元化。
这种情况其实是最自然,最市场化的结果,所以综合供需看,理解世界其实很容易,你对很多事,都可以快速搭出一个模型原型来,但是商用就很难,要很多人接受这个模型就需要不断打磨,因为竞争的市场只能容纳最好的最极致的模型,细分也是为了供应端聚焦努力。商业组织就像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的组合,激动人心和乏味的一面也都是这么带来的。
以下是今年的索引:
地产行业观察:
读书笔记类:
读书笔记写了三篇,有大杂烩的搬运自己朋友圈的读书笔记一览,还有针对性的读了两本关于GE的书,我自己觉得还挺值得思考的。还有篇关于学习方法的,主要是带小孩,我还做了个思维导图笔记。
个人随想:
感想类里,关于短视频那篇更像是商业模式讨论,感觉对短视频的看法正在进入质疑-理解-成为的深入过程中。
疫情影响如此之大,我自己觉得自己对疫情的随想感受最深,写的也最好。
足球:
足球类的我的想法也一直一致,鼓吹市场化,鼓吹办好联赛,但可预见的将来,中国足球离这两件事是越来越远的。
AI学习:
今年认真在用chatgpt和midjourney两样最红的AI工具,颇多感悟,这里思考人工智能的每篇文章都是挺认真写的,我想给自己也算是留个学习笔记。也希望就这个领域与大家能多交流。
其他文章:
今年还转载了一个前同事的文章,前同事转行做了大学老师,挺有意思的经历。
因为写金元足球,还把之前去韩国看恒大追星的博客文章再在公众号平台发了一遍,主要为金元足球那篇文章做个参考。
最后关注一下我的套娃索引系统,年年都是这样,点进22年的就可以看到21年的,最后一个一个循环下去,文章索引就都有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