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梵高画画是为了升华自慰冲突?

情感   健康   2024-11-18 21:06   江苏  


为什么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造带来的愉悦感不如性高潮带来的快感?


在简要地回顾弗洛伊德关于艺术家的精神分析论述之后,我们发现了其中的自相矛盾之处,而这些矛盾在厄内斯特·琼斯关于美学欣赏的评论中并没有被解决。他写道:


我赞成他们(艺术家)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学欣赏高于无意识的幻想,并且比人类的其他兴趣离我们的本能更远,纯数学可能是个例外;换而言之,美学欣赏可能代表着去性欲化(de-sexualization)的一个典范。然而,敬而远之并不意味着神秘莫测。考虑到在五种艺术形式中所使用的材料——颜料、黏土、石头、语言和声音,任何一位心理学家都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从混乱中找到秩序的热情必定同时意味着幼儿期原始性欲的巨大升华以及对这种愉悦的全然否定。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这种充满热情的专注代表了在“初始快感”阶段的固着。


按照这种说法,艺术家在其艺术作品中升华了幼儿期性欲。然而,弗洛伊德和琼斯都否认,让艺术家意识到自身有关幼儿期性欲的冲突,从而至少打开一扇通往更为成熟的性欲表达的大门会损害他们的创造力。或许有人会说,精神分析学家在内心深处并不真正相信人类可以达到高度的性成熟,以至于没有任何需要升华的前生殖期性欲的残留——这是一个让人深感同情的观点。


但是,即使有人确实抱有这一观点,他们也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假设:所有早期冲突都可以被解决或者应当被解决,人类的一切情绪问题都会在一次次暴风骤雨般的性高潮释放中烟消云散。而人们从未承认过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性无法让人类获得全部的满足,甚至无法让他们获得适当的满足。


创造性人才确实在他们的作品中升华了其前生殖期性欲,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我们可以引用汉拔托·尼加拉(Humberto Nagera)博士对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研究,借此说明精神分析学家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洞见来解释创造力的。他提出,梵高“无意识地将绘画和自慰等同起来”。他这样写道:


在无意识层面,他似乎认为自慰破坏了他的男性尊严,破坏了他建立家庭的想法和能力,也破坏了他的性能力。绘画代表了他对自慰冲突和性欲冲突进行升华的尝试,也是这些冲突的替代和象征……对梵高来说,绘画是一种特别适合的载体,因为它可以代表他性欲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性器期的创造性努力和强烈的肛欲。油画历来被认为是让被禁止的肛欲冲动获得满足的出口:它所包含的粘稠度、强烈的气味和凌乱感会让肛门型人格(anal personality)感到享受,并且允许他们的某些冲动——触摸(粪便)、享受强烈而多样的气味、打乱一切等——获得非冲突性的满足。这种倾向在梵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创造出特殊的效果,他不拘一格地把双手作为画笔。


所有这些可能都是梵高的真实写照。但如果确实如此,弗洛伊德和琼斯为何如此确信,分析不会破坏他的创造冲动呢?如果梵高接受分析,弗洛伊德难道不希望他不再对自己的幼儿期性欲、自慰和一般意义上的性感到内疚吗?如果他摆脱了这种负疚感,并且获得了完全令人满意的成人性生活,那么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为什么还想继续画画,甚至创作出数量更多、更为优秀的作品呢?


尼加拉博士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梵高把性欲和绘画看作互不相容的选择。并且,他赞同梵高的看法:“同样,他认为更加频繁和没有节制的性生活会让他的创造力和绘画能力变得枯竭,因此规定自己两周最多只能有一次性生活,这是非常正确的。他的绘画能量就是经过修改的性能量。如果他在一件事情上消耗了精力,就无法顾及另一件事情了。”尼加拉博士认为,正是因为梵高将有关女人、婚姻和家庭的想法抛诸脑后,才能够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半时间里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



这种负相关可以简单地表达为“性越多,艺术创作就越少”,但这个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相当多的创造性人才保持着活跃的性生活,与此同时,他们的艺术创作并未明显减少。不过,我们暂且把这个有趣的问题搁在一边。我上面引述的段落和观点表明,精神分析学家,包括弗洛伊德本人,都对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艺术活动感到忐忑不安,并且发现很难将其纳入他们的理论框架——本质上来说,这个理论框架用性欲和攻击性/死本能来解释一切人类活动(尽管是牵强的)。

弗洛伊德认为,只存在两类本能:“第一类是爱本能,它企图将越来越多的有生命的物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第二类是死本能,它与上述企图相反,而是想使有生命的一切物质都退回到无机物状态。生命现象就是产生于这两类并存但又矛盾的本能行动中,直到被死亡带回终点。”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的产生是由于死本能转向了外部世界,在我的另一本书《人类的攻击性》中,已经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讨论。如果“攻击性”这个词被用来指代弗洛伊德的“死本能”,那么就可以合理地认为,性欲和攻击性是两种基本的驱力,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他一切都是从它们衍生出来的。我们进行这样的探究,是为了证明当我们考虑到艺术冲动时,这个观点是有所欠缺的。


精神分析学家K. R.·埃斯勒(K.R. Eissler)试图通过假设天才的精神病理学属于一个特殊的范畴,来回避精神病理与创造力之间的问题。他写道:“因此,我有所保留地认为,对于天才来说,所有支持升华的心理过程都是自洽的,并且属于精神病理学的一个特殊范畴,与精神病学教科书中描写的所有其他精神病理形式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对于天才的精神病理来说,源自普通人群的标准并不适用。”


埃斯勒所说的“自洽”是指,这些心理过程可以被天才的自觉观念所接受,或者与之相容。然而,“精神病理学的一个特殊范畴”这个假设无疑是对问题的逃避。并且,这个观点违反了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埃斯勒博士提出这个想法,一部分是因为他认识到,精神分析很难指出艺术作品与神经症症状的区别。他认识到,天才的成就来自“精神病理”的升华,但是因为他对这些成就评价甚高,因而不愿意将它们与症状归为一类。因此,天才的“精神病理”必须是“特殊”的。


显然,他发现自己同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这样写道:


在对天才进行的研究中,我们会看到数量惊人的精神病理现象,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天才的精神病理及其成就之间究竟有何关联,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人们普遍将精神病理看作一种缺陷,尽管大多数精神病理形式有着现实的功能,可以让心灵免遭精神病理所导致的更大损害(原发性获益)。而通过对天才的观察,我们发现精神病理对某些至高无上的成就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当然是对什么应当被定义为“病理”重新进行考虑,但这显然违背了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归根结底,困难来自我们之前所提及的假设,即所有的精神病理问题应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性欲”得以实现,因此幼儿阶段的“前生殖期”冲动被引导到与异性的完全成熟的关系中。


埃斯勒博士与尼加拉博士都坚信,这种关系的实现与艺术作品的产生是无法共存的,这一点非常清晰。埃斯勒博士写道:


然而,如果换个角度看,对于天才来说,如果他的力比多在适当的客体关系中得到满足,就似乎不可能产生非凡的创作。能量将从艺术创作转而流向客体关系。因此,只有对永久客体的依恋受到阻碍,对客体的强烈渴望才会产生,而这种渴望会让他们替代性地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但是,正如我们将在后面看到的,并没有证据可以表明,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无法与异性(“适当的客体关系”)建立成熟的关系。有些艺术家确实做不到,但有些却可以。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精神分析学家应当重新审视他们自己的假设。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艺术家在其作品中解决了与童年冲突有关的某些问题。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许多其他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成熟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成熟的两性关系,是人类存在的全部意义和终极目标,因此,人类所有的情感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关系带来的安慰力量来解决。


如果我们能够放弃这个假设,也就可以放弃艺术作品必然是其他事物的替代品这一想法。然而,这并不是说它绝对不会成为替代品。因此,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会对弗洛伊德提出的作为愿望满足的创造性活动这一观点进行讨论,并且给出一些实例来证明该理论的部分合理性。(未完待续)


附:全书目录
第一章 矛盾的弗洛伊德
第二章 作为愿望满足的创造性

第三章 艺术家的自觉动机

第四章 作为防御的创造性

第五章 创造性与分裂型人格特征

第六章 宇宙的新模型

第七章 创造性与躁狂-抑郁气质

第八章 创造性与强迫型人格特征

第九章 创造性与游戏

第十章 游戏与社会发展

第十一章 艺术具有适应性吗?

第十二章 人类的内心世界:起源和作用

第十三章 神圣的缺憾

第十四章 饱满的热情

第十五章 创造性自我及其对立面

第十六章 天才与疯子

第十七章 对同一性的探索
第十八章 整合的象征

------------kaisenxinli------------


好书推荐:天才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患有精神疾病,还是因为具有躁狂-抑郁气质、分裂型或强迫型人格?只有远离尘嚣耐受孤独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吗?创造是为了防御焦虑、抑郁或者分裂,还是为了满足全能幻想、表达攻击性或升华童年冲突?抑或是为了弥补缺憾、进行内在整合或抵抗无意义?

英国精神病学家斯托尔的开创性著作《创造的动力》将告诉你答案。本书从精分视角探究卡夫卡、梵高、莫扎特、罗素、爱因斯坦等天才的心灵结构、性格特点与精神疾病的内在联系,揭开创造力的真正起源和机制。


《创造的动力》是一部整合精神分析、文学、艺术、音乐和哲学的心理学杰作,不但可以帮你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还能帮你从心理视角理解社会万象、大众文化、主流观念以及人情人性。懂点文学、艺术和哲学,才能真正连接到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来访,走进来访的心灵深处。


心累,告别心理出版,正版好书12元起包邮



【公开课文字稿】訾非:横看成岭侧成峰丨整合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本课程包括人格组织、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动机系统、主体间性、客体关系、移情焦点治疗、心智化、比昂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各流派的整合、精神分析与其他心理治疗的整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等。

訾非博士20多年精分个案经验总结。一门课讲透精分各流派最核心最实用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带你真正掌握精神分析发展脉络和精要,建立整体性和开放性的治疗视野及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精神分析哲学观,
基于精分统合不同的临床心理治疗流派和生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学会根据不同来访的实际症状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运用精分看世界和自我成长。

每课时90分钟×高清视频×永久回放×学时证书,限时特惠799元,开森心理永久会员价699元,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