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的问题大家怪罪给预售制度,但预售制度扩张了行业的供给资金,降低了供给成本,导致住宅供给能力大幅提高,能够盖得又多又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6.7平米到现在的39.8平米,尤其在之前一穷二白资本不够的时候预售制度实际上作用很大。
项目交付不是大问题,但是在目前这个状态下,却是大家看得到的大伤口。
危机下,人人都很苦,地方政府没有收入,地产商要还债,供应商干活收不到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主体都没有得到实际的救助,等到微观的客户个体开始发现交不了楼了,拒绝继续还贷,才开始产生连锁反应,项目不能交付,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大伤口。
挤牙膏式的救项目不救主体,实际上是个姑息疗法,就想快速把伤口包上,还不想处理里面的溃烂。把问题混过去,实际上之后问题会此起彼伏。
但行业确实有自己的隐患,行业周转太快,过度金融化,拿来做生意的钱中借来的钱比例太高。
拿行业优等生万科举个例子,2021年末万科大概有2万亿总资产,存货1万亿,股东权益4000亿(含少数股东权益),负债1.6万亿(算上预售款),一年的经营现金流入有5000亿。
如果销售大幅放缓,流入需要减半,按照8%利率粗算,多支出的利息就是200亿,是股东权益的5%左右,但是如果房价和地价下跌10%,存货就能跌掉1000亿,相当于股东权益跌去25%。
从这样的结构看,价格不下跌,似乎地产商家底还可以,没什么资不抵债风险,但如果价格快速下跌,这个家底就显得薄了。
怎样识别好人?大家首先选择相信所有制结构差异,简单讲就是相信国企,相信他有个无限责任的股东。央企很好,但地方国企也不差。朱荣斌在博鳌论坛说其实地方国企状况也很糟糕,这点大家当然知道,但是只能选择相信,粗暴直接,但简单有效。
其次是缩短信任链,选择相信业务范围比较聚焦的民企。这些业务地域范围没有打开的民企,在上一轮的竞争中看起来是“失败者”,但现在却因祸得福。由于项目地域聚焦,困难当地金融机构也理解,涉及的合作方多在本地,当地管理部门甚至可能也有一些兜底责任。这样靠比较短的信任链条,也变成了流动性纾困的受益对象。
最难相信的是全国快速扩张的标杆民企,搭着土地招拍挂,资金全国调配的春风,全国扩张顺风顺水。实际业务却像一张复杂的网,谁也说不清楚,看起来都是资产大鳄,有拆东墙补西墙的便利,实际上拆着拆着,谁也不知道到底拆的那块砖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选择相信他们,需要更高层面的官方救助和背书,或者整个市场普遍性的放水。
这次出事爆雷的大多是这样的房企,恒大、融创、世茂等,但过去几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政策就是鼓励大家长成这样,所以他们在行业内占比也最高,这种模式下,现在即使没有爆雷业务也都很难过,过去的销量榜前列的碧桂园、万科、龙湖、旭辉也都如此。
恢复销售最重要的还是要给发展商松绑,之前很多反市场的手段,例如限价、非必要的限购、限产品面积段等政策都需要及时退出。限价取消可以让开发商不那么急的推出新产品,主动减少供应。取消限购和限产品可以提高开发商扩张市场,发现新的客户需求的积极性,毕竟危机阶段,扩张客户需求才是当务之急。
过去几年说到地产调控,大家都过于关心价格,却往往忽视价格信号传递的供求失衡。限价没有解决深层次的供求矛盾,也没有促进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微观化管理手段越多,遇到危机事项,越容易发生部门本位主义的反应。
2016年有个很好的口号叫因城施策,但实际上和行业最相关的土地,金融政策都没有因城施策的灵活性,最后实际实施的只能都是一刀切的全国政策。加上住宅全面限价导致的低利润率,最终形成了行业内以高周转高杠杆为主的现状。发展商没有差异,没有优等生和劣等生之分,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危机变成行业危机的不良基础。
大家都着眼于短期价格的起起落落,忽视的是让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房产税迟迟下定不了决心,城市化的方向摇摆,土地单一招拍挂制度的坚持,农用地入市的改革滞后,土地财政的割舍不掉,形成明显的土地供给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