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241年,63岁夏五月,吴将全琮寇芍陂què bēi,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zhì掠柤中zhā zhōng,帝请自讨之。
议者咸言,贼远来围樊,不可卒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再等等,樊城自己能守得住。
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边境地带,人心不稳,不有所表态,必受其患。
六月,乃督诸军南征,车驾送出津阳门。西南门
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在今天襄阳县白河入山水处,六百余年后,有个诗人在三州口,为雨水所阻,写了一首诗,“蔷薇留客赏,海燕逐春忙。愁看溪边草,王孙更断肠。” 美妙风景处,却是昔年吴军沦丧之地,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天子遣侍中常侍太监劳军于宛。秋七月,增封食郾、临颍,并前四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勋臣,勋族。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符合司马懿个性。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老臣,见之每拜。恒戒子弟曰:"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盛极必衰,故而处处谨慎。
三年64岁春,天子追封,谥皇考京兆尹为舞阳成侯。三月,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种地于淮北。
先是插叙,吴遣将诸葛恪kè屯边种地边打皖,边鄙苦之,帝欲自击恪。
议者衬托司马懿之所在,无名之辈。《水浒》中言张三李四,不言其真名,亦是如此用意多以贼据坚城,积谷,欲引致官兵,今悬军远攻,其救必至,进退不易,未见其便。帝曰:"贼之所长者水也,今攻其城,以观其变。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朝廷预先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也。若敢固守,湖水冬浅,船不得行,势必弃水相救,由其所短,亦吾利也。"
四年65岁秋九月,帝督诸军击诸葛恪,车驾送出津阳门。军次于舒,恪焚烧积聚,弃城而遁。帝以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乃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安徽寿县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积极准备,后勤保障。
五年66岁春正月,帝至自淮南,天子使持节劳军。尚书邓扬、李胜等欲令曹爽建立功名,劝使伐蜀。帝止之,不可,爽果无功而还。曹爽在军功方面确实和司马懿比差太远,难以服众。几次要紧边患的化解,西至陇西,东到辽东,南至于荆蛮之地,都是司马懿亲力亲为,不以功居,不辞劳苦。
六年67岁秋八月,曹爽毁中垒中坚营,以兵属其弟中领军羲,帝以先帝旧制禁之不可。曹爽有了夺权的苗头。冬十二月,天子诏帝朝会乘舆升殿。
七年68岁春正月,吴寇柤中又来了,夷夏万余家避寇北渡沔。帝以沔南近贼,若百姓奔还,必复致寇,宜权留之。曹爽曰:"今不能修守沔南而留百姓,非长策也。"帝曰:"不然。凡物致之安地则安。危地则危。故兵书曰'成败,形也;安危,势也'。形势,御众之要,不可以不审。设令贼以二万人断沔水,三万人与沔南诸军相持,万人陆梁柤中,将何以救之?"爽不从,卒令还南。贼果袭破柤中,所失万计。曹爽失利。
八年69岁夏四月,夫人张氏薨。曹爽用何晏、邓扬、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兄弟并典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帝不能禁,于是与爽有隙。五月,帝称疾不与政事。时人为之谣曰:"何、邓、丁,乱京城。"矛盾摆上台面
九年70岁春三月,黄门张当私出掖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与曹爽为伎人。僭越君王。君不君,臣不臣。
爽、晏谓帝疾笃,遂有无君之心之前不敢发难,徒以畏惧司马懿,与当密谋,图危社稷,期有日矣。帝亦潜为之备,爽之徒属亦颇疑帝。矛盾发展,积蓄。
接下来司马懿的表演是奥斯卡影帝级的。
会河南尹李胜将莅荆州,来候帝。帝诈疾笃,使两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帝不持杯饮,粥皆流出霑胸。
胜曰:"众情谓明公旧风发动,何意尊体乃尔!"
帝使声气才属,说"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当屈并州,并州近胡,善为之备。恐不复相见,以子师、昭兄弟为托。"
胜曰:"当还忝本州,非并州。"
帝乃错乱其辞曰:"君方到并州。"
胜复曰:"当忝荆州。"
帝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
胜退告爽曰:"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他日,又言曰:"太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故爽等不复设备。
曹爽完全被骗了。
嘉平元年71岁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
是日,太白袭月。国失政,大臣为乱。
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
时景帝司马师,司马懿大儿子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三次准备放箭,三次都被制止了,皆引其肘不得发。
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才智短浅的人所顾惜的小利,必不能用也。"于是假司徒高柔节,行大将军事,领爽营,谓柔曰:"君为周勃矣。"命太仆王观行中领军,摄羲营。接管曹爽手下军队。
帝亲帅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屯于洛水浮桥,上奏曰:"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于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僣拟,外专威权。群官耍职,皆置所亲;宿卫旧人,并见斥黜。根据盘牙,纵恣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伺候神器。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便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前言。昔赵高极意,秦是以亡;吕霍早断,汉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鉴,臣授命之秋也。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各以本官侯就第,若稽留车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非常。"
爽不通奏,留车驾宿伊水南,伐树为鹿角,发屯兵数千人以守。桓范果劝爽奉天子幸许昌,移檄征天下兵。只是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的翻版。爽不能用,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诣帝,观望风旨。帝数其过失,事止免官。泰还以报爽劝之通奏。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谕爽,指洛水为誓,爽意信之。桓范等援引古今,谏说万端,终不能从。乃曰:"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司马公会让你活着吗?
范拊膺曰:"坐卿。灭吾族矣!"遂通帝奏。既而有司劾黄门张当,并发爽与何晏等反事,乃收爽兄弟及其党与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诛之。曹爽覆灭。
蒋济曰:"曹真之勋,不可以不祀。"帝不听。
初插叙,爽司马鲁芝、主簿杨综斩关奔爽。及爽之将归罪也,芝、综泣谏曰:"公居伊周之任,挟天子,杖天威,孰敢不从?舍此而欲就东市,岂不痛哉!"有司奏收芝、综科罪,帝赦之,曰:"以劝事君者。"用此二人做警示。
二月,天子以帝为丞相,增封颍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前八县,邑二万户,奏事不名。固让丞相。冬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固让九锡。辞让,向皇帝示弱。
二年72岁春正月,天子命帝立庙于洛阳,置左右长史,增掾属、舍人满十人,岁举掾属任御史、秀才各一人,增官骑百人,鼓吹十四人,封子肜平乐亭侯,伦安乐亭侯。帝以久疾不任朝请,每有大事,天子亲幸第以谘访焉。退休,但皇帝仍旧问政于司马。盖自曹操末年至此,发展历程,利害关系,如何做更合适,司马懿早已了然于胸 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贰于帝,谋立楚王彪。
三年73岁春正月,王凌诈言吴人塞涂水,请发兵以讨之。帝潜知其计,不听。夏四月,帝自帅中军,泛舟沿流,九日而到甘城。凌计无所出,乃迎于武丘,面缚水次,曰:"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写信召凌,何苦自来邪!"帝曰:"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即以凌归于京师。道经贾逵庙,凌呼曰:"贾梁道!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尔有神知之。"至项,仰鸩而死。收其余党,皆夷三族,并杀彪。
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控制魏宗室。天子遣侍中韦诞持节劳军于五池。帝至自甘城,天子又使兼大鸿胪、太仆庾嶷持节,策命帝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侯者十九人。固让相国、郡公不受。
六月,帝寝疾,梦贾逵魏国功臣,西晋开国功臣贾充之父,贾南风的爷爷,魏忠臣之后却助晋篡位,晋忠臣之后却恃宠而骄,最终导致西晋的祸乱,一个贾家,颠覆两朝、王凌为祟,甚恶之。
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司马懿死。
天子素服临吊,丧葬威仪依汉霍光故事,追赠相国、郡公。弟孚表陈先志,辞郡公及韫辌车。
九月庚申,葬于河阴,谥曰文贞,后改谥文宣。是为晋宣帝。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一如遗命。
晋国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庙称高祖。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多疑。魏武曹操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狼顾之相。
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曹操梦到三匹马吃同槽食物。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全靠草曹保护。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曹操本已多疑,司马懿老实做事,得以幸免 及平公孙文懿,大行杀戮。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
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迹其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东晋故事,晋明帝听到了当年司马家发家史,不禁汗颜,担心晋朝国运之长久。历史从来是血债血还。也许这就是政治斗争的铁律,发育期的谨小慎微,斗争期的刚毅果决,在司马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司马懿打仗,相较于曹操,反而是败仗更少。因为司马懿的准备工作和各种策划,首先保证不输。至于时不时的用兵如神,则体现出了司马懿思虑充分后果决的一面。可惜司马师死的早,不然如若司马懿死,司马兄弟间焉能不内斗乎?
动荡的两晋风云,似乎从此处,已隐约开始。
晋宣帝·司马懿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