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琪嘉:青春期男孩如何实现分离个体化?

情感   情感   2024-10-08 21:30   江苏  

01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自传性质的雄性热血电影,讲的是青春中后期的故事。在这个阶段,性激素的水平会急剧增高,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无限的精力,女性开始显示出妩媚的一面,男性开始秀肌肉。


这种无限的精力需要发泄,而每个时代每个人的发泄方式都不同。其中一种发泄方式是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实际上就是把精力发泄在种地上;另外一种发泄方式就是现在非常普遍的好好学习考大学。


不过有时候,青春期热血少年的精力是没有地方发泄的。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严打”,原因就是很多人从农村回来了,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到街上去闹事。


对于大学扩招,我觉得不仅仅是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其实有很多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需要把学校作为和朋辈的聚集地,除了学习以外,有很多社团、体育活动可以参加,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和发泄过剩的精力。所以对青春期尤其是青春中后期的孩子来说,学校组织对抗性比赛、登山活动、行军练习,为的都是这个目的。


当然,除了发泄,还可以引导。比如,俄罗斯的人口比较少,所以会有意地举办夏令营,或者提供比较多的避孕套,鼓励他们与同龄人发生性关系。


还有一种方式是介于发生性关系和发泄精力之间的,就是舞会。舞会能够促进男女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很多广场里面都有特别简陋的灯光和喇叭,就是用来跳迪斯科的,这也是对青春期无处安放的精力所做的安排。



02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其实父母亲的角色被弱化了,当然这跟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大人忙着“闹革命”,大一些的孩子都上山下乡了,所以整个城市空空如也,剩下的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


男主马小军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学校因为大人“闹革命”停课,一帮少年不是在空空如也的街道上瞎逛,就是到别人家去晃荡,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这也隐喻了青春期的所见所闻都是一种飘浮的状态,有特别多的想象。


这个时候如果和同辈人在一起,也就意味着父母亲的角色是退到后面去的。青春期孩子的很大兴趣在于结成和融入自己的社团,然后在社会上探索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在朋辈社团中扮演的角色和位置。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对规则和底线进行破坏和试探的话,可能会触碰法律的底线,所以对这种情况,社会需要给予更多宽容和接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


比如,在“严打”的时候,抢军帽可能会判死刑,你要是正好碰到,那就只能自认倒霉。再比如,当时唱《你在我身边》这样的歌,就会被说成调戏女青年,然后按照流氓罪抓进去坐牢。现在看的话,这些当然都不算什么。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喜欢对抗权威,特别是针对父亲进行叛逆,发泄自己的精力。所以在这部电影里,除了父母亲的角色弱化以外,就是同龄人之间会在团体中形成角色认同。


比如说马小军,一开始在“头儿”刘忆苦的团体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可是后来他经常打群架拍砖,慢慢地从配角成为团体里的“领袖”。其实,这正好反映了一个青春期少年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换句话说,马小军从一个比较脆弱、跑龙套并且不自信的人,逐渐飘浮到了变得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



03


虽然这部电影描写父母的笔墨偏少,但描写青春期的男性对女性的朦胧追求的笔墨比较多。马小军在别人家里偷东西的时候,突然被少女米兰的照片所吸引。


张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里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女性意象。一种是热情似火、特别性感和吸引人的红玫瑰,如果你对她失去兴趣,她就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另外一种是高贵无比的冷美人白玫瑰,她不是特别爱理人,如果你不喜欢她了,她所谓的高雅就会变成挂在你嘴角的白饭粒。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女性意象:一种是宁静饰演的米兰,虽然个子不高,但散发着非常健康的野性之美,有点像红玫瑰,特别性感、奔放,还有点纯真,衣着朴素,看起来特别真实;另外一种就是陶虹饰演的于北蓓,有点像妩媚的乡村狐狸。于北蓓可能更吸引年龄大一些的男性,他们对这种像狐狸一样的女性比较感兴趣。马小军在青春中后期,吸引他的是米兰这种与母亲比较像的、丰满的、有原始感觉的女性。



青春期会出现分化,第一个分化是走向同类,特别是男性,会向那种具有领导力的男性进行靠拢和认同,然后和同龄人竞争,去做一些展示肌肉的事情。如果这种展示不是像竞赛、打球一样是合法的、被允许的,他可能会跑到街上去打架。


第二个分化是从跟女性接触开始。马小军正是因为对女性感兴趣,才出现了与男性团体的分化。所以在青春中后期,男性的荷尔蒙需要释放,需要在男性团体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同时又需要离开父母亲去寻找同龄的异性,从而与自己的男性团体进行分离。因此,青春期男性要真正实现分离个体化,第一要从家庭中分离出来,第二要从男性团体中分离出来,形成真正的自信。


很多年以后回忆,你会发现,青春期很傻的那个人,就像对我们的青春期做了一个注脚,因为在青春期,我们的确会做很多很傻的事情。这些傻事对底线的触碰,就像当年的爱恨情仇:当初和你吵得最厉害的人,最后可能会变成你这一辈子的终身哥们;当年你特别爱的女孩,过了很多年以后再看可能并不怎么样。而这些记忆,正好说明你真正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kaisenxinli------------



【公开课文字稿】施琪嘉:精分《七宗罪》,告诉你人性为何如此残忍,又该如何救赎?
【公开课文字稿】施琪嘉:身为《无名之辈》,是活着重要,还是尊严重要?

施琪嘉带你看电影学心理,在电影的隐喻和投射中触碰情结、释放情绪、寻找认同、升华情感,深度理解多元化的人性,接纳有阴影的自己,获得真实的释怀与疗愈。

心理学人观影必备手册。心理学家曾奇峰、李孟潮、刘丹联袂推荐。50讲音频×永久复听×特惠799元,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李孟潮推荐说,50部影片,50个人性侧面,刚柔悉化接引读者,鸿渐接地气,借影尘空羽,传精神分析妙道。曾奇峰推荐说在这个黑暗的疫情中,读友人写的书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失控中伴随着某种确定感。刘丹推荐说上这样的课,读这样的书,让人仿佛徜徉在蒙太奇的世界。跳跃、开阔、深刻、激荡,多种感受混合在一起,看的时候过瘾,之后又可以长久回味。


好书推荐:心理学家李孟潮经典著作《浊眼观影》(上下册),融电影解读、心理分析、社会和文化批判于一炉,写尽中国众生心理相,全景再现中国人的内心冲突,以及自卑自大自私自恋等畸形心理。


孟潮老师的文字常给人酣畅淋漓之感,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这种“爽”在形式上接近复仇爽剧带来的爽,但其本质是灵魂和精神的深度洗涤,而不是复仇爽剧自我意淫式的肤浅宣泄之爽。在中国心理学圈,李孟潮的文字带给人的极致阅读快感,是独一无二的精神的高峰体验。

【超级福利】41元买李孟潮×张沛超推荐好书《女人如何活出自我》,送199-799元心理好课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