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绞杀逃生指南

情感   2024-10-15 21:30   江苏  


0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类母亲:

她不能单独呆着,一定要和孩子黏在一起。
她忽视孩子的边界,总是想要掌控孩子,替孩子做选择。
她不允许孩子有愤怒、攻击性,一旦孩子反抗,她就会伤心崩溃。

如果你的母亲是这样,那你一定要警惕一种畸形的关系——共生绞杀。

共生绞杀其实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有一类植物,为了吸取养分,像藤蔓一样攀附绞缠于高大乔木之上,经年累月地吸取乔木的养分,乃至将其吃干抹尽,取而代之。

这就像关系里的母亲,不断地把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不断地阻止孩子独立自我的萌芽。最终,在无数次消磨后,孩子就彻底被榨干精神和生命力,失去了独立意识和鲜明的个性,成为行尸走肉。

举个例子:小A是个女生,快30,单身,被大厂裁员后回到了老家,公司在家附近,为了节省开支,她就没有租房,而是回到父母家住。

小A有自己的房间,但平时母亲总是不敲门直接进来,非说她房间太脏太乱,要帮她收拾,借机翻看她的私人物品,偷看她的手机聊天记录。如果她锁门,母亲会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啊。"

母亲还会限制她日常的活动、交友,小A每次出门都必须向母亲报备。有次,她朋友圈发了朋友合照,她和一个男生站得比较靠近,母亲就非要让她删掉,说她不懂事,这样容易让人误会。

最恐怖的是,母亲特别操心小A的婚姻大事,每周流连于各种相亲群,各种给她安排对象。她不去,母亲就亲自上阵,带着她的照片去帮她相亲。

小A感觉很窒息,但如果太强硬地反抗母亲,母亲又会表现得很受伤,情绪崩溃、茶饭不思。于是,她就会非常愧疚,觉得"我真不是个东西"。

某种程度上,小A也在享受母亲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带来的方便,这让她似乎也没有立场去愤怒。

小A一边对自己这样的状态感到羞耻,立志一定要换个工作,搬出去住;一边又缺乏行动力,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不适合去卷入太激烈的竞争,要不要随便找个相亲对象嫁了算了。

小A就这样一直矛盾和内耗着。


02


在这样的母女关系中,母亲极度控制,什么都要符合她的意志,用自我牺牲的姿态安排好了一切。她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宣扬着"世界是危险的,你必须听我的才能安全"。在该断奶的时候不断奶,享受着被依附,被需要的感觉。


而孩子那里会发生什么呢?


(1)特别缺乏安全感


不敢面对真实的世界,不敢去体验新鲜事物,不敢去竞争,不敢去接受挑战。总是陷入回忆里,或者沉浸在幻想中,把这样的精神世界作为自己的伊甸园、乌托邦。

(2)没有自我效能感

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其他人都可以做到,他却本能地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觉得自己要能力没能力,要成就没成就(而实际情况可能是,在别人眼里,他在各方面已经足够优秀了)。

(3)不敢承担责任

独立做出选择,就意味着要去承担这个选择背后的责任;提出反对意见,就意味着你要孤军奋战,责无旁贷,所以不做选择是容易的,不去承担责任是舒适的,但代价就是,你永远无法真正选择你想要的东西。

(4)强调自己是个受害者

总觉得自己生活不如意都是环境使然,或者是别人造成的,错的是别人,所以总是在批判、抱怨、指责别人。

(5)依恋关系不安全

当他有了亲密关系,很大概率会继续重复这样的共生关系,想找个人接任母亲来照顾自己,为自己负责。他可能会凡事都依赖对方,害怕被抛弃,对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自己的情绪。

最后,那个孤独的"我"消融于"我们"之中。


03

关系的问题,无非是共生融合与分离的问题。

很多人说自己在亲密关系里遇到了问题,无法融合,其实是因为自己和父母分离的议题还没处理好,需要补课。

如果你说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我母亲就是这样极度控制,要扼杀我的自我,那作为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1)最重要的是经济独立

如果你还在读书,那没办法,你就先苟着,有条件就存点钱;如果你毕业了,那赶紧去工作,千万别家里蹲……总之,有可以自己独立支配的钱很重要!

有钱,是一切的基础!钱,可以让你的腰杆子变硬,让你有不依赖任何人的底气。

(2)进行物理分离

如果是亲子关系,尽量在成年后搬出去住,避免陷在纠缠里,这样才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完成自我修复。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很多恐惧,要走出舒适区,来到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没关系,人都是有适应能力的,你也会很快适应这新的一切。

记住,这不是不孝,不代表你就不爱你的父母了。相反,这是给彼此松绑,让父母也去拥有自己的人生。

(3)搞清楚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你问他想要什么、讨厌什么,他都说不知道。如果对于自己的需求一问三不知,那就不可能发展出独特的个性。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反复地、在任何事情上都问自己这个问题。

哪怕一开始你感觉什么都可以,没什么差别,但那一点点的分别会逐渐地冒出来,而你也会越来越清楚自己到底在意什么、想要什么。

(4)勇敢地说"不"

所谓自由,就是你有权利说“不”,有权利不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情。

你真觉得别人在伤害你,就该远离;你不想做一件事,不想帮别人,不想付出,就不要去做,不要帮,不要付出。

说“不”,其实是设立边界的宣言,有了边界,那个自我才能稳固。

(5)谁痛苦,谁改变,谁获益

这是我们心理咨询界的一句话,我觉得放在这里很合适。

人是很难改变他人的,所以你不要抱着任何其他人会为你改变的期待。

你就假设那个人就这样了,一辈子都这样了,那我是否愿意永远和他耗下去。如果不愿意,好,那就不要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受害者了。

你永远都是有的选的,再烂再烂的境遇,你永远都有的选:要么改变外在环境,要么改变自己的处境,要么改变自己的心态。

最后我想说,在心灵的发展中,最伟大的一件事是独立自我的诞生。

独立自我意味着去直面自由、责任和孤独,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跃进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和快乐的创造者。

我们都以为人生来追求自由,其实不然,逃避自由的愿望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发展自我,就必须去和这种逃避对抗。

诗人弗罗斯特说:

我并不害怕

那群星间的虚无

没有人居住的星际

它就在我心里

恐吓我的

是我自身的荒原


转载自公众号惠惠子心理(ISLES000),作者彭惠琳。

------------kaisenxinli------------




【实用好课】林烝增:基于焦点解决取向的高效家庭治疗与困境化解20讲

在家庭治疗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某个家庭成员不愿意咨询,怎么办?来访总是说“都是他的问题”,怎么办?

咨询师赞美来访,却被另一位家庭成员吐槽,怎么办? 孩子在咨询室闹脾气,父母也无法好好谈话,怎么办?跟多位家庭成员一起晤谈,咨询师应该怎么保持“中立”? 

为了突破这些困境,我们邀请了拥有近30年焦点家庭咨询、督导和训练经验的林烝增博士,结合典型的家庭治疗案例,通过理论基底+拿手技术+卡点解决三大版块,一次性讲透焦点解决取向的家庭治疗,助你拓展家庭治疗的工作空间,短程高效快速地为中国家庭疗伤。 

国内稀缺焦点解决用于家庭治疗的系统和实用课程,视频直播×学时证书×永久回放,限时特惠699元,欢迎戳
“阅读原文”报名。

好书推荐:《家庭的伤痛与疗愈:刘丹博士的家庭咨询课》。知名家庭咨询专家刘丹博士心血力作。赵旭东、陈向一、孟馥、曾奇峰、施琪嘉、赖杞丰等心理专家联袂推荐。

深入探讨中国家庭特有的热点现象、典型问题和复杂困境,立体呈现个体从成人、新婚、有孩子、孩子离家到生命晚期的家庭足迹,细数家庭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挑战及应对方式,帮你看见家庭背后的爱和力量,疗愈家庭带来的伤痛,借助家庭的资源真正活出自己。

开森心理更多正版好书请戳:告别心理出版,阿德勒、李孟潮、刘丹等国内外心理大咖好书清仓特卖,3折起免费包邮(偏远地区有运费)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