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可爱的问题。
学校让孩子描写同学,孩子如实写,结果把同学面目写得有些糟糕。老师说,让你们背了好词好句,为什么不用。学生闻言,反问,同学就长这样,为什么让我们一定写背下来的东西。家长无可奈何,求助。
我相信,这是许多孩子写作时面临的问题,也是难处。如实写,不美。硬往美里写,不实。逼着孩子走美文的路,到头来,孩子连如实的文章都不愿意写。
这相当于阻塞了他们真实表达的机会。
家长问,老师,按你的道理,是不是,孩子们就该如实写,不要去管什么美不美的目标。他观察到松树是丑的,那便尽去写丑。看到家长是凶恶的,便只去写家长的凶恶。孩子生性顽皮,如此放任,岂不是后患无穷?
不是。诚然,多背点经典的东西没坏处。但写美文的底层逻辑,倒不是仅仅是去背好词好句。
达到美文之美,离不开两件事儿。
第一,真诚地带着孩子发现生活里的美,给他们观察的时间,体贴他们幼稚的心思。
现实生活里,大人有时候会看不上孩子们觉得美的东西,有的甚至批评:这有什么好看的。你看,这就是扼杀孩子的第一步。如此教育,不用太期待孩子能发现生活里的美,甚至不用期待他能持续感知生活里的好。
未来孩子独立了,也未必愿意把自己感知的美分享给你。因为当年武断的否定,已经深刻烙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所以,如果可以,从明天起,尽量以朋友的视角看待孩子。去聊天,而不是去评价。孩子生下来,是一个人,独立的个体,他/她不是为了来人世间当选手的,也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权威和虚荣。
第二,通过更多手段引导孩子感知语言和文字的美感。
这个事儿不容易,需要点专业水平。
语言还好,有感情的读是第一步。许多一二年级孩子,不重视朗读,最后的结果是,不知道怎么使用标点符号。
叶圣陶和夏丏尊二位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们写过一个小册子,很薄,叫《文章讲话》。里面提到过一个事儿。就是朱自清写的《背影》这篇文章,开头第一句话,逗号的位置不同,读出来的感觉,表达出来的情绪,完全不一致。
我把这段引用在下面,大家可以自己看。
—
说这个,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想提醒大家。感知语言,一定是从会读开始。从出声的读,到不出声的默读。
默读不是为了消泯掉出声读的能力,而是为你多提供一种方式,去提高读的效率。所以,不要忽视读最简单的意义,才能实现近一步,迈向读的更深刻的意义。
大家可能说,许多孩子,没有朗读,人家理解也很深入了,这是为什么。
我并没有说,朗读是加深理解的唯一途径。还有别的。
比如,读得多,想得多。读得多,许多叙述和描写的模式,已经很熟悉了。许多书和文章的主题,早就知道了作者会如何。所以读得自然快,把握关键当然效率高。
这和做事一样,一回生,两回熟,强调的是反复。
但只有机械的反复,则全然不可。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把十篇写人的文章当成十篇文章来读。这样正确吗,其实效率很低。为什么。因为写人一定是有规律的,十篇文章,主人公可能有区别,但塑造主人公的方法,讲述主人公事情的顺序,一定有共性。得去琢磨这个。
你只有琢磨了这个,才能在未来看到写人的文章时,如同见到了熟人,而不是新人。
此外,你也得多个心眼。比如,如果看到写人的题目,你反复多次后,就可以先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读归根结底,是为了表达。但口语表达中,连篇累牍的很少。大都追求简短。只有写作时,可能会需要你加入细节,琢磨结构,选取手法。所以,你读的储备,就该展现出来。最起码,你该有两三套办法去写一个人。
是单刀直入正面写,还是找个人去叙述来侧面写,还是从复杂的人物关系里去体现主人公的特点?这都可以。真的要说方法,还远不止这三种。
这就是读的收获。这种收获,为孩子们提供了更深刻的趣味。一如数学里解决某个问题,几种方法,哪种更好,更妙。文学也是如此,它除了感性的层面外,本身也是一种“科学”。(见沃尔夫冈·凯塞尔著《语言的艺术作品:文艺学引论》)
最后,我们形成一个结论。
到底如实还是求美。我觉得并不矛盾。现实往往纠结在,美变成了一种标准,而不是感受。实变成了一种低端,而不是被正确引导的天赋。
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导实悟美”,在文章里,更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