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教师朋友们节日快乐。
一
小时候并不想成为一名老师,那时候,我的目标是当记者,当战地记者。这个目标一直持续到大一,最后不了了之。
不想当老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老师挺累的。我的母亲就是老师,她为了她的学生付出了很多。还记得许多个夜晚,还在上三四年级的我陪着老妈判卷子,判选择题。判了一个班,还有一个班,作业堆成山。真累。
第二个原因在于,古代说得好,宁种三亩粮,不当孩子王。老和小孩在一起有什么前途呢?似乎真正的意义应当在成人世界中谋事。
二
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师大。学了中文。师大最核心的事情,是教会人如何教人。我觉得这个在大学四年,体会得很深刻。毕业这么多年,也许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多有已经淡忘。但许多老师的风采,总会在恰当的时机跳出来,徘徊于脑海。
哦,那就是老师。我不禁会重新回顾自己这一路走来,老师对我的培育。那些曾经让我不理解的作业,让我无奈的习题,让我头疼的书,重新具有了意义。
今年结婚的时候,又碰到了初中和高中的班主任,看到他们,我非常开心。如果没有他们,和所有曾给予我教诲的老师,我不可能走出山城,有更大的世界。
三
师大这四年究竟教会了我什么。我总在思考。排除掉一些时候荒废时光,无所事事,发呆,看书。更多是,对教育这个事儿的重新理解。
在师大的前三年,我并没有做过太多关于教育的实践。直到参加实习,认识了初中的孩子们。那是二零一四年的秋天,北京四中,初中部,十三班(还是十一班?)。
带我的老师也是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前辈,很和蔼,我常留心老师上课时候的细节。才明白上好一节初中生的课,需要多深厚的根脚。
我常留心老师课后案头的书,买来读,可惜未能来得及请教,实习便结束了。我带着对教育和学生的初步认知离开了这里。
这些孩子应该都长大了,也肯定都长大了。
四
在师大,老师给予我的细节有三个,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是我的班主任,孟老师,带着我们在北京的第一场大雪时外出,滑冰,打雪仗。带着我们搞班级的民主监督,抑或是后来卖明信片筹集班费。这些事儿过去很多年了,我也很少对人说起。不是因为不想说,而是因为,该怎么总结呢,好的老师对你的影响是无法描述的,是一种感觉,说不出来,无法定义。
第二幕,是大三的时候,陈太胜老师对我作业的回信。诚恳,真挚。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为数不多,他对我说的话。有关专业,也有的无关专业。我的脑海中总会出现,他说,他的暑假将会在云南度过。他写诗,教学,虽然话不多,但属于我理想中,诗人的样子。
第三幕,是刚入学时,上康公的第一节课,他转过身,在黑板上的板书。字一写出来,全班都是惊叹声。粉笔字如同书法。再加上康公对古代经典如数家珍,讲解生动。总让我觉得,看到康公,就像是看到了大唐。
师大的老师们多谦虚可敬,低调沉潜,是真正的教育者。
五
如今,自己成为了老师。可能有时,羞愧于这个名号。不敢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今思考,校训的两条,哪条都做得不够好。
所幸人生未来,尚有时日,便慢慢做,以期尽量能做得更好。
我时常想,自己在校内做老师的同学们,他们现在是否轻松,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一方教学的天地。他们都是非常有想法和抱负的人,希望他们能够顺利。
同时,我也非常感激,能遇到邵老师。可以努力,去达成自己想做的。如今知识付费,市场气息重,能告别短平快,做慢下来的事情,实在没有多少人。即便是能沉潜下来,把能量传递给更多人的人,又有多少呢?
所以,无论如何,人与道相互促进,弘扬,这一辈子便足够了。