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吗?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没、良、心!
人到中年,经历了一些人和事,跟来访者和身边的人交流,也会听到很多光怪陆离的故事,自然会有些困惑: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一本关于“无良症”的书。
一口气读下来,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一些长期困惑的问题感觉找到了答案。
同时,也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这世界上真有种病,叫做“无良症”;真有种人,没“良心”!
01
什么是“无良症”
在讨论“无良”之前,先搞清楚“良知”是什么。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就是良好的认知,是一种建立在情感依附上的义务感,它会激励我们做出看似不符合理性的判断、甚至有损自我的决定。良知是全体社会成员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发展总结出来的,已经深入集体潜意识,无需教授即可获得。良知控制着我们不去做一些错误的事情,给我们制定行为规则,一旦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情感惩罚,这个情感惩罚,我们叫罪恶感。
无良症,又称反社会人格,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是生理缺陷造成的。无良症患者感觉不到人们普遍具有的情感感受。面对情感问题时,他们大脑被激活的部位和普通人大脑被激活的部位不一样:他们被激活的是普通人做数学题时的区域。
他们的心理构造与正常人不同,少一根弦——不会自我约束,不会愧疚,不会心有不安。换句话说,这种人不懂何为情感。他们即使做了坏事被抓到,也只是感觉自己遭受了表面上的惩罚,内心丝毫感觉不到伤害别人所遭受的痛苦。
他们会很残忍地伤害小动物,而且当成一种乐趣;也会无限度地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停地索取而不自知。
当他们被惩罚、被对方反击的时候,只会觉得:嗯,有意思,碰上了一道有挑战性的数学题。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挑战成功,威胁、恐吓不行的话,即使痛哭流涕、跪地求饶也要达成自己的目标,掌握控制权。
正常人看他们为人处事时,经常有的感受是:
呀,真做得出!
天啦,怎么下得了手!
不会吧,难道他不会内疚、不会难过吗?
对,无良症患者确实做得出、下得了手,也不懂得内疚、难过是怎么一回事!
02
无良症有哪些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玛莎·斯托特博士说:
我听病人诉说反社会人格者如何侵犯、毁掉他们生活的故事已经听了快25年了,而当他们问我‘要如何分辨什么人可以信任’时,我的答案经常会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很自然会期待我跟他们描述这些人邪恶的行为细节、肢体语言或是言辞恫吓。但我跟他们说这些特征都不可靠,最可靠的特征是他们“装可怜”的戏码。与我们想象的相反,没有道德的人最普遍的行为并不是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是要博得我们的同情。
无良症患者有很多,在崇尚商业文明、强调个性的西方欧美社会,无良症在人群中的比例高达4%,要知道精神病患者的比例才1%。也就是说,在25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是无良症患者。当然,生活在东方世界的我们要幸运些,这个比例只有1%,因为东方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强调合作,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社会形态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跟外界的链接和互动,社会成员对“个性”重要性的强调也没有西方社会强。
心理学家在研究大量样本之后,总结出了无良人士的重要特征:
(1)无法遵守社会规章制度;
(2)习惯欺骗和操控他人;
(3)做事冲动,并且根本不会做出计划安排;
(4)易怒,并且时常保持攻击性;
(5)从来不顾忌别人的安危与健康;
(6)不负责任;
(7)在伤害他人以后没有愧疚感,并且毫无悔意。
以上特征中具备3个,在临床上就会被认定为无良症患者。
赫维·克列莱在其1941年出版的经典教科书《精神健全的面具》中,对精神病态作出了如下指控:“对精神病态者来说,美、丑(除了外表那种)、善、恶、爱、恐怖与幽默都没有实质意义,也无法打动他。”无良症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病的病态。不同的是,这种病的掩盖性比较强。
无良症患者对刺激的需求比正常人更大,这导致他们经常在社交、身体、经济或法律方面冒险。他们能够诱使别人和他们一起去冒险,而且他们还以擅长撒谎、骗人以及利用“朋友”著称。对于给“朋友”造成的麻烦,他们只会从个人利益和欲望满足的角度考虑收益,永远都不认为他们必须对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负责,也不会对“朋友”因为他陷入困境而感到不安。
此外,无良症患者或许会说自己很有感情,表现出“情商”非常高的一面,但实质上是“麻木、不仁”:所有的高情商表现都是他的“数学大脑”在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计算后,采取的“类正常人”行为——不带情感。
他们毫无同情心,也没有兴趣跟配偶谈情说爱。一旦深入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价值交换,可以完全没有爱情基础,所以几乎都是或草草结束或表面维持。而且,就算无良症患者认为配偶有价值,那也是因为他们把配偶当做个人财产,一旦失去了这一“财产”,他们会因为失去控制权而愤怒,但从来不会感到难过。
03
无良症是怎么形成的?
最新的生命科学研究表明,精神类疾病跟遗传基因有关,无良症也不例外。比如,暴力犯罪的基因就有40%的遗传可能性。动物和人体实验显示,攻击行为与中枢五羟色胺功能呈负相关,即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不足是攻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有研究认为,五羟色胺系统可能是通过五羟色胺1A受体或1B受体来调节攻击行为。
抛开生理基础不谈,良知是需要被训练、被感染、被强化的。如果良知被隔离久了,一直不被激发,不被回应,人大脑的生理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当发展到不可逆转的状态,他们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也就不可能拥有“良知”了。换句话说,人如果一直浸泡在无法感受、训练良知的环境中,时间久了,一些无良行为就会习惯成自然。
大量的调查研究标明,很多无良症患者都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他们的父母(或养育者)给予了不当的养育方式,或者他们从小就遭遇了重大的创伤等。比如《红楼梦》中的薛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5岁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后来为所欲为,纠缠秦钟,霸占女子,打死百姓而不知有愧,做下了很多离谱的事。
除了生理和成长环境的因素,时代本身的荒诞也会把好人变成坏人,比如饥荒、灾难或者惨无人道的战争等。
04
如何识别和应对无良症患者?
现实中的无良症患者并不能简单识别出来,因为“无良症”通常跟“表演型人格”重叠。在人群中,他们一般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自信、自恋爆棚,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也不会内疚、抑郁,所以,不会主动向医生、咨询师求助,被“治愈”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初步接触无良症患者,我们会觉得其情商偏高,因为他们可以准确地判断人的性格类型:哪些是容易被搞定的“老实人”,哪些是难缠的人精,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事业上,无良症患者有可能取得很高的成就,甚至成为医生、律师、教师等各个行业的精英。所以,不深入了解,我们无法从社会地位、职业、家庭等方面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无良症患者。
好在心理学家总结出了几条识别无良症的经验,也从无数被无良症折磨的人们身上总结出了应对无良症者的办法:
(1)坚持事不过三的原则:坚决不能原谅以同样的方式伤害自己3次的人;
(2)不要被对方的权威、地位、职业光环所影响,要有自己的判断;
(3)提防马屁精:一个人如果可以奴颜婢膝地讨好你,势必也能毫不留情地伤害你;
(4)在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不要与他们战斗,你不会赢的,因为你没有他们“狠”。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要试图去报仇,最好咽下他们对你的伤害,赶紧离开;
(5)不要让自己被无良症患者所利用,如果被吸住无法挣脱,你会被他们“榨干”;
(6)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对伤害过你的无良症患者最好的报复。
英国精神病学家斯托尔的开创性著作《创造的动力》将告诉你答案。本书从精分视角探究卡夫卡、梵高、莫扎特、罗素、爱因斯坦等天才的心灵结构、性格特点与精神疾病的内在联系,揭开创造力的真正起源和机制。
《创造的动力》是一部整合精神分析、文学、艺术、音乐和哲学的心理学杰作,不但可以帮你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还能帮你从心理视角理解社会万象、大众文化、主流观念以及人情人性。懂点文学、艺术和哲学,才能真正连接到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来访,走进来访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