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何深刻地去爱丨母亲原型、希腊女神与内在意象

情感   健康   2024-10-18 21:30   江苏  


如何用神话获得顿悟,激发内心的创造力?

一个虚弱的女婴被放在我朋友安的手臂中,这是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缺陷的“青紫色婴儿”。抱着小婴儿、看着她的脸,安感到十分动情。同时她也感受到了来自胸膛深处的隐隐作痛。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安和小宝宝之间就结了缘。

自那以后,安常常探访这个婴儿,尽可能地和她保持联络。小婴儿没能在开胸手术中幸存下来。尽管她只生存了几个月,却足以在安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为在第一见面时,她便触碰到了安内心深处那情感充沛的内在意象。

1966年,精神科医生、作家安东尼·史蒂文斯于希腊雅典附近的米特拉婴儿中心研究婴儿的依恋。他所观察到的孤儿和护士之间的互动与安的经历很像。他发现,通过互相吸引,婴儿和一个特定的护士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纽带,而这个过程就像陷入爱情一样。

“橱柜之爱理论”认为,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纽带是通过养育和喂养逐渐形成的。然而史蒂文斯的观察推翻了这个理论。他发现,即使护士不常照顾或是未能定期照顾婴儿,依然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婴儿会对这样的护士产生依恋。而依恋形成之后,护士总是会为这个孩子付出更多。这既是对这种依恋的回馈,也是因为当“属于她的”护士不在时,孩子常常会拒绝其他护士照料的照料。

一些新手母亲能立刻与她们的新生儿产生依恋;当她们抱着自己刚生下的可爱又无助的婴儿时,一种强烈的、带有保护欲的爱和无限柔情涌上心头。我们说,这个婴儿唤起了这些女性内心的母亲原型。而对其他一些新手母亲来说,母爱是在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慢慢生发的,直到婴儿八或九个月大时才会变得明显。

如果生孩子没能激活内心的“母亲”,这样的女性往往会意识到自己未能感知到其他母亲所体会到的、或是她以往通过别的孩子所感受到的事物。如果“母亲”原型没有被激活,这个孩子就会缺失一种重要的联结,而且她会渴望这种联结的出现。(尽管作为原型的母亲—孩子模式能够通过不是亲生母亲的其他女性来得到满足,比如希腊孤儿院的护士。)

那种对缺席的依恋的渴求能够一直持续到成年之后。一名四十五岁的女性曾经参与过我的女性团体,在谈到母亲的死亡时她落泪了,因为她一直盼望建立的联结随着她母亲的去世彻底化为泡影。

“母亲”是孩子能在女性内心激发出来的一种深切的存在方式,类似地,寻找自己的“母亲”也是每个孩子的“出厂设置”。在母亲和孩子(即“全人类”)心中,母亲的形象是与母性的行为、情感紧密相关的。这种在心灵中运行的内在形象——一种能够在潜意识层面决定行为和情感反应的形象——就是一种原型。

“母亲”仅仅是女性内心众多可被唤醒和激活的原型之一——或者说,是潜在的、由内心把握的众多角色之一。学会辨别不同的原型后,我们便能更清晰地看出,究竟哪个原型正活跃在自己或她人内心。

在《女人如何活出自我》中,我将介绍那些化身为希腊女神,在女性心灵中活跃着的原型。例如,母性女神德墨忒尔是母亲原型的化身。其他的原型还包括珀耳塞福涅(女儿),赫拉(妻子),阿芙洛狄忒(爱人),阿尔忒弥斯(姐妹和竞争者),雅典娜(战略家)以及赫斯提亚(家庭守卫者)。

只有当这些女神的形象与女性的感受相契合时,以她们来命名原型才会是有用的,因为原型本身并没有姓名。

荣格将原型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他认为原型是一种包含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本能。集体无意识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它是普遍的而非个体所独有的,其内容和行为方式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人身上都是大抵相同的。

正如意象和主题是梦的表达,神话和童话则是原型的表达方式。来自不同文化的神话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正是因为所有民族都有共同的原型模式。作为预先存在的模式,它们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如何对他人作出回应。


作为原型的女神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在课堂上了解过奥林匹斯山的男神和女神,也曾见到过关于他们的雕塑和绘画。罗马人崇拜这些神,用拉丁名字来称呼他们。奥林匹斯众神有着凡人的特性:他们的行为、情绪反应、外表以及神话传说都传递出了与人的行为和姿态相对应的模式。

而这些神之所以为我们所熟悉,是因为他们是原型的;也就是说,他们代表着我们从人类共享的一些集体无意识中识别出来的一些生存和行为模型。


他们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十二位奥林匹斯神:六位男神,宙斯、波塞冬、哈迪斯、阿波罗、阿瑞斯、赫菲斯托斯,以及六位女神,赫斯提亚、德墨忒尔、赫拉、阿尔忒弥斯、雅典娜、阿芙洛狄忒。这十二位中的其中一位,赫斯提亚(炉灶女神),被狄俄尼索斯(酒神)代替,因此男女比例的平衡被打破,变为七个男神和五个女神。

我在本书中所描述的女神原型是六位奥林匹斯女神——赫斯提亚、德墨忒尔、赫拉、阿尔忒弥斯、雅典娜、阿芙洛狄忒——再加上珀耳塞福涅,因为她的神话传说与德墨忒尔不可分割。

我将这七位女神划分为三类:处女女神、脆弱女神、炼金术女神(或称转化女神)。处女女神在古希腊时便已被归在一起,其他两类则由我命名。一些显著特征,比如意识模型、偏爱的角色以及动力因素,可以用来区分这几类不同的女神。对他人的态度、依恋需求以及关系的重要性在这三类女神身上也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一个女性的生命中,需要展现这三类女神的特质——才能深刻地去爱,开展有意义的工作,表达感性与创造力。


在本书中你将遇到的第一组女神是处女女神:阿尔忒弥斯、雅典娜、赫斯提亚。阿尔忒弥斯(罗马人称之为“戴安娜”)是狩猎与月亮女神。她的疆域在荒野。她是有着精准目标的弓箭手,也是所有年轻生灵的保护者。

雅典娜(以“密涅瓦”为罗马人所知)是智慧和工艺女神;是那个沿用她名字的城市雅典的守卫者;也是无数男英雄的守护神。她通常被刻画成穿着盔甲的模样,并且以战场上的最佳战略家为人所知。炉灶女神赫斯提亚(即罗马女神“维斯塔”),是奥林匹斯众神中最不为人知的一位。她在家庭和神庙中化身为炉灶中央的火焰。


处女女神代表了女性独立、自足的品质。与其他的奥林匹斯神不同,这三位女神不会轻易陷入爱情。她们不会因为情感上的依恋而将视线从那些对她们来说重要的事情上移开。她们没有被迫害,也没有受苦受难。作为原型,她们表达了女性独立自主的需求,以及专注在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事物上的能力。

阿尔忒弥斯和雅典娜代表着目标指向和逻辑思考,这意味着她们是以成就为导向的原型。赫斯提亚原型则向内关注女性人格的精神中心。这三位女神是积极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女性原型。她们拓展了女性特质的概念,将胜任力和自给自足囊括了进来。


我把第二组女神——赫拉、德墨忒尔以及珀耳塞福涅——称之为脆弱女神。赫拉(罗马人称“朱诺”)是婚姻女神。她是奥林匹斯主神宙斯的妻子。德墨忒尔(罗马女神“克瑞斯”)是谷物女神。在关于她的最重要的传说中,她作为母亲的角色被着重强调。珀耳塞福涅(拉丁语称“普洛塞庇娜”)是德墨忒尔的女儿。希腊人也称她为科瑞——“少女”。


这三位脆弱女神代表了传统角色——妻子、母亲、女儿。她们是以关系为中心的女神原型,其身份认同和身心健康依赖于拥有一段重要的关系。她们表达了女性对亲密关系和与他人联结的需求。她们努力适应他人并且十分容易受到影响。这三位女神曾被男神强暴、诱拐、控制或羞辱。

当一种依恋破灭或不被尊重时,她们每一位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受苦,并且显示出了类似心理疾病的症状。她们也都是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能够帮助女性深入理解自己对待“丧失”的模式,也展示了通过苦难来收获成长的可能性——而这正是这三位女神原型与生俱来的本领。


第三类女神是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即罗马人口中耳熟能详的“维纳斯”),作为炼金术女神她自成一体。她是众女神中最美、最有魅力的。她有许多风流史,与许多另一半孕育了后代。她创造了爱与美、情欲吸引、感官享受、性欲和新生。

她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开启一段关系,从未当过受害者。因此她像处女女神们一样保持了自己的独立自主,又像脆弱女神一样处在种种关系里。她的意识既是专注的又是接纳的,能够通过一种双向交换来影响自己和他人。阿芙洛狄忒原型激励女性在关系中追求强烈的情感浓度,而不是关系的永久性,重视创造性的过程,并对改变持开放态度。

节选自简・筱田・博伦所著《女人如何活出自我:女性生命中的强大原型》。

------------kaisenxinli------------


好书推荐:《女人如何活出自我:女性生命中的强大原型》。女神理论的奠基之作,完美整合女性心理学×荣格分析心理学×希腊神话×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李孟潮2万字深度导读,曹昱×知乎大V清流×张超力荐。

李孟潮老师推荐说,它可以看作是荣格的心理类型学的发展。我时不时推荐此书给个案们做自助阅读材料。帮你激活内心的女神原型,认识自己×疗愈创伤×整合内心冲突×实现心理进化,活出生命的创造性和神性。

【超级福利】41元买李孟潮×张沛超推荐好书《女人如何活出自我》,送199-799元心理好课


人到中年诸事难缠,而对中年女性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随着孩子长大,作为母亲的重要性逐渐消失,空巢期的失落感突然袭来;婚姻变得寡淡无味甚至遭遇外遇;婆媳关系剪不断理还乱;闺蜜好友因忙于生活渐行渐远;再看看镜子中日渐发福乃至走下坡路的身体,中年的滋味有些孤独和惆怅,甚至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谁,以及为何而活……


对中国的中年女性来说,“我到底是谁”“我为何而活”的问题可能更为突出。“重男轻女”的文化背景,社会对中年女性的歧视和刻板印象,再加上资本对女性捧杀与厌女心态并存的社会氛围,都让中年女性的存在空间受到挤压,导致心身不堪重负,并迫使她们反思自己的人生。


有鉴于此,我们特邀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认证荣格分析师黄梅芳教授,主讲“女性中年危机与转化15讲”,带大家踏上疗愈和自救的女英雄之旅。视频直播×限时特惠499元×永久回放,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课程立足中年女性心身发展特点及当下中国女性真实现状,从童话和民间故事中挖掘典型女性意象,探讨独属于中年女性的特殊心理议题,带你用发展和自性化眼光看中年危机,学会化危为机,成功开启人生下半场。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