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音:为什么说回归孤独才能活出自我?

情感   教育培训   2024-10-11 21:30   江苏  

01
回归孤独,才能活出自我
 
总有那么个时候,想自己一个人,却总是被人烦扰;总有那么个时候,想热闹,却总是没人陪伴。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矛盾中,一方面渴望爱和陪伴,一方面又渴望独立和自主。
 
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作曲家、画家,他们遗世而独立,关注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断地发现自我、重复自我,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寻找宇宙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追求着寻常人无法实现的梦想,在成为他自己的路途中遭遇误解、讽刺和非议的时候,会因无人理解自己独特的情怀和追求而倍感孤独,于是,有些人选择修行、冥想和祷告,在修行过程中获得全新的发现,产生俯视芸芸众生、与宇宙融合的体验。
 
我们必须保留一处小小的避世之所,完全属于自己,丝毫不受打扰,在这里可以找到真正的自由,远离尘嚣,回归孤独。
 

02 
孤独与分离个体化
 
0-6个月的婴儿会有与自然和宇宙融合的体验。婴儿出生后有朦胧的感觉,6个月之前会与满足自己需求的客体(照料者)处在共生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融合在一起。伴随着母亲的照料和回应,婴儿开始出现跟客体有关的自体感,并展开自我功能。

小孩子想生存,必须依靠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形成安全型依恋,在母亲的鼓励下进行探索,这是长大后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
 
婴幼儿从6个月开始到2岁是分离个体化阶段,6-10个月是热身阶段,也就是孵化期。这时,他们会挣脱母亲的怀抱,把妈妈推开一点点,观察和探索妈妈身体的其他部分,开始从玩具等其他物体中找到愉悦感,这些玩具相当于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相当于妈妈在场的存在。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区分依恋对象,有陌生防御,他会从妈妈身上下来,但不会走远,只在母亲脚边玩耍。
 
当孩子长到10-16个月的时候,称之为实践期,这时他的注意力能够从妈妈身上转移到玩具身上。妈妈可以有一段时间不在自己身边,典型表现是离开——返回。他通常会到隔壁房间玩,然后回来看看妈妈在不在房间,得到妈妈鼓励的目光后,就像充了电一样,又有能力回去玩了。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玩躲猫猫游戏,这是对外界的探索,如果能够得到支持和鼓励,就会培养出自信和安全感。
 
18-24个月的孩子要离开依恋对象,去幼儿园参加集体活动,开始觉察成长的孤独、脆弱和依赖。他会很矛盾,什么都想一个人做,既需要帮助又要推开帮助,于是用愤怒来防御内心的无助感。他体验到伤害,这个时候的妈妈要么全好,要么全坏,很难整合好妈妈和坏妈妈实际上是一个人。
 
在分离个体化阶段,母亲会有不同的应对模式,能否应对顺利,受到母亲小时候亲密关系的影响。所以,能否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心理成长,取决于父母能否跟自己的内在小孩和解,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喂养和照料孩子。


03
独处是一种能力
 
孤独感的形成,是成长过程中特有的心理感受。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不管它在哪个阶段,不管它如何呈现,我们都要有能力去体验那些孤独的感觉,然后去理解孤独形成的来龙去脉,这样才可能承受内心强烈的孤独感,并用独特的、建设性的方法应对,不管别人怎么看,都可以毅然决然地朝前走。
 
无论哪一个流派,在治疗中最重要的都是治疗关系,而不是某个具体技术。作为治疗师,我们要有识别移情的能力。移情是特殊的人际关系现象,来访者面对咨询师产生的态度和反应,其实是激发了早年重要人物的各种情感和态度,这些东西隐藏在潜意识中,不容易被觉察。

当我们面对依赖性来访者时,同样面临着困难和冲突,就像一个妈妈面对18-24个月的孩子一样:他想要你帮忙,在你提供建议后,他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于是遇到问题就想到你,不帮忙他会愤怒,帮忙太多他就没办法成长。很多成年人的问题其实都源于童年期孤独。
 
临床实践发现,精神分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治疗来访者,如果过早、过快地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和解释,对他来说就是入侵。这不是有效的在场,而是混淆了边界,满足了咨询师自己的需要。

想象总是在孤独状态中展开翅膀,能够享受孤独的孩子,才能培养出创造的潜能。独处的能力是内在安全感的表现之一,而安全感是在婴儿时期逐步形成和建立的。如果一个孩子内化了一个好的客体,让依恋对象成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只要想到这个依恋对象,就会感到有力量。
 
当婴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不需要跟母亲索求任何东西。但有些父母管教过多,这种管教的需要,大多是家长为了补偿自己内心的需要的反向形成,某种内疚感会促使父母去做一些事情,如果做不好,就不是好的父母。
 
独处的能力取决于儿童是否在母亲陪伴下单独待着,既不担心母亲离去,也不担心母亲是否会寻找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放手,没有这样的经验,就无法培养独处的能力。能否自我实现,觉察内心最深处的需要,与一个人独处的能力息息相关。
 
我们做治疗的时候,给来访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其可以探索内心深处的个人情感,触碰这些情感并将他们表达出来,表达后不会被拒绝或指责,也不会被视为异类,这时其内心就会发生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会给他带来平静和安宁。咨询师的沉默是必要的,这种沉默可能是来访者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处,相当于亲子关系中父母能否接纳孩子,这对咨询师是很大的挑战。


------------kaisenxinli------------



张海音:孤独、自杀与死亡焦虑(文字稿×音频)


歌手张楚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作家麦卡勒斯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关于孤独,我们一直有很深的误解,给孤独贴了不少负面标签。这也难怪,因为就连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流派,也是一直注重连接,对独处的积极价值重视不够。


有鉴于此,我们特邀心理学家张海音主讲“精神分析与孤独10讲”,带你重审过于强调联结的心理学传统,发现孤独的疗愈价值;教你学会享受独处,在独处中觉察内心的真实需求,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和审美本能,用第三只眼看世界,舒服地活在当下每一刻。

特惠299元×永久复听,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在独处中走向人格成熟,像康德那样成为自己的帝王。


好书推荐:天才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患有精神疾病,还是因为具有躁狂-抑郁气质、分裂型或强迫型人格?只有远离尘嚣耐受孤独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吗?创造是为了防御焦虑、抑郁或者分裂,还是为了满足全能幻想、表达攻击性或升华童年冲突?抑或是为了弥补缺憾、进行内在整合或抵抗无意义?


英国精神病学家斯托尔的开创性著作《创造的动力》将告诉你答案。本书从精分视角探究卡夫卡、梵高、莫扎特、罗素、爱因斯坦等天才的心灵结构、性格特点与精神疾病的内在联系,揭开创造力的真正起源和机制。


《创造的动力》是一部整合精神分析、文学、艺术、音乐和哲学的心理学杰作,不但可以帮你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还能帮你从心理视角理解社会万象、大众文化、主流观念以及文学艺术。


作为自助助人的心理咨询师,不能只懂心理咨询,也要懂点文学、艺术和哲学,这样才能真正连接到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来访,走进来访的心灵深处。


心累,终于要放弃心理出版了,开森好书清仓特卖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