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朋友在我的公众号投稿,题目是《短视频很好,可我不喜欢》,我对她的观点挺认同的,也很理解短视频的一些天然缺陷,如信息密度低,阅读速度被限制,不好被检索,重观点轻事实等等,自己也没有看短视频的习惯。
最近因为要了解一下互联网营销,又重新研究了下短视频,感觉不仅缺点还在,发展趋势还更担忧了。
曾经因为有个公众号的问题请教兽爷,他和我说公众号文章阅读增长乏力是个必然趋势,因为实际上能连续读完1000个字,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门槛,他这个观点我当时感觉醍醐灌顶。
如果就门槛来说,短视频可能就是终点了,几乎所有人都能够看懂短视频,这个趋势其实符合现在网民=所有人的移动互联网现状。视频、图像和文字相比,传输的信息更多,实际上是让观看者(阅读者)更加省力,不用再脑补其他信息,天然就是更容易的传播手段。
这种对观看者的友好,在信息多种形式并存(如书和视频)的时候,很容易比较出来,比如你读哈利波特,JK罗琳把哈利描述得再详细,100个哈利迷心里还会有100个哈利波特的样子。但等到哈利波特电影出来,影片主角的造型实际上就从此定义了哈利的长相。
视频这样的媒体形式(电影,电视剧等等)和其他媒体形式共存多年,向来相安无事,但为何短视频这个形式总让人感觉攻击性强,令人不适呢?我觉得这和短视频的特质有关,我觉得短视频这种形式是高度内卷进化的视频2.0。
文化产品的传播也符合供求定律,当供给艰难时,易出名家,容易洛阳纸贵。但随着大家供给能力的增加,有效信息的筛选变成了越来越困难的事。我们从来都有辅助筛选的机制,例如各种推荐,评奖等等,这些筛选本质都是降维打击,用更专业的人来帮忙筛选更优质的信息并把筛选结果分享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里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家公认的古典四大名著,电影里的奥斯卡金像奖等等,实际上都是一种优质信息辅助筛选机制。
但短视频时代,这个推荐算法机制遇到了大挑战,短视频生产过程太容易,产品生成速度太快,传统的基于专业人员的推荐筛选法受限于找不到那么多专业人员的时间来观看推荐。在这个时代,我们失去了传统编辑这个助手,海量的短视频只能依靠机器算法来辅助筛选推荐了。
实际上机器算法并不复杂,一是从众,经常就是利用大数据下的相关性代替因果关系,著名的超市啤酒旁边放纸尿裤的例子,实际上天天都在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上发生。二是基于反馈,你的下一个行为会持续影响你的下下一个推荐,持续调整。算法推荐的至高境界,是大家开始按照推荐算法开始指导内容的制作过程,形成了完美的闭环的过拟合。
平台无数内容,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内容更极端,节奏更快,矛盾更激烈,按照推荐算法指导出的短视频内容碎片化,高潮迭起,矛盾密集,没有层层推进的情感体验,就像读小说变成了读金句汇编。而且结构内容抄袭泛滥,都企图欺骗推荐算法,得到推荐流量。
这样下去的短视频平台究竟对我们和社会影响多大?
我觉得按照现在大家在短视频平台上闲逛的时间,这个影响可不小。作为智能体,我们的表现怎样其实和我们日常输入的训练材料直接相关,输入是垃圾,很难保证高质量的输出,这种平台推荐内容看得越多,人们可能就会更无耐心,更加易怒。几分钟读完看完xx的短视频现在大行其道就是典型证据。
写到这里为止,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老了,对新事物也不是总持拥抱态度了。这些陈腐观点和各国政府的打算禁掉tiktok之类的原因非常近似,稍有不同的是我觉得可能靠政府一禁了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对个人而言,怎样走出这样的负面影响?按照上面说法短视频平台本来就是按照人性弱点设计并强化的,抵御本来就不容易,但短视频泛滥,实际上人和人的区分度更大了。要提升自己,首先要从改善对自己输入入手,因为依靠短视频平台训练非常低效,大量相似短视频实际上都在训练你最容易训练的本能反应。要想有效的让你和别人区分开来,就不能过分依赖自己的本能喜好,沉溺短视频平台,要尝试给自己输入更长更深入的内容。毕竟最终可能短视频泛滥的世界,世界反而可能是由那些不看或者少看短视频的人决定的。
从社会角度看,没有什么更好的替代品前,全社会很难快速走出这个短视频泛滥的世界,但是这么持续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对这些同质化短视频产生厌倦,人数积累的多,总有一个全社会的“觉醒时刻”。可能到那个时候,短视频泛滥作为社会问题才算是被解决。
也许那时,回头看我们曾经浪费了这么多社会资源执着的产出了这么多同质化的低效信息,我们自己会嘲笑我们自己今天有多么疯狂的。
公众号以前发过的一些相关文章,可以参考:
戴希写的:《短视频很好,可我不喜欢》
我自己写的:《媒体还是真正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