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孩子们的分享,总能看到一种现象。
就是表达缺乏力量感。
力量有没有,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说。所以,表达首先要想个问题,你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一种是,分享即可。自无喜乐。
第二种是,自我感动。
第三种,打动读者。
第一种,第二种,无妨。但有时候,表达的东西毕竟是给他人看和听,还是要想想,看了的人会怎么样。
人们读文章,听你演讲,无非是要三点,表达得清楚,表达得好,表达得深刻。
表达清楚,不谈。
表达得好,许多是形式上的。不谈。(从前我写东西很多都是形式上的,今年核心追求一个简朴,说直话。)
怎么表达得深刻。深刻是打入心灵的。是在短暂时间让对方站到你表达者这一边的。觉得你懂他。
这和熟悉一个人一样。慢慢靠近。你不能一下子扑过去,把人吓晕。
所以,表达也是一样。有一个情绪累进的过程。
上来就。啊!我的母亲。听起来令人肝颤。
讲一个关于母亲平实的故事,反而有时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好的力量感,是下面的人在哭,你在平静笑。
但是,你心里哭过了。你知道这个一定能哭,不仅你自己。
这就是对表达力量的笃定。
所以,我们平时该多想想,力量来源是什么。是华丽的词藻吗,是复杂的形式吗,是故弄玄虚吗。不是,很多时候恰恰是非技巧性。
就像前段时间,送快递的小哥,讲自己的故事。有什么技巧。贵在真。
真诚的表达,构造具体的画面,真诚地表达情感,营造那个场,让所有人共情,把他们带到那个世界里。
再猛地带出来。惶惶然若失。暂停。
打心。
这就对了。设计好你的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