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慈,一个是悲——慈心和悲心。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予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即予乐拔苦,二者合称为慈悲。
只有当我们能够以一定的慈爱、悲悯和沉着来面对难过的感觉、情绪或思绪时,才能以专注的姿态来抉择当下。
回过头看,咨询师的工作大多数时候是很受虐的,真的需要有一种菩萨心肠。有菩萨心肠,才能坐得住,如果没有菩萨心肠,一会儿你就会觉着“干啥,我图啥嘛,我凭啥嘛,给这点钱划也划不来……”就开始算这个账了。
一算就肯定不划算:“听这个,制造这么多情感的不愉快,我干啥呢?我还不如给自己找乐子。”
慈悲是分次第的,有小悲、中悲、大悲之分。小悲叫“生缘慈悲”,中悲叫“法缘慈悲”,大悲叫“无缘大悲”。把它分为三个层面来讲,是便于理解,这是一个功能逐层深化、提高的过程。
这是最低、最小的慈悲,是缘于众生而生起的,但仍然充满了执着和分别。生缘慈悲犹如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治疗师作为有感情、有思维、有感受的鲜活而真实的人,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去共情别人、悲悯别人,对来访者的状态做出设身处地的共感,这就是初级的共情反应。这种反应在大脑内由脑岛叶里的镜像神经元功能来完成。我们在咨询师、治疗师这个职业挑人的时候,入门级的选拔就是看有没有共情能力,这是基本能力。如果一个人基本的共情能力不够的话,做咨询师是很危险的,是做不好的,做的咨询都是“隔靴搔痒”,因为TA没有共情的能力,常常都是自说自话。共情能力有时候是天生的能力,所以共情能力有天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咨询师的。在这个水平上,还有一个慈悲不当的问题,就是“慈悲上身”。有些咨询师很容易过度认同,确实能够体验到、感受到来访者的情感,但是最后卷入过多了。在心理咨询中,也就是过度认同来访者,而让咨询师失去自己,从而深陷投射性认同的怪圈里不能自拔。这方面咱们需要修炼功夫,咱们咨询师的功能提高就是修这些,督导也是常常帮我们做这些。
在法缘慈悲中说明,我们所见到的一个个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都是由因缘际会而形成的当下的存在,也就是“这就是TA的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所以你也不要太执着。对应到心理咨询中,可能就是有了一个对自我状态和他人状态的觉知,不会执着于我的这个位置,这样更容易从移情反移情的交织中解脱出来。这和精神分析发展中的共创主体性,也就是主体间性理论有一些相似性。如果你还没到这个水平,你会看到一个情况:你特别投入的时候,可能会忘了“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命”——你能治病、你能帮忙,但你救不了命。在这一点上你得悠着点劲儿,这是一种能力,否则一看这个事儿,你马上就“掉进去”了。你看TA那个状态,你马上就没办法,你就比TA还要痛苦、敏锐、敏感。可能有时候来访者看起来有些悲伤,有些心酸,但也只能这样。这样,你作为咨询师才能够有一个清晰、灵活的状态,你看得才能清楚。“我一定要把这孩子改成什么什么样,我一定要把这个家庭帮成什么……”你往那使劲儿,不见得来访者也往那使劲儿;TA往那使劲儿,不见得社会也往那使劲儿。总之,你不知道TA的命运会怎么样。这时候,你要保持一种对当前的觉知,保持一种均衡,保持一种不评判,无分别心。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从不同的维度来理解来访者的自我状态,比如说从移情反移情的特征上理解内心的关系模式,从内在自体客体关系的互动上理解内在自我表象的形成,从自恋满足或挫折的体验中理解自体饱满感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下,我们再次审视咨询关系互动,就会发现咨询师与来访者是一种互为主体同时又互为客体的关系。所以,你不是一个一定要舍身饲虎,把自己垫进去成就来访的人,你只能尽自己所能。而且,在这种关系的场域中共同创造了当下的存在状态,此时咨询师犹如接纳了人生的无常性,由此而生出对来访者的慈悲心。我们一方面要有小悲的真切,另一方面还要有一种中悲的能力。中悲的能力有点像“认命”,认命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放弃帮助TA,而是说对TA的帮助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评估——要知道你能帮到什么程度,有什么你是无能为力的。这个无能为力不能成为你的心理负担,你不能背着这个东西。你要是把这东西背在自己身上,那就是执着了。放下执着,你眼中所看到的来访者就不是TA在意识层面呈现出来的自己,而是一个从内心结构和发展层面都有其形成缘由的、此时此刻的TA自己的状态。这些并不由来访自己的意愿所决定,所以即便这时TA对咨询师表现出某种情感反应,也只是此时此地的因缘际会的结果。这里同样有一个走偏的问题,比如说认为“哎,理论上这个人是能够治得更好呀,肯伯格的书上就是这样讲的,张天布讲课的时候也跟我这样说过,我得按这个标准把那个病人治成理想的样子……”这也是执着。许多人会固执在理论的模型和框架中,而忘记了其实这些理论都是我们用自己的智力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是为了说明世界的存在而借用的工具。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执着于那一张张的纸上写的逻辑道理,而是要领会其中要表达的意义。心理咨询中有同样类型的走偏,就是忘记了我们建构的理论是从来访者的过去经验出发,用来理解来访者何以成为当下的样子的,而不是要让来访者信以为真地觉得,TA现在的一切问题都只是因为当年父母没有养育好造成的——难道我们要教TA回家找父母寻仇不成?
借鉴到心理咨询中,以我粗浅的理解,可能就是咨询师的态度就在于尊重来访者生命的轨迹,“这就是TA的命”,遇到TA也是你的命,你也别跟命过不去。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TA的生命历程中陪伴TA走一程,或长或短,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而不是按照某种理论所描述的完美标准塑造来访者的生活和人格。
人家父母都做不到,父母那样做都把娃弄病了,咱哪儿还敢那样弄?那样弄就把娃弄得更病了。也许,你能帮助来访者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也许你能让来访者减轻内心的焦虑体验,也许你在自我价值感提升和充实感满足上让来访者满意,也许你能帮助来访者在与你共同相处的场域里发现自己和有所领悟……但终究TA依然需要走自己的路。
当一个来访者结束咨询而离开的时候,咨询师能否依旧慈祥微笑地纹丝不动呢?这就看你的内功修行了,这就是慈悲,得慢慢练。
转载自张天布心理空间(ztbxinli),作者张天布。------------kaisenxinli------------
基于李孟潮老师的策划建议,立足于汉传、南传和藏传佛教三系佛法,深度展现传统佛学与当代心理治疗相异和交融之处,教大家深入把握佛教心理学全貌,理解佛教心理学本质和核心,在心理咨询中熟练运用佛学心理疗法与个案工作,在生活中善用佛学智慧自我成长,随缘而动随遇而安。
在越来越强调心理学本土化和整合化的大背景下,心理咨询与佛学的融合已成为心理学的主要趋势,而心理从业者也将更加频繁地到佛学里寻求咨询灵感和治疗启迪。而就自我成长而言,从心理学到佛学,亦即从有我到无我这样一个次第花开的完整路径,将会成为大部分心理学人的最终选择。好书推荐:欧米茄学院创始人伊丽莎白·莱瑟力作。《纽约时报》畅销书,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帮助数百万人获得重生的心理经典。知名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作序推荐,“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奥斯卡影后简·方达、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等推荐阅读。
创伤、衰老、破产、背叛、离婚、丧失、虐待、重病、死亡,面对生命中的重大变故,如何继续前行?直面痛苦、不幸和自己的阴影,或许是我们毕生最艰难的旅程。但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回隐藏的自己,成为更智慧、更成熟的自己。
心累,告别心理出版,正版好书12元起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